36氪首发| WeGene获B轮融资,消费级基因检测用户超十万
消费级基因检测:认清自己之后,我们会过得更好些吗?
从B端走到C端,「水母基因」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风口要来了
36氪首发 | 消费级基因检测又添新玩家,Genebox 获 3600 万天使轮融资
WES技术强势“杀入”消费级基因检测蓝海: 疾病风险检测成为新趋势
36 氪首发 | 时隔两月,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再获 6200 万元 B3 轮融资
消费级基因检测之后怎么办?久久基因将多组学知识结合深度服务用户
基于DNA和心理测量做行为分析,「各色DNA」说自己做的不只是「消费级基因检测」
站在新风口,消费级基因检测和癌症筛查双龙头冲刺港交所,市占率超六成
根据DNA给出最合适你的健康计划,「新标基因」瞄准近年兴起的消费级基因检测
36氪首发 | 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完成4000万元B轮融资,自建检测中心控制质量与成本
美因基因IPO背后,资本眼中的核酸检测是怎么回事?
36氪首发 | 想让基因检测更有趣,「玩因的Genefun」 瞄准垂直流量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免费祖源基因检测培育市场 「23魔方」蓄力打造国内最大基因数据库
36氪首发 |「23魔方」获亿元B+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
几百块钱的「高科技算命」,能撑起千亿市场吗?
基因检测赛道火热,美因基因借IPO能否继续长红?
36氪首发 | 自主研发高密度基因芯片,「Genebox基因宝」获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花500块测一下DNA,10天后收到最适合你的饮食减肥计划,这事儿靠谱吗?
435亿明星公司崩了,暴跌99.7%
美国红杉、谷歌投资,消费基因标杆23andMe崩盘
36氪首发 | 「Genebox基因宝」获近亿元A轮融资,大钲资本加码大健康赛道
聚集母婴场景,「安我基因」想先利用基因检测服务帮妈妈们实现科学育儿
瞄准精准医学市场,「HKG Epitherapeutics」想帮助疾病早筛查、早诊断
知料 | DNA助南医大藏尸案告破,但它不是破解一切悬案的万能钥匙
消费基因检测大众化品牌缺失,贝瑞孵化的「圆基因」能否成功突围?
英超重启背后的隐秘力量,是一家香港生物科技公司
400亿,“女版乔布斯”宣布破产
23andMe获FDA绿灯,成为首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测试
国外创投新闻 | 从基因检测切入宠物健康管理,美国初创公司Embark获7500万美元B轮融资
移动健康医疗界YC——Rock Health发布数字医疗投融资报告:整合将进一步加速
破译病毒基因,AI抗击疫情立下战功,更有望破解海量基因解读难题
精准医学未来会“一人一药”?2018年创投圈怎么看医疗新动向
CTC和ctDNA技术并用,优迅医学布局肿瘤基因检测市场
Update | 优迅医学获1.7亿A轮融资,启动孕产期基因检测多中心项目
微生物组检测悄然兴起,「弘睿康」认为孕婴童群体将成为商业化突破口
8点1氪 | 福布斯发布2018全球亿万富豪榜,马化腾排17,马云第20;滴滴外卖计划进入全国九大城市;区块链领域均薪2.58万元
简化NGS流程自动生成报告,鹍远基因让检测在医院完成
通过外包方式帮助基层诊所解决医检难题,「云呼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创投日报 |「XYZ Robotics」完成A轮融资,Ninebot 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不止是探测未来,水母基因更要改变未来
Prenetics与卢煜明成立2亿美元合资企业,「Insighta」将推出多癌种早筛检测产品
在病房外拦“妖怪”的人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这不是科幻:当大众都拥有标准化健康数据时,这个世界会怎样?
听说港股现在流行“丐版IPO”
构筑精准医疗基石,共建光明精准医疗产业生态
体检“一哥”股价暴跌30%,美年大健康还健康吗?
现在,黑石准备大扫货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