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技术转移赛道,「智慧之源」用“大数据+科技服务”助力技术产品化、市场化
「技术转移」这一概念看似很新,实则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便实现了最原始形态的技术转移,由技术人员陆路流动,以“言传身教”方式向中亚地区和欧洲转移。直至现在,「技术转移」已经形成了百亿规模的市场,作为科技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一大板块,带动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2017年9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进一步明晰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即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
「技术转移」已经形成了百亿规模的市场,作为科技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一大板块,带动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技术转移市场的持续增长催生了一批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科技转移机构,它们主要从事知识产权运营,同时为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搭建沟通桥梁,促成技术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但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两大痛点亟待解决。
“行业本身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从事高新技术转移转化的重庆市智慧之源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媛告诉36氪重庆,“首先供需双方的信息往往存在不对称,在沟通和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缺少唯一标准;另外,即便在双方匹配的情况下, 也会有”跳单“的可能性产生。”
张媛所在的重庆市智慧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之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承担了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重要专项工作,主要负责科技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运营和大数据应用工具开发。区别于行业中多数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的科技转移机构,「智慧之源」是重庆市唯一一家纯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在重庆、波士顿、新加坡开设有服务中心。
重庆市智慧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技术转移行业存在的痛点,我们构建了‘三个精准’的体系。”张媛告诉36氪重庆,“一是源头的精准供给:我们跨境锁定了一些固定高校,与科学家、发明人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确保对方项目的创新度和配合意愿,从而在源头上控制技术项目的精准度;二是成果的精准推送:有些企业并不清楚自己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大数据工具和应用,即可分析到企业所处行业、在哪个领域比较擅长、在哪个版块有核心竞争力,最终通过行业、产业及技术特点以及收集到的科技成果,进行精准推送;三是需求的精准对接:对于有需求的企业,我们分析需求并对接供给,对于没有需求的企业,我们通过分析进行主动性、精准地推送。
张媛告诉36氪重庆,在2019年举办的国防解密专利暨中国科学院高质量专利在渝转化与运营对接会中,「智慧之源」通过“三个精准”,在700多件专利的130个需求中精准匹配到30件明确意向,并达成现场签约。例如:为解决特殊环境下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与重庆商勤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本次国防解密专利的转让,实现双方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目标检测方面的深度合作应用;为解决在无线网络通讯方面技术升级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与重庆惟觉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等。
「智慧狗技术转移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
「智慧之源」还独立开发了「智慧狗技术转移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展示了包含境外、中科院、军民融合等多项科技成果。目前积累注册企业用户超过10万家,服务企业用户超过2万家,用户覆盖全国主要区域。
「智慧狗技术转移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
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智慧之源」建立了包括“1个互联网平台+1个智能化系统+4大成果资源库+8类实用性服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链接、通过智能系统提升效率,通过资源库匹配供需,通过实用服务解决问题。4大成果资源库包括:行业专家资源库、海外知名高校专利资源库、军民两用专利技术资源库、中科院可转让专利资源库。累计入库高质量专利成果资源成果2万项。
“我们还为知识产权局下属信息中心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对手通」,旨在方便企业了解相关专利信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利情报专题数据库」中,还可查到包含抗疫防治、医疗器械用具相应的专利成果。”
「对手通」小程序界面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利情报专题数据库」
相较于国内众多从事技术转移的机构,张媛表示,「智慧之源」的壁垒其一在于,公司自2017年成立起就确定了成为技术转移领域优质品牌企业的目标,定位始终不变;其二在于,团队多人有多年从事知识产权运营及技术转移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合伙人、技术经理人资源,起步相对较快。
张媛告诉36氪重庆,关于未来规划,「智慧之源」一方面将大力拓展精准用户,在高技术企业聚集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开设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将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大数据智能化系统和培养高水平服务团队。
据悉,「智慧之源」目前有战略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