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图、它石智航、星动纪元……具身智能融资热情再发酵,宁王美团们持续抢滩

港股研究社·2025年07月09日 19:21
具身智能投融资热情持续发酵。
星海图
Pre-A轮江苏省2023-09
“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
我要联系

具身智能投融资热情持续发酵。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6月23日,年内我国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资事件共计91起,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的77起,总投资金额达到110.37亿元。

其中,宇树科技完成了近7亿元C轮融资,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在6月23日完成了由宁德时代领投的11亿元新一轮融资,创下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的单笔最大融资纪录,并同时刷新该领域累计融资额最高纪录。显然,资方的积极情绪极高。

继这之后,进入7月,近日又有星海图、它石智航、星动纪元和云深处科技等多家具身智能创企先后完成新一轮融资,且投资方知名分别包括今日资本、美团龙珠、米哈游、鼎晖VGC和海尔资本等。

据悉,不到半个月时间(即截至2025年7月3日止),业内年内投资事件已进一步增至114起。

宁王们、腾讯们的新战场:具身智能早已成“香饽饽”

具身智能作为集未来科技之大成的新兴科技赛道,产业前景之高无疑是非常确定的,理论上未来会超越智能汽车;而更重要的是,其具备极高的国家战略意义。

今年3月5日,具身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具身智能与6G、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共同列入未来产业。

据Statista最新预估,2024年全球AI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90亿美元,较2023年市场规模增长近30%,到2030年预计这一规模将超过350亿美元。

花旗则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万亿美元,届时世界上将有近6.5亿台人形机器人,摩根士丹利更预测其潜在市场规模将达60万亿美元。

当然,目前为止,具身智能行业整体处于行业早期的导入期阶段。在国内市场上,随着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代表性企业从实验室研发逐步走向产业和场景,行业已普遍处于在场景中,小批量试点落地的阶段。

因此,作为一个正处在从0向1突破,且技术密集、方向前沿、资金投入量极大的未来科技产业,具身智能具备极高的高资金门槛。

在这背景下,头部资本成为行业主导力量。据不完全统计,高瓴创投、启明创投、红杉资本等顶级VC/PE机构,与京东、腾讯、美团龙珠、蚂蚁集团等互联网巨头战投部,以及宁德时代、联想、TCL创投、海尔资本等产业资本,正高频次现身具身智能投资赛道。

这一点,在上述几家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的创业企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公开资料显示,宇数科技于6月完成的新一轮融资是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共同领投,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银河通用11亿大额融资是由宁德时代领投,并汇聚溥泉资本(CATL Capital)、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投资方。

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完成的近5亿元A轮融资,则是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此外,星海图接连完成的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中,其中前一轮是由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中金保时捷基金、襄禾资本,以及老股东米哈游、无锡创投集团跟投;后一轮由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基金超额加注,亦庄国投跟投,IDG资本、BV百度风投、凯辉基金、今日资本、襄禾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追投。

创立不足半年的它石智航(TARS)完成的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也是由美团战投领投,钧山投资、碧鸿投资、国汽投资、临港科创投、赛富投资基金、建发新兴投资共同跟投,并获得老股东线性资本、襄禾资本等持续加码。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则是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以及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地方基金扶持也直接验证了这一赛道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业内投资人士表示,尽管这些顶尖项目的融资规模超出原定额度数倍但依然很抢手,很多机构想出钱都挤不进。

创世团队非清北即藤校,机器人界的“黄埔军校”

此时,于具身智能创业企业而言,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或AI等相关产业的资深从业团队是其更快、更高效融得所需投入资金的最佳背书。

它石智航(TARS)是上述几家企业中成立最晚的新玩家,2025年2月5日创立,3月26日便宣布完成天使轮1.2亿美元融资,创造了中国具身智能行业最大天使轮新纪录。

而从团队实力上看,它石智航创始团队出自华为、百度、大疆,其中CEO(首席执行官)陈亦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科学家,华为自动驾驶CTO,大疆机器视觉总工程师。

这意味其核心团队深通互联网思维,且其核心领军人物技术背景极为强大。

这或许便是它石智航此番成功获得美团战投的青睐核心原因之一。

事实上,美团CEO王兴曾在2020年全年财报电话会议透露,“美团业务的发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机器人目前是美团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

如此也就能解释美团为何频频现身机器人产投赛道了。

同样也被美团旗下产投资金偏爱的还有星海图,近期两次领投这家初创企业的两轮融资。

成立于2023年9月的星海图是一家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星海图认为,具身智能要围绕着智能体的智能边界去做身体,而不是从身体硬件本身出发。

其核心团队汇聚了国际顶尖的AI感知与运动操控技术专家、具有实战经验的AI产品落地者,以及具备丰富量产经验的硬件与系统工程师。

四位创始人员中,高继扬、赵行、许华哲三位均出身于清华大学,李天威则是UCL的硕士毕业生。强大团队背书下,曾在成立的第1年,星海图便拿到了两轮天使轮共计千万美金的融资,IDG资本、BV百度风投、无限基金SEEFUND、金沙江创投、七熹投资等顶级投资者都十分看好这只90后组成的团队。

而透过短期的成绩来看,星海图并没有辜负知名投资者对其的认可。发展路径上,星海图以可落地的智能体产品为切入点、逐步构建现实商业闭环与数据闭环。目前星海图实现了从具身本体、端到端算法、场景落地解决方案全栈自研,已经研发了矢量控制底盘X1和准直驱电机超轻型机械臂产品A1两款产品,并提出了全球首个机器人的Real2Sim2Real引擎,与因时机器人联合推出仿人五指灵巧手+高动态力控机械臂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的技术底色更是毋庸置疑,

公开资料显示,星动纪元创始人、CEO陈建宇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机器人和AI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七十多篇论文。目前他也是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

而愈发背后投资者喜爱的是星动纪元有了打通工业场景商业的迹象。从成立起其便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而截至目前,星动纪元也初步做到了这一点,已完成从科研-工业-服务的业务布局。

工业领域,携手北自科技共筑物流万亿产业新生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STAR1,已在工厂进行搬运、分拣、扫码等任务实训。服务领域,携手海尔智家、联想、世纪金源等,重构零售服务体验;轮式服务人形机器人星动Q5正在实训,为客户提供接待、导览、讲解、才艺表演、拎包取物等个性化服务。

客户端,在全球市值TOP10的科技巨头中,9家为星动纪元客户;截至6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200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目前所有订单中,50%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其客户还包括MIT、Stanford、UCBerkeley、字节跳动机器人实验室等。

此次海尔资本参与联合领投就是对其技术及产业实力的强势认可。

备受地方基金扶持的云深处技术及产业进展同样非常迅速。由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带队的云深处,在今年4月重磅发布山猫M20——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

朱秋国表示,“本轮融资的顺利交割,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国新基金相关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高度认可云深处科技在场景应用、央国企合作、全栈自研方面的积累。此次投资正是响应‘新质生产力’战略,聚焦具身智能和AI应用的重要布局。”

至于宁德时代领投的银河通用,以及在春晚大放异彩后又再获阿里、蚂蚁、吉利、中国移动等知名大厂认可的宇数科技,两家的技术背景显然只会更加强大。

用商业化小成功击破给泡沫论:未来将成比智能汽车更大的赛道

不可否然的是,在资本狂热追逐的背后,也藏着一些隐忧。

一方面,具身智能项目投资门槛被拉到新高,初创阶段项目融资规模动辄数亿人民币,将不少中小投资机构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尽管当下投资和概念都非常火热,但未来能否真正诞生成功的可持续增长的商业案例,仍充满不确定性。

基于这些不确定性,业内甚至开始质疑,当前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热度显著升温,市场泡沫特征更为凸显。

不过,星动纪元创始人、CEO陈建宇持有不同观点。其近期表示,具身智能行业甚至尚未出现所谓的“泡沫”。而且,具身智能领域将形成类似智能汽车的产业生态,参照当前智能汽车产业链,未来机器人行业同样会出现专业分工——既有专注于硬件集成的主机厂,也有深耕AI算法的“大脑”供应商,当然还包括具备全栈能力的综合型企业。

“具身智能是物理意义上的AI,其市场潜力巨大,理应比智能汽车和大语言模型领域更具规模。但目前具身智能的融资水平远低于智能汽车头部企业。”

让相关投资者信心尤为提振的是,少数AI机器人玩家开始释放商业化能力,譬如,已累计交付超200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的星动纪元

据悉,宇树科技王兴兴曾透露公司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投资人称已经连续5年保持盈利状态;

此外,银河通用正在试水智慧零售、工业制造、康养医疗等场景,2025年内计划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进入100家无人零售门店;在工业领域与奔驰、极氪、现代、博世等汽车领域大厂合作;

云深处表示已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成为赛道第一,该公司融资总监陈贞豪近期对外表示公司2025年出货量比往年高很多,能达到几千台并实现盈利,B端市场未来预计有百亿市场空间可挖掘。

产业商业化仍处在“万里长征路上”,但中国具身智能企业已经走出一条场景裂变式发展道路,实现了场景突围三级跳,从科研市场出发,迈进工业场景再到消费服务场景进行加速渗透。

本文来自“港股研究社”,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机构

凯辉基金
最国际的本土基金 最本土的国际基金
华映资本
华映资本,每一天,为值得专注的未来!
GGV纪源资本
让梦想触手可及

报道的项目

星海图
我要联系
“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

下一篇

成立10年,卖出5万台,年入24亿。

1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