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打破“卡脖子”,国产替代率已超50%
国外创投新闻 | 阿根廷生物制药公司「Stämm Biotech」获1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开发微流体生物反应器
海外new things | 加拿大生物技术初创「Future Fields」“种子+”轮融资1120万美元,将果蝇变成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人造肉生产需求
瑞士生物科技公司Limula开发生物反应器和离心机一体式设备,实现细胞和基因疗法产品自动化生产 | 瑞士创新100强
半年两笔亿元融资,经纬中国、招银国际齐出手,这家公司如何引领国产替代?
Nature重磅,在机器人骨架上首次生成人类肌腱细胞
资本宠儿CXO股市巨震背后:未经核实的名单与未能国产替代的上游装备
36首发 | 生物制药上游企业「金仪盛世」连续完成A、B轮融资,每轮金额达数亿元
多宁生物赴港IPO:大举收购致商誉高企,大股东也是大客户
36首发 | 生物制药上游企业「金仪盛世」获数亿元B+轮融资,加速下游产品开发
牛津科学家创造了“披着人皮”的机器人,肌肉可以自己长出来! | 潮科技
国外创投新闻 | 生物技术公司Better Juice获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用酶技术给果汁减糖80%
二氧化碳竟然能造蛋白质!可是你吃得下这东西吗?
「科学家计划在国际空间站培养人类器官组织」8月24日
焦点分析 | 药明生物进入美国UVL清单股价闪崩,被限制进口的“卡脖子”技术难在哪
三轮融资超6000万美元, NTx首创无细胞生物合成平台持续降低mRNA生产成本
微藻合成工厂「德默特」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多管线联产岩藻黄素、EPA、藻类蛋白等 | 36氪首发
36氪独家 | 国风投与高瓴青睐,生物药CDMO「澳斯康」获超4亿元C轮融资
海外new things|「Meatable」完成3500万美元融资,加快其种植猪肉产品的推出
细胞培养肉产业洞察:需求、技术、产业链、资本、投资机会、消费者与政策
人造血液,大海里种大米,智能感知环境的塑料?一波硅谷生物科技创新者袭来
用水稻造“人血”?武大教授创出一家高科技IPO
36氪首发 |「德默特」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焦于合成生物学中的微藻基产品研发生产
让富士胶片砸下45亿美元,这家CDMO企业凭什么?
36氪首发 | 突破核酸药物血脑屏障递送瓶颈,「艾码生物」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落地
用工业废气制成的衣服,你想穿吗?
36氪投融资 | 超高精密3D打印领军企业「摩方精密」完成1.7亿元D轮融资
10万一斤的人造鱼肉?!我们去看了看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全球电商SaaS平台“店小秘”获1亿美元融资;Shopee关停法国站,去年10月上线
上海杀出未来独角兽:融资2亿,主攻人工肝
瑞士食品科技公司sallea研发细胞生长支架技术,用于生产带有纹理的整块细胞培养肉 | 瑞士创新100强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 IVD公司「颐坤生物」获1亿美元B轮融资;「微创系」市值版图超千亿
乐纯生物获数亿元C轮融资,诺和控股等加注国产生物制药上游耗材产业 | Tech100
人造咖啡来了,芬兰科学家推出首杯细胞培育咖啡
瑞士食品科技公司Food Brewer研发植物细胞培育技术,生产咖啡和可可粉替代品 | 瑞士创新100强
为什么要吃人造肉,因为我们没有选择
“鸡翅与鸡无关”:实验室培育出来的肉,你吃吗?
风口上的小型猪,能飞起来吗?
36氪首发 |「华龛生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创新3D微载体技术瞄准干细胞治疗产业化痛点问题
市场要闻 | 特斯拉研发第三代"疫苗打印机",新领域赚钱之路早有布局?
生物制药CDMO的繁荣和隐忧
帮脱发人士解决“头等大事”,Histogen 获华邦健康 600万美元 D 轮融资,准备拓展中国市场
“沉迷”并购不能自拔,全球生命科学巨头养成术
36氪首发丨合成生物学公司「CellX」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千升吨级中试工厂拟于近期运行
3D打印人体器官就要来了,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
出海日报|生物制药上游企业“金仪盛世”获数亿元 B+轮融资;苹果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人造肉风口不减,荷兰公司「Meatable」宣布融资 1000 万美元
海外new things | 植物肉品牌「Omeat」A轮融资4000万美元,用奶牛血浆合成生长介质以降低人造肉生产成本
服务风口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倍谙基」获得数千万元B轮融资
海外new things | 食品技术初创「Novel Farms」通过SAFE融资140万美元,用细胞培养“整切猪里脊”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