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谈企业家精神:成为微生物
微生物如何塑造植物、动物和文明?
微生物进化事故如何改变地球大气
见微知著 :从肠道微生物看你的健康
科普:需要多少微生物才能让你生病?
肠道微生物检测公司“量化健康”,占领B端市场
肠道微生物可能是人类产生不同食欲的“根源”
高端洗衣液The Laundress“翻车”,微生物超标被建议停用
聚焦mRNA药物研发,「斯微生物」获近1亿元A轮融资
【独家】肠道微生物检测公司 “量化健康”获2000万融资
专注mRNA疫苗,「斯微生物」获得君实生物千万元投资
专注微生物检测,美华医疗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明星企业相继倒下,微生物制药到底有没有未来?
聚焦数字PCR平台研发应用,「达微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
用粪便挽救性命,全球首款粪便微生物疗法有何来头?
布局病原微生物检测赛道,「微岩医学」获亿元Pre-A轮融资
开发微生物活体药物,「柏觅医药」获约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于微生物资源商业化,「慕恩生物」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清洁化学品, Lygos 获 1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利用微生物治疗癌症,生物技术公司Evelo Biosciences获 $5000万B轮融资
博创息壤启动Pre-A轮融资 推动土壤微生物唤醒技术产业化
海外new things|「Metagen Therapeutics」获17亿日元A轮融资,研发肠道微生物组疗法
用基因修饰微生物合成香味,生化初创 Ginkgo Bioworks 获 4500 万美元 B 轮
赛哲生物CTO林东旭:回首2020,持续深耕病原微生物诊断百亿市场
专注人体微生物检测及干预,hcode获启赋资本投资千万元Pre-A轮
穿越合成生物学「死亡谷」,蓝晶微生物新获近10亿元资金加持|Tech100
合成生物学领跑者“蓝晶微生物”完成B2轮融资,碧桂园创投领投
创投观察 | 微生物组治疗:资本持续押注,多方角力谁将率先突围?
人类基因“会说话”,体内微生物DNA也值得探寻,hcode要研究极微世界
mRNA疫苗技术竞赛加速,「斯微生物」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入组完毕
mRNA新药研发再获大笔投资,「斯微生物」完成近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不需要乳牛就能生产牛奶?「Legendairy Foods」实现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奶黑科技
「汇盛生物」获千万元融资,开发海洋微生物菌种活性物质 | 36氪独家
【南京眼】一兮生物:通过肠道微生物调整,开辟新的慢性病治疗思路
想通过改变微生物来防控慢性疾病,「量化健康」获 3000 万元 A 轮融资
微生物农业风头劲,13家企业融资超20亿美元,主要方向为农药、肥料
利用微生物改善作物产量,生物技术公司「Boost Biomes」获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益生菌市场将达574亿美元,如何用微生物的“洪荒之力”在食品界创新?
海外new things | 微生物技术初创「Viome」C轮融资8650万美元,与CVS签订分销协议
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蓝晶微生物」要加速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落地
36氪首发 | 临床微生物精准诊断成新风口,「迅敏康」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海外 New Things | Freya Biosciences获3800万美元A轮融资,研发针对女性的微生物免疫疗法
书单推荐 | 10 本必备书籍,带你探索基因组学、微生物、心理学、进化和人脑
从仿生蜘蛛到微生物护肤,生物技术加速器 IndieBio孵化了哪些黑科技公司?
36氪首发 | 聚焦“可溶性微针透皮给药”,「优微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微生物组检测悄然兴起,「弘睿康」认为孕婴童群体将成为商业化突破口
海外new things | 「Persephone」获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支持癌症微生物组药物临床前研究
微生物计划的商业化挑战 :基础研究和监管仍在完善,但最大挑战是时间
用微生物预防早产儿的小肠结肠炎,生物科技公司 Scioto Biosciences 获 180 万美元融资
海外new things|「Kanvas Biosciences」获12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构建微生物组药物筛选发现平台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