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高效,你必须要有“惯例”和“仪式感”
编者按:每个人都有一些日常惯例,这可以让我们有规律的生活。但平淡无奇的生活同样需要一些仪式感,让我们顺利度过一天。惯例和仪式都是一系列重复的行为,我们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惯例和专属仪式,最大化自己的时间。本文译自Fastcompany原标题为" You can’t be productive without routines and rituals. Here’s why"的文章。
很少有什么比日常惯例更能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职业轨迹和整体幸福感的了。正如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在《哲学的故事》(这句话经常被误传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话)中所写的:“我们重复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今,我们知道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根据研究,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有40%是由习惯驱动的,这些习惯是我们长期养成的无意识行为和日常惯例。
然而,例行之事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不同的事情之间来回奔波。上午我们是设计师或开发人员,然后下午又忙着发电子邮件和参加会议。而仪式——在关键时刻执行的象征性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一天。
正如Brain Pickings的创始人玛丽亚·波波娃(Maria Popova)所写,尽管在实践起来有很大的不同,但惯例和仪式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惯例的目的是让日常生活中的混乱变得更容易控制,而仪式的目的则是让世俗生活充满神奇的元素。惯例的结构化使我们感到舒适,而仪式的特殊性则让我们充满活力。
那么,惯例和仪式是如何融入现代工作的呢?我们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做有意义的工作呢?
如何打造出一个你真正想要遵循的日常惯例
首先,让我们从惯例开始。惯例就是一系列有规律地遵循的行为。
你可以有一个早晨的惯例,它由你醒后做的一系列事情组成:洗澡,做早餐,做一天的计划,开车上班)。或者,你也可以有一个晚上的惯例来帮助你放松。
我们都有一些惯例 (不管我们是意识到了它们)。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制定惯例来最大化自己的时间。
这就是那么多人对成功企业家和创意人士的日常生活惯例感兴趣的原因。我们认为,遵循同样的步骤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但是盲目地效仿别人的惯例并不会让你像他们一样高效。
首先,惯例和效率之前不是因果关系。苹果的CEO每天早上3点45分起床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相反,最适合你的日常惯例才是最好的。在工作中,这意味着你要理解自己身体状态的自然起落,为你的身体状态制定适合的工作计划,同时保证你的注意力不受干扰、不因过多的会议而分心。
重要的不是你的日常惯例是什么,而是你要有一个,并坚持下去。
仪式帮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虽然常规的生活让我们有脚踏实地之感,但仅有这些惯例并不总是能让我们顺利度过一天。虽然你可能会习惯性地在早上会议开始前花一个小时写作,但你的大脑并不总是能在二者之间进行切换。
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的“注意力残留”( attention residue)。正如《深度工作》(Deep work)的作者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所写,虽然你可能会在工作中迅速从一项任务切换到另一项任务,但你的注意力并没有立即跟进——你有一部分注意力仍然停留在第一个任务上。
为了克服这种注意力残留,我们需要一些“正式”的说法:
我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现在要开始下一个任务了。
这就是仪式的作用。仪式也是一种重复的行为,就像惯例一样,它们甚至可以成为你惯例的一部分。然而,仪式又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行动,它有着更深层的意义。想想宗教仪式或家庭传统仪式。这些仪式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改变或一个重要的时刻。
如何将仪式融入到工作中
在工作日的一些关键时刻,仪式可以帮助你引导自己,减少注意力的残留。
考虑一下从“写作”到“参加一对一的会议”的转换过程,两者在心理上的期望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方法来告别Word上的文字,转而专注于面前与我们交流的人。
你会做些什么来促使这种转变?答案很简单: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
仪式是非常个人化的。你可以去散散步,喝杯咖啡,或者把笔记本电脑收起来。行动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已经完成了这一部分,并准备开始下一部分了。
如果你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也可以理解。但研究发现,仪式有助于自我控制,可以减轻听到坏消息后的失望情绪,甚至可以减轻面对困难任务的焦虑感,从而让我们表现的更好。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部分原因是:我们的行为引导对自己做出结论。当我们重复与某项任务相关的仪式时,它会暗示我们自己是有纪律、有动力、和专注的。
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行为科学家弗朗西斯卡·吉诺(Francesca Gino)和迈克尔·I·诺顿(Michael I. Norton)写道:
尽管仪式和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以产生某种结果为目的的仪式似乎也足以使这种结果成为现实。
创意人员、企业家和领导者最著名(同样也是最奇怪)的仪式
日常惯例很容易解释。但是某种仪式对于局外人来说似乎会显得很奇怪。
让我们想想运动员的迷信。很难相信有人真的认为在季后赛留胡子,或者在比赛中不换袜子会帮助他们赢球。但不管怎样,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还有一些艺术家、企业家和创意人士也有最著名的(也是最奇怪的)仪式: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总是在开始一件新事情之前先回顾前一天的工作:
如果工作进展顺利,我会花一刻钟或半小时来阅读前一天写的东西,然后做一些修改,之后继续写。为了抓住主线,我必须阅读我写过的东西。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会在傍晚时分打个盹,来把上午的工作和晚上的工作分开:
下午5点,他喝了一杯淡威士忌和苏打水,然后上床睡了一个半小时。他说,在古巴养成了午睡的习惯,这让他在24小时中可以工作1.5天。下午6点半,他醒了,又洗了个澡,晚上8点穿好衣服去吃晚饭。
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每天早晨在进入正确的思维状态之前,都会创造同样的工作环境:
坐下来写作之前,我会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如喝一杯水或一杯茶。而且,我有一个固定的坐下来的时间,这个时间介于早上8点到8点半之间。我还会服用维生素片,并听听音乐,然后坐在同一个座位上,文件也都放在同一个地方。每天以同样的方式做这些重复事情,长年累月,目的似乎是在告诉大脑,你又要进入梦境了。
作家威尔·塞尔夫(Will Self)的仪式是吸烟,以及喝奇怪的茶和咖啡。正如他在《卫报》上解释的那样:
问:在工作的时候,你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呆着,你是怎么过的呢?”
答:各种仪式。烟斗,雪茄,特殊品牌,装饰品,胡扯,咖啡,茶,各种奇怪的液体…
另一个极端情况是毕加索(Picasso),他拒绝扔掉指甲和其他身体上的碎屑,因为他“害怕浪费自己的精华”。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则总是朝北睡觉,因为他相信这能提高他的创造力。
惯例让你的一天能量满满,仪式则帮助你顺利度过一天
虽然每天执行惯例能让我们觉得自己掌控了时间,但一些仪式能确保我们能坚持自己的计划。有时候,就是这些最简单的行动就能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一天,并保持满满的正能量。
原文链接:https://www.fastcompany.com/90293936/benefits-of-daily-routines-and-rituals
编译组出品。译者:Jane,编辑:郝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