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知识锦囊 | 跑步真的是最不费钱的运动吗?

1分钟知识锦囊·2018年09月06日 18:17
不管能跑多久,装备得先买齐。

提问:@WANG

今日锦囊答主:卡卡 爱燃烧CEO(公众号ID:iranshao)

并不是。爱燃烧在针对跑步能力在10公里以上,且拥有稳定跑步习惯的人群进行的调研中发现,跑者的花费惊人,而且在不断增长,让我们来看一下跑者们都把钱烧在什么地方。

跑步成习惯的人,跑到后来总会有一颗参赛的心。2017年跑者的参赛报名费人均为1087元,2016年这一费用为866元。相比之下,国内赛事的报名费远低于国外的。从数据上看,赛事报名费并不是最烧跑者钱包的一项,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更多钱花在装备上,这一点初跑者可能更有感触,不管能跑多久,先把装备买齐,就当是激励自己开始跑步的动力。2017年跑者用来购买服装及其他配件的人均花费为2099元,一双鞋一套跑步服装就能跑步?想得太天真喽。跑者对装备的追求永无止境,运动Bra,压缩腿套,防磨短裤,专业五指运动袜,甚至专业的运动内裤……

另一个很可能被忽略掉的趋势是体育这个细分领域的知识付费意愿正在逐渐攀升。2017年跑者用于跑步相关知识付费的费用人均180元。认为跑步只是迈开两条腿?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近些年,关于跑步的专项训练课程越来越多,跑者学习科学跑步的途径也不再局限于文字,视频、音频,尤其是在线社群等形式越来越丰富,要想跑得久,正确地跑,也需要学习。 

其中跑鞋无疑是跑者花费最多的单品,2017年跑者人均在跑鞋上的花费为2036元,2016年为1650元。如何选择跑鞋也是初级跑者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 选择跑鞋的第一步,确定鞋子的使用场景:是训练还是比赛?路面还是田径场,还是野外?最后考虑自己的训练频率和训练距离?这样基本就能确定,是选择一双越野鞋还是路跑鞋,是轻量的竞赛鞋还是正常的慢跑鞋或者训练鞋。

  • 第二步是测量定量参数:脚长、脚维和体重,这三个参数可以确定鞋子的尺码以及承受能力。

  • 第三步就是确定自己跑步习惯有关的定性参数:足弓类型,内外翻,还有审美与信仰。这样就能决定自己该选支撑款、缓冲款还是控制款,以及哪个品牌的鞋子了。

  • 最后一步,试鞋。可以去实体店试鞋,不嫌麻烦的话,某宝的无理由兑换也可以考虑。四大跑鞋品牌在自己的官网都推出了选鞋工具,也可以尝试。

1分钟知识锦囊是36氪的日更问答新栏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钟为限,快问快答一个重要的商业问题。今天我们解答的是运动相关的问题。如果你对近期的商业世界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锦囊负责找高手为你解答。


+1
3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将想法做成原型,然后得到他人反馈。

2018-09-0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