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知识锦囊 | 投保前要不要去体检?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是什么?

1分钟知识锦囊·2018年05月14日 16:58
重疾险和医疗险都属于商业健康保险,各司其职、互相补充。

1分钟知识锦囊是36氪的日更问答新栏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钟为限,快问快答一个重要的商业问题。今天我们解答的是保险相关的问题。如果你对近期的商业世界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锦囊负责找高手为你解答。

提问:@晨大湿

今日锦囊答主:Jennifer Hu薄荷保创始人&CEO (公众号ID:mintbao2017)

一般来说,不建议投保前去体检。因为体检的任何异常都会有记录,可能会对投保有影响。

我们知道在投保前,保险公司会询问投保人的身体健康情况,这时我们有义务做到如实告知,即他们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没有问的不需要主动告知。保险公司会根据这些告知信息进行核保,核保结果可能是标准体投保(即按正常保费投保),也可能因为你的过往病史和身体状况增加保费,或者直接将某些疾病以及并发症作为除外责任,或者拒保等。

因此,没有体检之前,我们关于自身健康的了解情况就是我们需要告知的范围。而体检后所有体检结果会成为影响我们投保的新增因素,所以尽量在体检之前先配置好自己的保险。

在有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会要求投保人在投保之前做体检。例如要买的保额很高,超过一定限额(如买一个1000万保额的寿险)。另外,如果你有某些疾病史或指标异常,保险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进一步做检查进而判断。

重疾险和医疗险都属于商业健康保险范畴,但两者功能不尽相同。

从长短期限来说,目前市面上的医疗险以一年期的居多,价格相对便宜,但是无法保证续保,而且费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比如:某款医疗险26岁的小伙是300元一年,50岁的大叔则可能就是1500元。而重疾险主要是长期险。在保障期限内费率是固定的。比如:26岁的小伙买了保额30万保到70岁的重疾险,缴费期限30年的话,每年约支付2000元保费。

从补偿机制来说,医疗险是实报实销型,是根据合同约定方式对已经发生的医疗费用,在额度内进行报销。也就是说能赔多少,得看实际花费了多少。但是,医疗险大部分都有免赔额,免赔额以内不能赔付,超过免赔额的部分必须拿着相关资料和发票才可以报销。

而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只要被确诊为合同约定的某种疾病,保险公司就会赔付。赔付的钱不是实际治疗所花费用,而是保险合同内约定的保额,参照指定医院确诊的报告直接赔付一笔钱。也就是说,赔付后怎么花都可以,不会管你的哦。

从实际用途来说,医疗险,尤其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百万医疗”,报销范围比社保广,可以作为社保的补充,报销社保无法涵盖的自费药和超额的医疗费用。重疾险的赔付除了用于补偿治疗费用外,还可以起到收入损失补偿的作用。因为得了重疾很可能工作收入会受到影响,尤其对于家庭支柱来说,这笔赔付金额还可以用来支撑家庭开支、月供等,维持原来家庭生活水平。

总体来说,医疗险和重疾险各司其职、互相补充,可以搭配配置。


+1
3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常在职场混,哪能总是顺?遇到瓶颈的时候,不妨来看看这些精炼的职场之道。

2018-05-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