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储用户数据,不依靠用户数据获取广告收入,为何WhatsApp创始人Jan Koum坚持如此?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6岁时流亡他国、依靠救济生活、无法支付与远方家人的通讯费用,不幸的色彩构筑了Jan Koum的童年。
或许从这个侧面你可以理解,为什么Jan Koum要创造一个稳定、简单、覆盖从塞班到WP全平台的messaging app,为什么他不愿花一分钱做市场营销,却要搭建600台服务器以保证用户的每一条讯息都可以稳定送达,而不是像Twitter早期经常因服务器宕机而使用户群情激愤。
他也深知“免费”可以使WhatsApp可以极速斩获最大量的世界用户,却仍然坚持1美元/年的盈利模式,因为他不希望WhatsApp成为广告驱动型公司。他说 advertisement-driven company需要收集大量用户的隐私信息,做大量的数据分析,以明白用户想要什么,但是作为一个曾在充斥着窃听、监视的苏维埃社会中成长,并感受过因秘密警察带来痛苦和恐惧的人,他并不愿意再做一个这样的服务,所以他让WhatsApp即时删除用户消息、服务器不存储用户隐私信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他是WhatsApp的创始人,Jan Koum,今天Facebook 190亿美元收购案的最大赢家。Wired的记者花了三天的时间和Jan Koum相处,采访他、观察他、写下报道,点击这里你可以看到原文,了解Koum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很有意思的一点是,Jan Koum打心眼里觉得,媒体曝光对他和他的产品毫无价值。
图片来源:future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