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到信息先到,「一体化急救大平台」打通急救“高速公路”

36氪重庆的朋友们·2021年12月30日 16:37
帮助危急重症患者启动绿色救治通道。
橡树信息
未融资重庆市2015-04
链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一体化急救大平台
我要联系

编者按: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携手36氪主办第二期“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医疗健康赛道),通过升级版的跟踪帮扶,助力医疗健康领域创业项目跑出“加速度”,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员就业。以下为帮扶项目展示。

文/另妹

赛道:医疗信息化

项目或公司:一体化急救大平台(重庆橡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句话简介:基于5G+,链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一体化急救大平台。

应用场景:院前急救、院内急诊。

项目亮点和价值:弥补国内在急诊急救领域的不足,帮助危急重症患者启动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

5秒插管8分钟救人,见证救援奇迹;心肺复苏30分钟,救护人员汗如雨下依旧无力回天;醉酒病患突发心肌梗死,历经九次电击转危为安……这是国内首部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录片《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里的真实画面。

生死关头,一次及时的急诊急救就可能“抢”出生命的黄金时间。参与创业加速计划的“重庆橡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橡树科技」)便是这样一家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多学科协同、区域协作为“一体化急救大平台”为建设目标的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

重庆橡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熊栗

「橡树科技」成立于2015年,深耕智慧医疗,目前已拥有4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

之所以选择做“一体化急救大平台”,是因为重症监护系统已趋成熟,却鲜有人关注急诊急救。想要在创业中胜出,就要勇于开拓新的领域,因此,早在2017年「橡树科技」就将目光投入了急诊急救领域,是重庆乃至全国较早关注这一领域的公司之一。

「橡树科技」创始人熊栗认为,“急诊急救既不是病人的转运员,也不是病人的分流站,一体化建设才是根本。”“一体化急救大平台”按照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协同联动的原则,以“一平台、一数据、一网络、一体化”的理念进行技术架构,为危急重症患者打开绿色通道,缩短抢救时间。

一体化急救大平台架构

其中,智慧急救云平台专为院前急救而设计,面向急救中心、医院院前120医护人员、院内急诊医护人员。云平台以5G急救车为载体,配合人工智能、远程实时音视频等应用,打通院前院内,将患者医学影像、生命体征、病情记录等生命信息实时回传医院,快速制定救治方案,提前进行术前准备,实现人未到信息先到,启动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的效果。

而院内急诊则以单病种数据平台为核心,利用医院信息集成、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自动监控绿色通道的运行,对不同病种急救流程进行数据搜集、流程监控、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支撑多学科协作的一站式紧急医疗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

“一体化急救大平台”各板块之间彼此联系、互联互通,最终实现院前120急救、专科中心、预检分诊、急诊门诊、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患者转归等的全流程管理,形成以急诊为指引,以患者流转跟踪为核心的闭环管理,建立完整的协同急诊急救保障体系和专科中心,实现区域内患者病历共享,双向转诊和区域病种质控。

「橡树科技」向36氪重庆介绍,因为每家医院的业务流程不同,所以急诊系统更倾向于定制化流程。目前,「橡树科技」合作有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西昌市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等20余家医院,这些医院的急诊系统有30%的流程依靠定制,70%是可组装的结构化流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急诊急救,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甚至出现了「橡树科技」的模仿者,但是熊栗认为,急诊急救系统总体还是属于“蓝海”,尚未形成“红海”,如何在同行业竞争中胜出,关键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橡树信息
我要联系
链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一体化急救大平台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