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组织:全球旅游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0%5月13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地时间12日报道,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报告称,全球旅游已恢复到疫情前的80%。报告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旅游人数较2022年同期增加一倍多,达2.35亿人次。2023年一季度世界各地的客流快速恢复,中东地区保持领先地位,客流不仅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超过疫情前水平的15%。此外,欧洲旅游已达到疫情前的90%,非洲达到88%,北美和南美达85%。(财联社)
2023-05-13
韩国今日将时隔3年零4个月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让新冠降级为地方病韩联社消息,韩国政府11日将宣布再“放开”疫情防控,事实上将新冠疫情降级为地方性流行病。韩国新冠病毒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当天将召开由总统尹锡悦主持的会议,宣布防控调整方案,包括解除7天隔离义务,将新冠疫情的危机预警级别从最高的“严重”下调至“警惕”,传染病等级从乙类下调至丁类等。由此,自2020年1月20日境内发现首例新冠确诊病例后,韩国将时隔3年零4个月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界面)
2023-05-11
韩国政府计划明日正式宣布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据外媒报道,韩国政府计划5月11日在尹锡悦主持下召开新冠疫情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会议,确定传染病危机阶段下调方案。当天会议结束后,尹锡悦将发表对国民谈话,正式宣布结束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财联社)
2023-05-10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人群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会上介绍: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疫情流行态势、病毒变异特征、人群免疫屏障和系统应对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考虑。综合这些因素,人群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央视新闻)
2023-05-08
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会上介绍: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各国要从应急模式过渡到新冠疫情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不能停止工作。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央视新闻)
2023-05-08
张文宏: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36氪获悉,5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文称:“我们担心的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
2023-05-06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地时间5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4日举行了第十五次新冠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专家们对全球新冠疫情形势进行了评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做出了这一决定。(央视新闻)
2023-05-06
国家疾控局:近期全国疫情零星散发,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可能性小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各地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迹象。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人群免疫保护水平逐步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上一波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率先下降和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近期全国疫情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央视新闻)
2023-04-26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五一”假期各地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央视新闻)
2023-04-26
金冬雁:没有证据表明二次感染对身体伤害更严重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表示,国内第二波疫情随时都可能到来,但由于现在检测不足,很难判断第二波疫情的具体时间。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他表示,人员流动会加速病毒传播,但大概率只会引起感染人数小幅度增加,不会造成感染人数的大幅上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二次感染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加严重,对非高危人群来说,二次感染通常症状会相对轻微。(每经网)
2023-04-25
五一在即,“二阳”要来?专家:目前不存在大规模流行的条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五一”假期人员流动的增加最多造成疫情的小幅上升,国内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规模流行的土壤或条件。金冬雁称,最近国内刚发现已经传入的XBB.1.16毒株是BA.2衍生的毒株,致病性没有明显提高,无需过度担心。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趋势来看,未来因XBB.1.16引起疫情在局部或全球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新网)
2023-04-24
国家卫健委:今年重点检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报告是否存在瞒报缓报谎报等情况36氪获悉,据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管理,重点检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收、储存、接种等情况。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重点检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报告是否存在瞒报、缓报、谎报等情况。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情况。
2023-03-30
张文宏:我们离走出“新冠”已为期不远3月25日上午,在广州南沙举办的亚洲青年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作为中方青年嘉宾代表致辞。“世卫组织也宣称如今死于新冠的病人数每天都是历史低点。我们离走出‘新冠’这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时间节点已为期不远。”张文宏说,他相信,通过这次疫情可以认识到,面临不确定事件的挑战,只有通过交流与沟通,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构建一个有韧性的全球性社会体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广州日报)
2023-03-25
张文宏:应对下一波疫情,要搭建常态化的科技平台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对于下一波(疫情),目前所做的工作是检测、救治工作,相较于上一波大流行会相对简单。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为未来大流行的科技平台做准备,包括关于疫苗、治疗、检测、公共措施等几个协同的平台,这一科技平台要处于常态化的准备状态。”(澎湃)
2023-03-22
世卫:今年有望不再将新冠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17日表示,今年有望不再将新冠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世卫组织官网显示,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世界“现在的情况肯定比大流行期间的任何时候都要好得多”。他解释称,过去四周每周报告的死亡人数首次“低于三年前我们第一次使用‘大流行’(pandemic)一词时”。(澎湃新闻)
2023-03-18
吴尊友:我国当前的流感疫情仍处于往年季节性流感流行水平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7日发文指出,当前正处在冬春季节交替时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设立的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在近几周明显上升,这种流行态势,预计还要持续数周。与新冠流行前的同期流感疫情相比,我国当前的流感疫情仍处于往年季节性流感流行水平。(界面)
2023-03-07
国家卫健委:各地疫情均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今天(2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均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要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和统筹调配,不断增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要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发展态势,保持常态化指挥体系有效运行,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快速响应水平。(央视新闻)
2023-02-27
中疾控: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预防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当前是我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需要继续加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院等重点机构人员聚集、环境相对封闭,是呼吸道等传染病高发场所,需重点关注。相关机构应做好症状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病例增多时,及时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各地疾控机构根据已发布的流感等相关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处置方案,结合疫情规模和现场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处置。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预防措施,对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央视新闻)
2023-02-23
梁万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梁万年介绍,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不能说完全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是零星局部散发状态。(中国蓝新闻)
2023-02-23
国家卫健委:春节期间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春节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广大医务人员和各行业工作者坚守岗位,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见效。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春节后返程人流增加,要做好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农村仍然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始终紧盯关键环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全力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随着出入境人员增加,要持续开展疫情监测,动态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和病毒变异等情况。(央视新闻)
2023-01-30
中疾控周报:春节期间疫情未明显反弹,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春节假期,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最新一期的《China CDC weekly》(《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周报》)刊登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概述》如此总结。该《概述》由中国疾控疾控中心1月25日发表。《概述》利用各省报告的监测数据,对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23日,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澎湃)
2023-01-30
中国疾控中心:加强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提升疫情预测与风险研判能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日上午召开了第66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一级响应工作例会。沈洪兵主任强调,新冠疫情流行尚未结束,病毒变异仍存在不确定性,各单位仍须高度重视,特别是春节期间要加强应急值守。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心应急响应机制,特别是“乙类乙管”以后的平急转换机制;二是要尽快启动系列专项调查研究,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撑;三是要加强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提升疫情预测与风险研判能力,尤其是对病毒变异株的监测。(第一财经)
2023-01-2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做好春运出行保障今天(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央视新闻)
2023-01-19
日媒:日本政府考虑下调新冠的传染病级别并取消室内口罩指引日经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将新冠的传染病级别下调至与季节性流感相同。作为这一转变的一部分,除了有症状的病人和其他易感人群外,室内口罩佩戴指引将被取消。目前新冠在日本传染病五级分类中处于第二严重的类别,与结核病同级。调整后新冠患者可以在更广泛的医院接受治疗,而不是指定的医院;调整后室内口罩指引将仅适用于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或新冠症状的人。(界面)
2023-01-18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首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今天(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三年来,面对起伏延宕的世纪疫情,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对新冠病毒变化,我们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首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财联社)
2023-01-15
海关总署: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特别是XBB等变异株监测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对于源头发现的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对于进口非冷链物品,海关不再进行针对海关病毒感染的风险监测采样和预防性消毒监督。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验传染病管理以来,全国海岸通关平稳有序,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特别是XBB等变异株的监测工作,同时依法实施常规卫生检疫,落实多病同防,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澎湃)
2023-01-13
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进口货物口岸疫情防控、边境口岸恢复开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自身防护,乘客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变异株流行趋势,实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央视新闻)
2023-01-13
日本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扑杀处理超千万只禽类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1月10日,日本宫崎县一家养鸡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从去年10月下旬到本月10日,本次禽流感流行季期间,日本23个一级行政区的养鸡场等已报告禽流感疫情57起,扑杀处理禽类总数约1008万只,单个禽流感流行季扑杀总数首次超过1000万只。感染规模和扑杀处理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
2023-01-10
春节人员流动高峰会否导致疫情大规模传播?张文宏回应春节人员流动高峰会否导致疫情大规模传播?对此,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当前,‘小地方’的疫情传播不像大城市这么迅猛,但传播的持续时间比较长。随着春节人员的返流,可能会在当地引起一波输入性高峰。”(新华社)
2023-01-09
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而是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1月8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今天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界面新闻)
2023-01-08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态分析感染者 特别是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的通知》今日印发。方案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态分析感染者,特别是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发现感染异常升高、感染者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重型、危重型及死亡病例时,要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定期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疫情分析信息。根据防控需要,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2023-01-0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常态化情况下 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的通知》今日印发。方案提出,在常态化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情况、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转情况综合评估,可根据人群感染率和医疗资源紧张程度,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轻感染者短时期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3-01-07
五部门就涉疫刑事案件办理联合出台新指导意见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之日起,对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不再以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三百三十二条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目前正在办理的相关案件,依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羁押状态的,各办案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羁押强制措施;涉案财物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依法及时解除。(人民网)
2023-01-07
北京:当前疫情态势已趋缓,用药紧缺已缓解1月6日,在北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第433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本市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已经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丝毫松懈懈怠。(北京日报)
2023-01-06
外交部:中国主要流行毒株没有发现新变种或显著突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介绍,根据世卫组织1月4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要流行毒株同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没有发现新变种或显著突变,中方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毒变异的情况,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央视新闻)
2023-01-05
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阳过的人短期内会再感染XBB几率非常低近日,奥密克戎变异株XBB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称,如果感染过BA.5.2或BF.7等奥密克戎变异株,短期内再次感染XBB的几率非常低。新冠感染者部分确实会有消化道症状,包括呕吐与腹泻等情况,腹泻在呼吸道之外的症状中并不太罕见,从国外的报道来看,XBB也同样可能造成腹泻,但并没有出现更常见或更严重的迹象,XBB还是以侵犯呼吸道为主,因此“XBB主要攻击肠道”并不成立。(澎湃)
2023-01-03
鱼跃医疗:因成本上涨,公司取消血氧仪折扣和优惠36氪获悉,鱼跃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经营合法合规,目前血氧仪产品没有涨价,因成本上涨,取消了折扣和优惠。随着疫情防控新形势的发展,为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公司正全力投入保产保供工作中,竭尽所能协调相关资源及时响应需求。
2023-01-03
国家卫健委同世卫组织举行新冠疫情防控技术交流视频会议12月30日,国家卫健委同世界卫生组织举行新冠疫情防控技术交流视频会议。双方就当前疫情形势、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等技术议题进行交流,并同意继续开展技术交流,助力全球早日终结疫情。(证券时报)
2022-12-30
临床专家权威解读:我国新冠病毒感染仍以奥密克戎毒株为主近日,部分新冠感染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了肺炎,甚至肺部CT出现了“白肺”的现象,有网友认为,“白肺”与感染新冠病毒的原始株或者是德尔塔株有关,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也邀请专家就新冠救治等问题接受采访,有关专家对此做出了回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表示,到目前我们国内病毒的溯源,目前国内主要流行的毒株是两个,一个是BF.7,一个是BA.5,主要是这两个奥密克戎的流行毒株,没有监测到我们现在的感染的毒株是早期的原始毒株,也不是之后的德尔塔。但是大家看到有一些“白肺”,想到了毒株病毒的毒力是不是又增强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整个情况其实跟前几轮,从2022年开始吉林的疫情、上海的疫情、海南的疫情、新疆的疫情、内蒙古的疫情情况是类似的,只是我们现在的病例,短时间内感染的病例的例数大量增加,原来也有一些主要是上呼吸道,但是也有一些下呼吸道的病毒侵犯。(央视新闻)
2022-12-30
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国家卫健委回应针对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12月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中新网)
2022-12-30
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国家卫健委回应针对当前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现阶段应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优先位置。(中新网)
2022-12-30
中疾控:未来一段时间,各地会陆续迎来疫情高峰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表示,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而且病毒在持续变异,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当前国内疫情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各地防控措施以及公众对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各地人口密度、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等差异,使得不同地方的疫情高峰到达的时候会有所差别。未来这一段时间,各地会陆续迎来疫情高峰。(证券时报)
2022-12-27
中国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疫情监测发布将调整为一个月公布一次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介绍,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疾病监测报告及对外发布也将进行调整:调整公布的内容,将公布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的死亡病例数,删除既往密切接触者的报告情况,不再区分本土的病例和输入的病例。对外公布的频次也将进行调整,回归到乙类传染病后,一个月公布一次,公布平台为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北京日报)
2022-12-27
国家卫健委: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实施“乙类乙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央视新闻)
2022-12-2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有关要求,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方案》。其中提到,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策略,及时发现重症高风险人群中的感染者。疫情流行期间,核酸检测应以“单采单检”为主。(健康中国)
2022-12-27
疫情公布频次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实行“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要求有哪些变化?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工作,也要做出一些调整:一是调整公布内容。保留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再公布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二是调整公布频次,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三是调整监测内容。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新华社)
2022-12-27
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从乙类降至丙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中疾控回应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表示,根据传染病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丙类传染病通常是一些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共11种。对这类传染病防控重点是关注其流行趋势,控制暴发流行。是否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取决于它的危害程度,需要持续监测疾病发病情况和病毒变异情况,有了充分依据后,经过科学评估,再考虑是否从乙类调整至丙类。一般来说,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病毒毒株较为稳定,毒力致病力最好能进一步降低;二是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预防和治疗手段更加成熟;三是群众对疾病风险有更为充分的认知,个人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新华社)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