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36氪获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其中提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包括以下情形: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开具药品处方;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规定的中药饮片;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诊疗活动。
2023-05-06
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印发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其中提出,强化医疗美容机构资质审核。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未依法取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诊所备案凭证”,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证券时报)
2023-05-04
科大讯飞:大模型医疗产品目前在研发中36氪获悉,科大讯飞在互动平台表示,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以打造“每个医生的AI诊疗助理、每个人的AI健康助手”为使命,未来逐步构建覆盖智慧卫生、智慧医院、智慧硬件等多个深度融合医疗场景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大模型医疗产品目前在研发中。
2023-04-25
人工心脏企业“核心医疗”获近2亿元C+轮融资36氪获悉,人工心脏企业“核心医疗”获近2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正心谷资本领投、景林投资跟投。这也是核心医疗继2022年12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仅三个多月后,再获资本加码。核心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同时布局植入式和介入式人工心脏产品的公司。
2023-04-17
国家卫健委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医疗设备市场有望持续扩容4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举行发布会,介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将进一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行业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业内人士认为,基层医疗设备市场将继续扩容。国内医疗设备企业具备供应链优势。随着技术壁垒不断突破,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相关上市公司将持续受益。(中证网)
2023-04-14
恒指收涨0.28%,半导体板块走高36氪获悉,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28%,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1%。医疗板块领涨,君实生物、爱康医疗涨超8%,康龙化成涨超7%;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中芯国际、康特隆涨超7%;媒体、能源跌幅居前,乐华娱乐跌超5%,腾讯音乐跌超4%,兖矿能源跌超3%;南向资金净买入38.85亿港元。
2023-04-06
中科江南:正推进国家医保局区块链平台及电子票据共享子系统项目中科江南(301153)近日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以医疗收费电子结算凭证为基础,建设医保区块链中心及电子结算凭证应用系统,探索医保领域深化应用拓展,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公司承建了国家医保局区块链平台及电子票据共享子系统项目,目前该项目在推进中。
2023-04-05
银河证券:医疗AI诊断先行,新配置证政策修改引导高端器械放量36氪获悉,银河证券指出,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大数据层面的智能筛选(如AI制药、AI诊断等),用以提升效率及准确性,目前尚未达到AIGC程度,未来潜力空间仍较为巨大。看好AI在诊断方向的融合。此外,近期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配置证限制放开超预期,有利于医院此前受限需求及增量采购需求迅速释放,加快大型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与调整目录相关的医疗设备生产商有望迎来放量。
2023-04-04
恒指收涨0.58%,零跑汽车涨超12%36氪获悉,恒指收涨0.58%,恒生科技指数涨0.56%;汽车、地产、能源板块领涨,伊泰煤炭大涨近40%,零跑汽车涨超12%,小鹏汽车、碧桂园服务、融创服务、兖矿能源涨超7%;医疗、保险、食品饮料板块跌幅居前,阿里健康跌超7%,中国人寿跌超5%,爱康医疗跌超4%;南向资金净买入20.86亿港元。
2023-03-30
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36氪获悉,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患者医疗费用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及,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将住院费用全额保障、门诊专项保障等特殊保障政策转为常规医疗保障政策,参保患者符合规定的新冠医疗费用与其他乙类传染病实施相同的医保报销政策,各级医保部门对符合规定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费用要及时进行结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分类救助。
2023-03-30
两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开展医疗美容、辅助生殖等服务医疗机构的抽查力度据国家卫健委消息,为加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2023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有关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制定了2023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根据计划,两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开展医疗美容、辅助生殖、医学检验、健康体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的抽查力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情况。(上证报)
2023-03-30
医疗信息化概念股开盘领涨,思创医惠涨超9%36氪获悉,截至发稿,医疗信息化概念股开盘领涨,思创医惠、麦克奥迪涨超9%,卫宁健康、万达信息、创业慧康、久远银海等纷纷高开。消息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目标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
2023-03-24
菜鸟6城新开“农村医疗”应急仓库36氪获悉,3月16日,菜鸟物流宣布继续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物资运输的投入力度,在天津、西安、武汉、广州、成都、嘉兴6城开设“农村医疗”应急专仓,用于协调医疗物资的仓储、分拨、中转和配送。
2023-03-16
“MEDWING”完成4400万欧元C轮融资,凯辉基金继续增持欧洲医疗行业人力资源平台“MEGWING”宣布完成4400万欧元C轮融资。现有投资人凯辉基金、Quadrille Capital、Northzone、Cherry Ventures和Atlantic Lab等新投资人共同参与此轮融资。凯辉基金曾于2020年领投MEDWING 2800万欧元B轮融资。新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完善。
2023-03-15
九安医疗:公司及子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金额占公司现金类资产及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约5%36氪获悉,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3月1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金额,占公司现金类资产及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约5%。除上述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外,公司其余美元现金类资产及金融资产存放或托管于中国工商银行、摩根大通银行、UBS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资产状况安全。公司会密切关注上述联合声明的执行情况,将公司目前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尽快转移至其他大型金融机构。
2023-03-13
医疗新药研发公司“安锐生物”完成B轮融资36氪获悉,近日,下一代精准医疗小分子新药研发公司Allorion Therapeutics安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渶策资本和启明创投共同领投,泰福资本、江远投资、三生制药集团、Octagon Capital、骊宸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持安锐生物的两个小分子新药项目的I/II期临床研究(中美两地),以及管线中的其它高潜力项目。
2023-03-10
赛诺医疗:子公司产品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36氪获悉,赛诺医疗公告称,近日,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称为“远端通路导管”。该产品适用于在神经血管系统、外周血管中将介入器械或诊断器械引入血管内。
2023-03-07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2023年全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视频会议36氪获悉,据国家卫健委官网,3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2023年全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视频会议。会议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流感、诺如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统筹好医疗资源,配齐、配强医院相关科室力量,急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要加强应急值守,安排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出诊;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重症预警,关注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2023-03-02
赛诺医疗:2022年净利润亏损1.62亿元36氪获悉,赛诺医疗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0.81%;净利润亏损1.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本报告期公司继续出现经营亏损,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冠脉支架产品仍在集采范围之外且叠加疫情的严重影响,产品销量较低,公司实际产能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产品规模效应未能体现,同时产品单价同比大幅下降,导致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并叠加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2023-02-27
工信部:目前所有新冠治疗救治医疗物资产能充沛、库存充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工信部与有关部门地方大力协同,采取有效措施,圆满完成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任务,有力支撑我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全国一盘棋”调度机制。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医疗物资增产扩能。三是全力保障医疗物资稳定供应。目前,所有新冠治疗救治医疗物资产能充沛、库存充足,完全能够满足疫情防控医疗物资需求。(中国网)
2023-02-27
中办、国办: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保持医保基金平稳运行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创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收入和待遇保障问题,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防止给农民群众增加不应有的负担,保持医保基金平稳运行,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到2025年,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逐步普及,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乡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新华社)
2023-02-23
第三款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附条件应急批准了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注册上市。该产品是第三款获批的国产ECMO产品。目前,已获批的三款国产ECMO产品总体性能和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产产品的持续获批上市,提升了我国先进生命支持设备的可及性,确保了新冠疫情重症治疗设备有效供应保障,进一步满足救治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证券时报)
2023-02-23
“海杰亚医疗”获数亿元D轮融资36氪获悉,近日,肿瘤微创介入和低温医学技术研发商“海杰亚医疗”宣布已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约印医疗基金领投,榕泉资本、华金资本、乾道基金、美鸿基金跟投,老股东高榕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完成后,海杰亚医疗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及渠道建设,持续拓展研发管线,强化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产品布局,并加速国际化发展战略。
2023-02-15
中信证券:ICU扩容提速预计将撬动相关医疗设备市场空间逾百亿元36氪获悉,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伴随疫情应对方式从“防”转“治”,政策强调加快补齐医疗资源短板弱项,医疗新基建成为后疫情时代医疗建设的主旋律。我们认为以下两条逻辑主线值得关注:一方面,伴随2023年初医院建设竣工潮的到来,预计下游医疗设备采购环节将随之受益。另一方面,政策前期力推ICU扩容提速,预计将撬动相关医疗设备市场空间114亿-136亿元左右。
2023-02-15
雍禾医疗将调整植发计价规则,从按毛囊单位计价改为“一口价”36氪获悉,2月14日,雍禾植发将在全国所有雍禾植发及发之初院部进行调价。调价后,消费者在雍禾植发及发之初院部只需要确定自己需要剃发植发还是不剃发植发,并在医生诊断后确定自己需要植入的毛囊单位数量在2500单位以上还是2500单位以下,就可以确认自己的植发一口价。如果植入毛囊单位数量在1000个以下,更是只需要医生的开台费就可以进行手术。此次还着重将美学设计业务整合,以“一口价”形式进行推广。
2023-02-13
CVS同意以106亿美元收购橡树街健康公司CVS Health Corp.同意以106亿美元收购橡树街健康公司(Oak Street Health Inc.),进一步将初级保健整合到这家医疗保健集团中,使其能够利用医疗保健支付方式的转变。这家连锁药店将以每股39美元的现金收购橡树街健康公司,其股权价值为94.7亿美元。CVS表示,这笔交易将通过现有资源和现有融资能力提供资金,预计将于今年完成。(新浪财经)
2023-02-09
外媒:美欧达成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据路透社1月27日报道,美国和欧盟27日宣布达成一项协议,要加快、加强人工智能的使用,以优化农业、医疗、应急反应、天气预报和电网运营。报道称,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在官方宣布这一消息前不久说,这是美国和欧洲达成的首个全面的人工智能协议。这名官员说,此前,有关这一问题的协议仅限于加强隐私保护等特定领域。(参考消息)
2023-01-29
中信建投:长期看好差异化定位的连锁医疗公司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长期看好差异化定位的连锁医疗公司。严肃医疗方向,长期来看,全球肿瘤发病率随着老龄化程度提升而增长,肿瘤医疗服务兼具刚需特质和成长性,我们长期看好差异化定位,打造肿瘤医疗连锁专业化优势的海吉亚医疗;连锁消费医疗具备量价齐升和连锁扩张驱动高增长的特征,我们长期看好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标的。建议积极关注:辅助生殖行业牌照较为稀缺,锦欣生殖作为行业龙头,依托上市地位和资本力量加快并购扩张,护城河进一步加强;康复医院的盈利周期比综合医院短,对人员技术要求相对不高,与周边公立医院合作及差异化定位较为重要,相关公司包括三星医疗等。
2023-01-24
真实生物联合复星医药组织多家生产企业联合扩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36氪获悉,复星医药、真实生物联合宣布,组织包括北京协和药厂有限公司、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扩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24小时满负荷生产,节假日不停工,全力以赴做好保供保产,本月中下旬以后将逐步缓解医疗救治的需求。复星医药称,由于各生产基地设备差异,产品内包装瓶的瓶型有所差别,但材质与真实生物获批的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保持一致,并符合相应质量标准。
2023-01-20
恒指午间休盘涨0.16%,医药医疗板块大涨36氪获悉,恒指午间休盘涨0.16%,恒生科技指数跌0.04%;医药医疗板块大涨,和黄医药涨超11%,微创医疗7%,百济神州涨超5%,泰格医药、先声药业涨超4%;半导体、零售、房地产板块跌超居前,信义光能跌超5%,协鑫科技、新特能源跌超3%;南向资金净买入16.15亿港元。
2023-01-13
上海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36氪获悉,据上海市场监管官微,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为持续加强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工作,进一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自1月至6月,组织在全市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
2023-01-12
Paxlovid未能进入医保目录是否影响新冠用药保障?国家医保局回应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处长黄心宇表示,大家不要过分担心,就在上周国家医保局刚刚制定了新冠乙类乙管之后优化治疗费用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延续了现有的诊疗方案内目录药品医保临时支付的政策,现行支付到今年的3月31日,在此期间患者的用药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国家医保局也在高度关注新冠治疗的研发进展,据了解近期有一些新冠治疗的新药陆续申报上市,相信随着上市新药的增加,患者临床用药的选择和保障能力水平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澎湃)
2023-01-11
央企专业化整合加速跑,能源医疗等多领域结硕果10日,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举行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权交接仪式,标志着两家央企生物质发电项目专业化整合工作完成。同日,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医疗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记者注意到,最近半个月,央企专业化整合已陆续在医疗资源、新能源、煤电及粮食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一批专业化整合项目陆续签约。结合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的多次讲话来看,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为重要高频词。(证券日报)
2023-01-11
康拓医疗回应种植牙省际联盟集采:公司没有进名单,产品原材料与集采要求不一样由四川省医保局牵头的种植牙省际联盟集采将于明天在成都开标。此前,康拓医疗曾在投资者纪要中表示,公司正积极争取入围的机会。康拓医疗投资者关系部门人士表示,公司没有进入此次集采名单。对于未进名单的原因,该人士称,我们的(产品)原材料跟它的要求不一样,不是(本次集采)范围中的原材料。(21财经)
2023-01-10
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要推进医疗资源升级扩容,保障好设备设施和药品配备,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和情况,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畅通群众看病就医和转诊通道,保障重症风险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和转运收治。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好中医药作用,严格按照第十版诊疗方案,科学、规范开展诊疗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央视新闻)
2023-01-0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常态化情况下 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的通知》今日印发。方案提出,在常态化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情况、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转情况综合评估,可根据人群感染率和医疗资源紧张程度,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轻感染者短时期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3-01-07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全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记者从4日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今年1月至6月,部署全国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从严从快查处社会反映强烈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央视新闻)
2023-01-04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冠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各医疗机构接诊出现新冠病毒感染常见症状的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时,要把第一时间用上中药作为临床救治的原则之一,力争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干预。重症医疗救治中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证券时报)
2023-01-04
“花沐医疗”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36氪获悉,近日,可降解医用材料及再生医学公司“花沐医疗”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高新投资本领投、山蓝资本跟投,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推进公司可吸收可降解产品的持续研发和临床试验,及产品商业化推广等。
2023-01-03
研发扩产火力全开,沪市医药企业加筑防疫供给线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会同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作为回应,近日,多家沪市医药企业纷纷公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及临床研究进展,披露防疫物资生产及企业产能供应相关情况。(上证报)
2023-01-03
三鑫医疗:四川威力生透析机消毒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据三鑫医疗消息,近日,三鑫医疗全资子公司——四川威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透析机消毒液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是以枸橼酸(柠檬酸)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械"字号消毒液,用于血液透析机的清洗、脱钙和热消毒。透析机消毒液由枸橼酸、乳酸、D,L-苹果酸和纯化水组成或枸橼酸和纯化水组成。
2023-01-02
蓝帆医疗:防护产品较为紧俏,目前正在加大生产36氪获悉,蓝帆医疗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国内消费者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激增,公司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产品较为紧俏,口罩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电商部门3个月的备货十几天已全部售尽,导致库存短期供应不足,公司目前正在加大生产,并通过供应链积极调货以保证防疫物资供应。公司正常接收产品订单,产品价格随行就市。
2022-12-30
人工心脏研发商“核心医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36氪获悉,“核心医疗”已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元亨利贞资本、基石资本、信立泰医疗器械、南山战新投、北航资本等共同联合投资,现有股东联新资本、高瓴创投等继续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产品线的研发、临床及商业化布局,搭建创新型有源植介入平台。核心医疗成立于2016年,专注为心衰患者提供机械循环支持全面解决方案,以人工心脏微型化见长。
2022-12-30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一企一策”做好医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供需对接,“一企一策”做好运输服务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工信、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共享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运输需求等信息,共同研判形势,优化完善医疗物资运输保障举措。(证券时报)
2022-12-29
京东健康撤销医院合作部,业务整合至互联网医疗京东健康已调整了组织架构,撤销医院合作部,将医院合作部部门职责及人员整合至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疗部,仍由胡亚男担任互联网医疗部负责人,向京东健康CEO金恩林汇报,整合后的互联网医疗部将负责全平台医生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等。(财联社)
2022-12-27
北京:对老年等人群发放血氧夹,鼓励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氧气灌装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各医院对120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要应收尽收,不得拒诊;在加强社区对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摸排的基础上,组织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发放血氧夹,在家自测血氧,明确简明监测预警标准。(北京日报)
2022-12-2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强化属地责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重点机构、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加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引导和居家患者健康指导,做足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的应对准备,切实保障重症救治和正常医疗秩序。做好药物、检测试剂的生产供应储备和配送工作,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行为。(新华社)
2022-12-26
鱼跃医疗:GDR申请事宜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36氪获悉,鱼跃医疗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12月23日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关于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所有材料齐全,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2022-12-26
振德医疗:公司正加班加点保障防护用品生产供应36氪获悉,振德医疗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当前平面口罩日产能达1500万只以上,医用防护口罩和KN95口罩合计日产能达260万只以上,公司正加班加点保障防护用品生产供应,后续公司也将根据市场等外部情况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防护用品产能。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