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比特中信息保存时间太短,一直是阻碍实用量子计算机实现的最大难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师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长寿”的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超过1毫秒。这是目前实验室最佳版本的3倍、业界标准的近15倍,也是十多年来量子比特寿命的最大提升。研究人员基于该比特构建了一个完全运行的量子芯片,并验证了其性能,为实现高效纠错和系统扩展清除了一大障碍。相关成果5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科技日报)原文链接
在接近绝对零度,如4开尔文(约-269.15℃)的极低温度下,大多数电光材料都会“失灵”,性能急剧下降。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比利时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钛酸锶(SrTiO3)薄膜,在极低温条件下不仅光损耗低,还实现了创纪录的电光性能,有望为量子模块提供更高效的光控组件。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杂志。(科技日报)
10小时前
8点1氪|山姆客服回应APP支付跳转色情页面;俞敏洪确认孙东旭离职,称“没有任何龃龉和隔阂”;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
历史第一人,马斯克锁定万亿薪酬包,但得先完成这些「不可能任务」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