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机器翻译的常规工作模式是先将语音转换成文本,然后将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语音识别中的任何错误都会导致转录过程中的错误以及翻译错误。但谷歌的深度学习研究机构Google Brain的研究人员利用神经网络取代了中间环节。通过这种跳过转录的方法,使得翻译更准确、更快捷。该系统也可以用于翻译那些极少被写成文字的语言,因为它不需要借助源语言的书面版本来完成翻译。原文链接
《自然·生物技术》杂志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科学家用一种特定分子组合处理非神经元脑细胞,从而产生了类似多巴胺的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正是帕金森病所丧失的一种细胞类型,科研团队目前已经在人类培养细胞和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演示了这种新的“重编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被成功重编程,获得了多巴胺神经元的特征,并纠正了多巴胺神经元损失带来的一些行为症状。本论文作者同时强调,在考虑对这种治疗策略进行人体试验之前,还需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
2017-04-11
暴走IFA展会带来八大看点!宇树机器人表演秀翻老外,国产AI眼镜攻陷欧洲,“电动老头乐”也来了
AI时代的未来职业指南:别再学机器,重新学做“人”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