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新风向 | 3个月从热捧到慎投,涨超10倍的即时检测POCT面临分水岭
8点1氪|小米发布小米11pro,起售价4999元;诉腾讯不正当竞争案最新进展:抖音撤诉;微信自定义表情包上线扩大至999个
“小”微针,“大”前景,新型透皮给药方式正在点燃新赛道
终点站“外企”到了,请国产创新药下车
推进细胞治疗IND研究,「启函生物」完成6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又一巨头开启增资盛宴:这一赛道1年融资超200亿,豪华VC/PE抢滩
推进肿瘤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宜明昂科」完成8900万美元C轮融资
专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治疗新药开发,生物医药企业康乃德赴美上市
一天账收30亿,医疗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氪星晚报|滴滴或将今年第二季度交表,第三季度上市;小米造车有望4月立项,老将王川负责;国家网信办:加紧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抗癌新药,「新码生物」完成超4亿元A轮融资
铜制压缩服、冷冻疗法、漂浮疗法……“新奇疗法”背后的真正科学
清松Portfolio — 诚益生物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
《2021年医疗健康行业投资与退出趋势》报告:医疗健康新风投基金规模达到170亿美元
天价“救命药”跌到“地板价”,中国创新药开打翻身仗
PD-1“鸳鸯谱”大全
PD-1年费用进入1万元区间,国产创新药内卷和消失的千亿市场
准确率不足50%,诺辉癌症早筛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36氪首发|AI数据分析平台赋能企业全业务流程,「Stratifyd」完成数千万美金B轮融资
18个月、260万美元,「英矽智能」全球首次用AI成功发现新药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