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外活动|“天问一号”背后的商业航天 科技浙企怕是要“上天”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从月球到火星,意义深远。如果一切顺利,我国将有可能成为第4个独立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
图片来源:人民网
图片来源:微博
众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感叹国内航空航天技术的强大。
曾几何时,人们发现原来遥不可及的航空航天离自己越来越近,地图导航、天气、地理勘探等等都会用到火箭、卫星。他们有一个统一的领域名称叫“商业航天”。航空航天专业的有志青年们开始创业,民企涌现,低成本、商用价值高成为了它们统一的特点。
九成概念股上涨 民企队伍壮大
对企业而言,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航空航天板块不断壮大,单纯的国家制造已不能满足卫星、火箭的商业应用。
股价大涨、资本看好,催生了众多商业航空民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航天航空板块共有47只概念股,其中有两家企业还是今年新上市交易的。
在这47只航天航空板块概念股中,17家为民企,占比达36%。
截至7月23日收盘,17家民营航天航空板块概念股总市值合计达1816亿元,其中,景嘉微、北摩高科、亚光科技、北斗星通、赛微电子、海特高新和天箭科技总市值在百亿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民资在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中已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按照每个地区不同的特点,截至2020年1季度,华北成为卫星发射环节民企最集中的区域,全国占比达30%;而以科研院所、卫星制造企业、地面设备领域优势闻名的华东地区,已注册重点企业数量暴增,占比达24%。
这其中,不得不想到拥有“数字经济”基因的浙江——
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技术与商业航天技术的微妙结合,是否又会有无限可能?这会不会是华东地区注册企业暴增的原因?
浙企入局 吉利也要造卫星
其实,一些浙企在几年前就开始考虑商业航天究竟该怎么应用了。
除了基本的地图定位导航外,吉利已经把商业卫星用在了汽车之上。
早在2018年,作为中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吉利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开始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同时,吉利还在汽车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无人机运输、重工机械领域进行商业场景应用测试。
随后,全国首个民企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落户浙江台州。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设施。
4月,吉利官方公布旗下时空道宇科技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各分系统正样产品已生产齐套。目前,关键载荷已完成地面应用验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预期。双星即将转入卫星装配后的各项环境试验,预计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
这一动作备受业界关注。
图片来源: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
为此,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还在其微博为卫星宣传,为网友答疑解惑。
图片来源:微博
同时,号召网友为第一颗卫星取名。
从吉利目前的规划来看,进军商用卫星领域,主要是为与自动驾驶、智能移动出行、大数据等相关业务而蓄力。从而在未来汽车行业的变革之中抢占先机。
国内头部企业纷纷加入商业航天,大规模商用场景下,浙江的“商业航天+”会是新风口吗?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