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嘉丰:动力电池下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的践行者

孟凡凡@36氪山东·2020年05月14日 11:34
青岛嘉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立足自身研发优势,已完成用于高性能锂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开发,纳米硅粉等已经实现量产。
  • 成果名称: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 技术领域:新材料、新能源

  • 研发单位:青岛嘉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需求背景:产业合作及融资

  • 联系方式:13954283033

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中,高容量负极材料在电池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纳米硅粉和硅碳负极材料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青岛嘉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立足自身研发优势,已完成用于高性能锂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开发,纳米硅粉等已经实现量产。

青岛嘉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是高纯硅材料、纳米硅粉、硅碳复合材料等硅基衍生材料。企业第一阶段产品高纯硅材料,提纯技术稳定,生产线已经落地,提纯率稳定在70%左右。目前,企业进入第二阶段,产品纳米硅粉已经实现量产。

目前,青岛嘉丰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已经完成,模拟电池也已完成相关测试,全电池正在测试中。

作为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青岛嘉丰目前已申请多个硅基负极相关专利,其中以研发总监谢教授为核心,已经获得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纳米硅基复合材料、单分散空心纳米硅/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专利3项。

青岛嘉丰技术团队中,孟凡昌为复旦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硕士,曾承担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材料的开 发及产业化”工作。目前,公司试验及产业化团队9人,其中6人为硕士;材料团队4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2人,均来自浙江大学;研究团队3人,其中教授1人,博士2人,均来自复旦大学;另外,有两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2人。

2019年,青岛嘉丰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目前正在为纳米硅粉、硅基材料的量产以及硅碳负极材料锂电池成功测试后的产业落地寻求融资。

◎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联合36氪启动“2020青岛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为创新企业和科研单位打通技术、市场、资本的链接,搭建科研成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更多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请联系青岛高新区管委科技创新部0532-66966790。

更多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介绍请查看:

2020青岛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宣传推介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支持95%以上常见PLC通信,兼容Modbus等30余种工业协议,采用Yuanqi-Edge IoT边缘采集终端,灵活的工艺流程配置接口,轻量级微服务框架。

2020-05-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