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10万亿,新机遇来了

格隆汇·2025年11月24日 07:29
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到来

在制造业升级与高端化转型的浪潮下,机械行业正迎来技术迭代+需求扩容的双重机遇,成为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

当前国内企业加速突破高端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行业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投资标的。

且十五五规划重点强调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产业链基础件自主可控,未来五年我国基础件行业有望继续迎来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国产替代进程大大加速。

从市场表现看,机械行业投资价值逐步凸显。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年均营收增速3.5%、突破10万亿元的目标,方案从供需两侧发力,构建全方位增长体系,作为投资者我们能从中挖掘哪些投资机会?

工程机械: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到来

工程机械具备显著周期属性。房地产需求弱化背景下,存量设备更新与出口拓展已成为行业核心需求驱动力,行业周期波动主要由二者主导。

参考工程机械设备8-10年的使用寿命(按9年测算),上一轮2016-2021年上行周期投放的设备,自2025年起将逐步进入更新周期,该轮更新需求预计延续至2030年,标志着工程机械行业新一轮更新周期正式开启

根据统计,2025年1—10月,共销售挖掘机192,135台,同比增长17%,各类装载机104,412台,同比增长15.8%。2025年9月当月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561台,同比增长21.9%,2025年1—9月共销售叉车1106406台,同比增长14%.

行业周期层面,2024年起挖掘机、装载机率先扭转连续下滑趋势,行业进入周期上行通道;2025年除升降工作平台、塔式起重机等少数品种外,其余主产品销量均实现连续正增长,全面验证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态势,景气度持续提升。

2025年三季度,中信工程机械行业营收达2449.72亿元、同比增11.49%,扣非归母净利润189.14亿元、同比增29.63%,两项增速环比均明显提升,行业经营与盈利持续向好。

船舶制造:船舶仍在复苏周期,企业盈利修复持续

2025年1-9月,我国造船业完工量达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幅6.0%;新接订单量为6660万载重吨,同比下滑23.5%;截至9月末,手持订单规模达242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3%。

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1-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的全球占比分别为53.8%、67.3%、65.2%;以修正总吨计的全球占比则分别为47.3%、63.5%、58.6%,行业全球领先地位持续稳固。

2025年三季报显示,中信船舶制造行业营收规模达1191.5亿元,同比增长17.57%;扣非归母净利润32.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5%,业绩增长态势显著,从新造船完工量实现稳健增长来看,手持订单仍保持较快增速,行业景气度延续向好态势,企业盈利修复进程加速。

盈利指标方面,2025年三季报行业毛利率11.87%,较2024年年报提升1.18个百分点;净利率5.72%,较2024年年报提升1.86个百分点;ROE-TTM达5.67%,较2024年年报提升2.06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上述行业趋势已在资本市场形成映射:近一周A股市场整体调整幅度显著,主要指数与多数板块同步承压下行,但船舶制造板块逆势走出独立行情。

从量价维度看,板块成交活跃度快速提升,资金呈现明确的主动布局特征,推动板块指数突破历史区间上沿,这一表现本质是机构资金对行业景气度的一致性乐观预期落地。

具体标的层面,江龙船艇单周累计涨幅达65%,天海防务、中船防务、亚星锚链等标的亦同步走强。

结合行业基本面,当前船舶制造行业复苏趋势延续,叠加供给端收缩节奏偏缓的格局,本轮行业景气周期的持续性已具备较强支撑,板块的业绩释放与估值修复逻辑正持续强化。

锂电池设备:需求回暖行业底部反转,固态电池设备渐入佳境

政策端治理优化行业生态,2024年起,我国宏观政策聚焦“内卷式”竞争治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明确政策导向,2025年多部门协同加码执行。

政策有效遏制光伏、锂电池等行业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基础。

需求端扩容驱动行业转型,国内外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成为核心引擎: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储能需求扩容,海外能源转型拉升进口需求。

政策规范与需求扩容形成双向赋能,推动锂电池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发展韧性显著增强。

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中信锂电设备行业营收规模达263.32亿元,同比增长8.75%;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实现大幅扭亏。

盈利指标方面,行业毛利率为26.96%,较2024年年报略有回落;净利率0.94%,较2024年年报由负转正。

三季度行业内多数企业业绩增速完成“负转正”,盈利指标持续修复,头部企业先导智能归母净利润近乎翻倍增长。

上述数据印证:锂电设备行业已完成触底反弹,经营景气度回升,企业盈利水平进入修复通道。

投资展望:机械行业投资新周期和新成长并重

工程机械: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延续复苏态势,底部已确立且设备更新周期启动,叠加政策催化与出口竞争力提升(龙头海外收入占比近60%),行业需求持续回升。

船舶制造:行业复苏延续,供给收缩下景气周期拉长,高价订单交付将加速盈利修复,中高端船型订单占比提升优化结构。叠加深海科技政策红利,船舶企业成主要受益者。

锂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增长、反内卷整治、储能需求爆发推动锂电行业供需反转,锂电设备需求改善,行业底部反转。固态电池临近量产,头部企业已获亿级订单,将成板块增量。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格隆汇小编,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