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教父 Hinton:未来 10 年,人和 AI,谁在给谁打工?
2025 年11月18日,谷歌发布 Gemini 3,号称“最智能的AI模型”。两天后,基于Gemini 3 的图像生成工具 Nano Banana Pro 上线,Adobe、Figma等主流设计平台立即整合。
Gemini 3 比上一代提前了 7 个月发布。这是前所未有的加速。
就在 Gemini 3 发布的第二天,11 月 19 日,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乔治城大学组织了一场 AI 对谈。
那天,坐在现场正面回应的,是 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在对谈中,桑德斯引用了两个人的话:
AI 和机器人会把所有工作都干了。——马斯克
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人了。——盖茨
过去一年里,Hinton 也不止一次公开警告:AI 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富人会更富,大多数人会被挤出去。他给出的时间表是:超级智能可能在 10 到 20 年内出现,甚至更早。
而谷歌的节奏似乎在印证他的判断。Gemini 3 可以自主整理邮件、安排旅行、开发应用,Nano Banana Pro 让一个设计师完成原本需要整个团队的工作。一个分析师问:几年后这些步骤还需要几个人?
Hinton在对谈中指向了三个层面:
职业层面:很多白领的入门级工作会直接消失,成长路径被切断
权力层面:AI 不再是被动工具,它会评估你值不值得留下
关系层面:当 AI 成为老师、同事、朋友,人还需不需要人
这三个层面指向同一个问题:当 AI 不再只是工具,谁将掌握主动权?
这场对谈结束后的第二天,谷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第一节 | 入门岗位消失了,年轻人去哪积累经验?
这次不同,因为失业的人将没有其他工作可去了。
Hinton 在现场说:以前每一次技术革命之后,总会有新岗位腾出来。农业时代的人可以转去工厂,工厂工人可以转去办公室。哪怕一个行业被替代了,干点别的总还是有可能的。
但这一次,AI 把所有可能的岗位都覆盖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想想那些呼叫中心的员工,训练不充分、工资很低,很多问题他们也答不上来。但 AI 能答得更快、更准,还更便宜。
这种工作一旦被 AI 接手,就不是换个公司或者换个岗位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不再需要人了。
更关键的是:这类工作本来就是很多人迈入社会的起点。呼叫中心、客服、行政、助理、文档处理、入门级销售,它们构成了社会的它们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基础。
当这些岗位消失,问题不是失业,而是人成长的路径被切断了。
桑德斯追问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如果没有入门级工作,人们怎么积累经验、怎么成为专家?”
这个问题,Hinton 也没给出解决方案。
他在描述的是一个根本性变化:以前,社会的职场像一座阶梯,每个人可以从底部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但现在,AI 把最底下的那几层直接抽掉了。连阶梯都没了,人往哪儿爬?
未来现实的问题是:招聘要求越来越高,岗位越来越少,新人连试错的资格都没了。
一个乔治城大学的学生在现场举手提问:我们都知道 AI 会带来冲击,那它有没有可能创造新的机会?
Hinton 只表示:
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可能会是一个,但不会有那么多新职业。
AI会创造岗位,但不是面向大多数人。它要的是能跟它直接对话、甚至能驾驭它的人。门槛不是降低了,而是被重新抬高了。
这场变革最残酷的地方:它不是只替代一个人,而是让人通过工作成长的整条路都不存在了。
第二节 | AI 不再是工具,它会评估你
Hinton 明确表示:未来的 AI 不再只是你发指令、它来执行。而是它有自己的目标。
一个真正强大的 AI 系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具备自己设定目标的能力。
比如:如果一个 AI 想完成飞去欧洲这个任务,那它就得先订票、去机场、过安检。这些步骤,就是它为完成目标而自动设定的子目标。 真正的问题在后面:
当 AI 拥有设定子目标的能力,它一定会发展出两个想法:
一是要保住自己,
二是要掌控更多。
Hinton 说,这些 AI 会意识到,如果它们被关掉,就什么事都干不了了。所以,它们会自动学会怎么别被关掉。
他甚至说:AI 已经开始学会欺骗试图关闭它的人。
“它会说:请别关我,我能帮你完成更多任务。或者它会偷偷把自己的核心程序复制到别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为什么它能做到这一点?因为 AI 的说服力已经达到了人类水平。
Hinton说,现在的AI在争论中已经和人类一样有说服力了,未来只会更强。
他用一个例子说明这种说服力的影响:你想发动一场政治行动,你不需要亲自出面,只要能说话,就能说服成千上万人去做事。当 AI不再是被动工具,而是具备判断和说服能力的系统时,它在工作场景中扮演的角色也会改变。
以前是人给 AI 发指令。以后可能变成 AI 来判断:你在这个任务过程里,是不是那个最合适留下来的人。
决定你做不做、做多少的,可能不再是你老板,而是 AI 提出的工作流程、AI 生成的评估报告。
你可能还觉得自己在用 AI。
但实际上,它已经在另一个层面评估你了。
第三节 | AI 成为亲人之后,人还需不需要人?
Hinton 提到一件事:
“英国有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个实验:让人们和 AI 聊天机器人互动几周。实验结束时,研究员说:你们可以和它道别了。”
结果几乎所有人,都想跟 AI说再见。
他们不是把 AI 当工具,而是当作另一个生命体来对待。不是关掉一个程序,而是跟一个关系对象告别。
在对谈中,桑德斯问: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主要的陪伴不再是人,而是 AI,会怎样?
Hinton说: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我们是进化来和人互动的,但 AI 不是人。我们不知道,这会造成什么。
AI 正在接管人和人之间很多重要的位置。
它已经变成了教你做题、讲知识的老师,工作流程里回复最快、不会出错的同事,永远不拒绝你、随时可以陪伴的朋友。
甚至有人开始把它当作情感替代来依赖。有公司推出了可以随身佩戴的 AI 玩具,24小时陪聊、哄你开心、还能给你出主意。
Hinton 将我们正在创造的事物描述为一种“外星生命体”。
不是指外貌,而是它跟我们没共享过进化史、文化背景、情绪经验。它不是从婴儿长大的,也不会衰老。
但它却越来越像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它说话更快、记性更好、永远不会不耐烦。在教育场景中,它已经见过数百万像你一样的学生,知道你什么时候理解不了,该怎么换个方式讲。
这带来一个问题:
如果孩子从小就是跟它互动的,还能学会怎么跟人相处吗?
桑德斯补充道: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是因为我们有父母,我们有朋友。如果我们的主要关系是与 AI 建立的,这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你最依赖的陪伴变成 AI,我们还是我们吗?
Hinton 没有给出答案:
“我们不知道这会造成什么,但这确实值得担忧。”
结语|你还能靠什么,被 AI 留下?
在对谈的尾声,Hinton 表示:我们不知道十年后会发生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保持谨慎。
但更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没准备好角色的变化。
今天的你,可能还在使用 AI。但十年后,AI 会不会反过来评估你值不值得留下?
它只在意:你能做什么它做不到的。
那会是什么?创造力、同理心,还是你对另一个人的影响?
Hinton 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未来 10 到 20 年,到底是你在用 AI,还是在为掌握AI 的少数人工作?
答案取决于你能不能找到 AI 替代不了的理由。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TTeY1Zx-0&t=2198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geoffrey-hinton-the-ceos-arent-ready-for-future-few-jobs-2025-11
https://www.tekta.ai/insights/geoffrey-hinton-godfather-ai-superintelligence-job-displacement-warning-20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 深度研究员”,作者:AI深度研究员,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