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们,正在批量撤回“免费午餐”

新商业派·2025年11月21日 11:20
一切皆有代价,唯有权衡永存

当银行邀请你参加活动领取支付立减金的时候,当心点,这可能是一个“甜蜜的陷阱”。

近期,有小红书用户反馈,自己打开银行app时弹出了一个“动账通知升级”的活动邀请,只需要关闭短信动账通知,打开手机银行动账提醒,在次月就可以领取5元-15元的立减金。她按照银行的要求参加活动后,才发现上当了——本来终身免费的动账短信,现在再想重新开通,每个月要收费3元。

直到“银行免费短信正在消失”冲上了微博热搜,许多用户才发现,银行们正在纷纷对原本免费的动账短信通知“动手”。

一种是提升触发动账短信通知的金额门槛。比如今年4月中国银行调整用户账户变动触发免费短信通知的默认金额,起点金额从原来的0元上调为100元。10月份,湖南农信将个人客户免费短信服务的通知起点金额从200元上调至500元。

还有的银行是干脆直接取消了免费政策,贵州农信则从今年10月起对个人新签约账户开始收取短信服务费。民生银行也终止对大于300元的动账短信提醒优惠,动账短信提醒每个月收取2元费用。

01 不止短信,更多银行免费服务正在“退场”

曾经银行标配的免费动账短信通知集体退场,只是银行批量撤回“免费午餐”的冰山一角。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密集调整收费项目,将免费变付费,或者低费变高费。

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在2025年已两度调整收费。

今年6月份,招商银行对银联ATM跨行转账手续费进行调整,原本享受全免的金葵花等高端客户,现在也需要付费。

9月28日,招商银行发布了一则“关于调整相关服务项目的通告”,宣布对个人借记卡用户新增“快递费”收费项目,标准是境内收费 20 元 / 封,境外(含港澳台)90 - 220 元 / 封。虽然对普卡、金卡打五折,但过去招商银行通常免费邮寄新办或补换的借记卡(尤其是金卡及以上客户),普通卡也可能免邮。

招商银行的做法不是特例,实际上近年来,多家银行陆续发布有关“新增或调整一系列服务收费项目”的公告,调整项目涉及资信证明、银行卡年费、ATM跨行取现、跨境理财通等多个领域。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此前已宣布,取消对部分信用卡产品的取现免费政策,并且提高对异地、跨行取现的手续费标准,从最低4元/笔。提高到按取现金额的1%,最低10元/笔,最高100元/笔。

广发银行近日公告称,基于业务发展需要,拟新增“跨境理财通业务”收费项目,并对“信用卡资产管理服务费”收费项目进行调整。

地方中小银行,庐江农商银行公告称,自9月1日起将把借记卡ATM跨行取现(异地、同城)手续费从现在执行的“免收”调整为“借记卡取现手续费3.3元/笔。

02 银行为何开始“斤斤计较”?

对于这些变化,不少用户感到困惑——一向资金雄厚的银行们为何开始对鸡毛蒜皮的收费上心了?

因为现在银行的钱也不好赚了。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靠两部分:存贷款利差和中间业务手续费、佣金等收入。

但近年来,这两大业务都受到较大挤压。

近年来,由于居民和企业的贷款意愿大幅缩减,银行不得不持续降低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利息收入大幅降低。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9%,到2025年一季度更跌至1.43%的历史最低水平,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为 1.33%、城市商业银行为 1.37%。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十年前的2.44%,更跌破了国际公认的净息差警戒线1.8%。

由于利息收入赚得少了,银行不得不采取勒紧裤带节流降本,不得不减少网点数量、减少员工数量、降低服务支出。

网点方面,2024 年底国内 2483 个商业银行线下网点退出。人员方面,2025年上半年,仅六大行就减少约2.67万人——过去一个网点需配备6–8名柜员,现在用智能机柜+人工的方式,压缩到2–3人。

而看起来不起眼的短信、快递费用也成为了降本的对象。根据《华夏时报》等媒体的报道,通信运营商对于银行等机构给予的优惠大约是7-8分钱/一条。就算按照大型银行每条5分钱的成本,假设日均动账短信发送量达 500 万条,每年的成本就近亿元。有报道称,2024 年中国银行仅在短信通知系统的安全防护上就投入超过 3.5 亿元。

把短信和快递这种原来的服务从免费改为收费,对银行来说不仅是最直接的“止血”方式,更增加了一份利润来源。

按照5分钱一条短信为例,每个月两元短信费足够银行发40条短信的成本。当然用户不可能每天都收到一条短信通知。以普通用户每个月收到5条短信来算,那么利润的净利润率就是87.5%。

所以银行撤回 “免费午餐”,是银行为了谋求生存而做出的选择。

不过对用户来说,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心,可以调整策略,做好规划。

多数银行仍保留基础免费服务,可以满足需求。用户可以更有规划的处理银行业务:每月前几笔免费的跨行转账,可集中处理,避免零散发起;对于付费的短信通知,也可以用微信/APP推送进行替代;对于非必要服务(如纸质对账单、快递寄卡),主动选择电子版可省下隐性成本。

总之,当银行开始为几分钱的短信收费,我们想起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切皆有代价,唯有权衡永存”。

而普通人更熟悉的一句俗语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P商业”,作者:飞舞,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黄仁勋做客Fox Business:5000亿美元订单在手,下个季度业绩将更惊人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