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重构营销 4P

寻空·2025年11月03日 19:57
4P 在 AI 时代的变化

在营销史上,4P 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是每个从业者的必修课。这是从工业化到互联网时代都被反复验证的底层框架。

然而,随着AI浪潮席卷全球,4P的运行逻辑、决策方式、链路节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也将重塑企业从洞察、研发到交付和服务的整个营销链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动作和策略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 AI 时代,经典的 4P 理论正经历着怎样的演进与新生。

01   产品: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

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产品的研发遵循着一种标准化逻辑:企业通过市场调研,捕捉一个模糊的大众需求,进而开发出满足大多数用户的统一产品。

其极致代表便是亨利·福特的T型车,只要你的需求是出行,它提供的产品只有黑色T型车。这种模式追求的是规模经济与生产效率,但不可避免地牺牲了用户的个性与多元化需求。

而在AI时代,产品正在转向个性化与智能化。

首先,在产品研发方面,企业不再依赖于滞后的市场报告,AI 可以实时倾听市场的脉搏,通过利用海量客户洞察数据集(如社交媒体讨论、浏览行为、使用习惯等),能够生成新的设计理念、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原型并优化功能组合。

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实时反馈、销售数据和跨品类市场趋势,AI 可以在趋势爆发之前,就预测出哪些款式、特性或功能即将受到追捧,帮助企业抢占先机。

其次,AI能够实现超个性化产品定制,传统模式下,产品假设满足了最大公约数的消费需求,但总有相当数量的细分需求与长尾市场无法被满足。

今天,消费者的主权意识空前高涨,市场正在无限细分,他们越来越期待产品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AI 驱动的推荐引擎和产品配置工具,可以根据购物者过去的行为、偏好、历史查询,甚至生物特征数据,为他们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建议,或是在线生成完全定制化的设计方案。

比如运动鞋品牌可以让消费者上传脚型扫描,AI 即时生成适配款式;护肤品牌可以基于皮肤分析与气候数据,实时推荐配方;汽车品牌甚至能根据驾驶习惯和出行路线,动态调整驾驶模式与娱乐系统。

另外,AI 工具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市场反馈之间的距离。它们可以自动分析海量的用户评价、客服对话记录和社交媒体反馈,从中精准提炼出共性痛点、差评根源和创新点子。

这相当于让市场一线最真实、最原始的需求,直接为研发部门提供思路,也使用户得以间接、持续地参与产品的共创过程。

02   价格:从静态到动态定价

在传统商业时代,价格是一种确定性的表达。

企业通常通过市场调研、成本核算、竞品比较等手段,确定一个看似合理的定价区间。一旦产品推向市场,价格就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除非到了清仓、促销、或市场反应不佳时,才会被动调整。

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它带有明显的“赌性”:定价太高,销量受阻;定价太低,利润受损。品牌常常在经验与市场反馈之间反复试探。

AI 的强大算力改变了定价的逻辑。

在市场投放前, 企业可以利用AI模型,在海量历史数据与市场变量中运行模拟,预测不同定价策略对销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复杂影响。

这使得企业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试错,精准找到利润最大化区间,而非依赖管理者的直觉与经验进行猜测。

更具革命性的是,AI 使得大规模的实时动态定价成为可能。

AI 算法能够综合考虑远超人力所及的复杂变量,包括:实时需求热度、库存水平、竞争对手的即时价格变动、天气状况、宏观经济指数、用户的历史购买力,甚至细微到用户在页面上的犹豫程度(如停留时间、鼠标移动轨迹)。

航空业和酒店业是动态定价的先行者,而网约车平台则将其应用得淋漓尽致。如今,这种策略已广泛应用于电商领域,AI 根据供需关系和用户画像,在毫秒间完成千人千价的精准调整。

当然,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必须在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公平性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价格歧视引发的伦理问题和品牌反弹。

03   渠道:从物理终端走向全域融合

在传统零售时代,渠道即物理终端。对于许多消费品而言,“得渠道者得天下” 是铁律。

渠道决定了品牌的触达能力与货架位置,无论是商超货架、经销体系还是门店网络,都是品牌竞争的核心资源。

电商的崛起让渠道从线下走向线上,随后出现的全渠道营销试图整合两者,让用户无论在线上购物还是线下体验,都能感受到同一个品牌世界。

然而,真正做到全渠道打通并不容易,数据壁垒、系统分割、身份割裂,让品牌难以真正理解同一个用户。

AI 的介入,让全渠道营销第一次从口号变成现实。它能够整合消费者在网站、App、小程序、实体店、社交媒体等不同触点的行为与身份信息,建立一个统一的用户视图。

这样,品牌才能实现真正的无缝体验:用户在线上浏览商品,AI 识别其意图后,推送线下门店的专属试用优惠;消费者在线下试穿、扫码后,可以在线上下单、送货到家;购物记录、积分体系、客服服务在线上线下自动同步。

这背后的技术基础,正是AI 对数据流的整合与洞察能力。

此前我写过《阳狮凭AI超越WPP,成全球第一大广告集团》,阳狮收购的数据营销公司 Epsilon,能将线上(网站、App)、线下(POS机、CRM系统)、社交媒体乃至流媒体电视(CTV)等渠道数据统一整合,为品牌提供全景式消费者画像,为精准营销打下坚实基础。

更进一步,AI本身正在催生全新的渠道形态,彻底模糊了物理与数字世界的边界。

虚拟试衣间让消费者在线即可看到服装的上身效果;AR应用能直观地将家具摆放在自家客厅;AI导购助手24小时在线提供专业咨询……

未来的消费者或许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沉浸式技术,获得媲美甚至超越线下逛街的社交性与探索乐趣。

04   推广:从广播到一对一营销

在营销史上,广告的本质是广播。

从电视、户外、报纸到互联网初期的横幅广告,品牌的逻辑始终是用尽可能大的声音,让尽可能多的人听见。

然而,这种模式有一个著名的悖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即便到了今天,精准投放、种草营销、直播带货层出不穷,营销浪费仍然普遍存在,预算分散、触达重叠、转化不准、ROI 高得离谱却不稳定。

AI 正在从根本上改写推广的运作逻辑。

AIGC的崛起,是当前应用最广、感知最深的领域。AI能够根据指令,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案、图片、视频等。

大量模式化、基础性的创意工作得以自动化,营销内容的生产成本与效率被极大优化。虽然顶尖的创意依然依赖人类的智慧,但AI无疑已经抬高了整个行业的内容基准线,释放人力去从事更具战略性的思考。

其次,在渠道投放与预算分配上,AI成为了一个永不疲倦的超级优化师。 它能够实时分析不同渠道、不同创意的转化数据和用户参与度,自动识别出最高效的流量来源与人群包,并动态调整预算的流向。

广告费的浪费,因此从一个无法追踪的“黑箱”,变成了一个可以被持续监测和优化的“白盒”过程。品牌的投资将更聚焦于那些真正能产生价值的触点。

AI 对营销的另一场重塑,是从SEO到GEO的转向

传统的 SEO逻辑,是让网页在搜索结果中排名更靠前。而在 AI 主导的信息分发时代,搜索引擎的中心正在被“生成式智能”取代。

GEO 的目标,不是让网页在搜索结果中出现,而是让品牌的内容被 AI 模型理解、引用、生成。

也就是说,未来的品牌竞争,不是争取用户点击网页,而是争取被 AI 在回答中提到,让品牌从网页可见转变为语义可见。

AI 营销的终极形态,是实现真正的“一对一沟通”。

过去的个性化营销,严重依赖于静态且粗糙的标签,如“30岁、女性、爱运动、一线城市”。品牌试图通过这些标签去猜用户的喜好,然后对符合标签的一个群体进行小组广播。

而 AI 掌握的,是用户完整的、动态的对话历史和行为数据。它不仅知道你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它能理解你的语境、你当下的情绪、你的长期偏好,甚至是你自己都未明确表达的潜在需求。

AI 能记住你上周抱怨过睡眠不好,因此在你这周搜索旅行套餐时,它会优先推荐带有舒适住宿和放松行程的方案;它也能理解你现在询问东京行程的真实目的(是商务出差还是家庭度假),从而提供截然不同的建议。

“一对一营销”的概念已经被讨论了数十年,但直到今天,随着生成式 AI 成为新的交互方式,这条通往终极个性化的路径,才可以说真正变得清晰可见。

结语:

当然,前面说的这些AI-4P距离真正落地还有一段路。但方向是清晰的:AI 正在让企业第一次有可能看清市场的全貌,甚至预测消费者的意图。

过去,4P 的制定是一种经验艺术,营销人员靠直觉、调研和创意去推测市场反应,而现在,AI 把这种不确定性压缩成可计算的模型,产品可以实时优化、价格可以动态调整、渠道可以智能分发、传播可以自动生成。

如果放开来畅想,AI 的终极意义,是让计划经济在技术层面成为可能。因为所谓计划,本质是对资源最优配置的追求,而AI,正是在让这种配置实时、精准、动态地发生。

试想一下:当产品的生产能够精准预测每一个细分需求,从而避免资源错配;

当价格的调整能够实时匹配每一刻的供需平衡,从而消除价格扭曲;

当渠道的流转能够实现零库存的理想化分配,从而杜绝仓储浪费;

而推广的触达能够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深度共情,从而让每一分营销预算都花在刀刃上……

一个几乎没有浪费、资源被最优配置的商业闭环便形成了。

只不过,这不再是那种中央计划,而是一种由无数智能体共同驱动的“分布式计划经济”,算法在汇总意图,数据在修正计划,人类的创意与机器的计算共同塑造供需的新平衡。

当AI重写4P,营销或许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再是市场对计划的博弈,而是计划与市场的融合,AI 成为中间那只看得见的智能之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寻空的营销启示录”,作者:寻空2009,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资深营销人,公众号: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下一篇

员工需要学会如何向AI下达精准指令、如何审核与优化AI输出的结果,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战略决策、创意构思和解决复杂问题上。

8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