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的「家规」,为何容不下12年的老员工?
写在前面
最近胖东来又上了热搜,但这一次新闻充满了撕裂感。向来推崇员工幸福感的胖东来,居然对12年老员工处以辞退极刑。
胖东来这次引发的争议,远不止于法律层面。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员工因“未按照规定首先接待顾客”,被公司认定为严重违纪并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提供的视频显示,当一名顾客正在挑选内衣裤商品时,员工刘霞(化名)手持POS机整理货物,并未第一时间上前接待。
而胖东来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在顾客有需求时,未及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上前接待顾客”属于服务违纪行为,经调查属实可视为“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
一审及二审法院均认为,公司的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合法,且员工曾参加该规章制度的培训并签字确认,驳回了其赔偿请求。
目前的新闻信息有限。
我们暂时不知道,到底是员工屡教不改,企业忍无可忍,还是12年老员工仅仅因为一次违规,就被主管拿捏了。
但无论如此,这个事情挺抽象的,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企业管理层面来说都是如此。即便是拆开企业管理,无论从人力资源角度还是从企业品牌角度来说,都是非常抽象的操作。
堪称人力资源圈的典型反面教材了,这种反面教材放在其他企业可能还不见得被重视,但你发生在浓眉大眼,以爱护员工著称的胖东来,那就太抓眼球了。
1 法律层面,程序正义 vs 量罚合理
有一说一,从新闻的描述来看,辞退的程序是完全合法的。
这一点很多民企是做不到的。
清晰的规章制度
“在顾客有需求时,未及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上前接待顾客”属于服务违纪行为,经调查属实可视为“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
合法的制定流程
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合法(应该是经过工会批准),员工曾参加该规章制度的培训并签字确认
从制度和流程两个角度来说,没问题。但这不代表这样的处理方式就没问题。
新闻中最后一句特别有意思:
法院的判决,实际上是支持了用人单位在程序和内容均合法前提下的管理自主权。
但这家公司的规定真的无可指摘吗?
未必。
知乎有一句老话叫做: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法院不能天然认为有了清晰规章制度,且员工签字认可,这个规定就是合理合法了。法院有义务去判断:公司的规定不仅在定性上合理,在定量上也是合理的。
举个例子,之前有公司规定销售完不成业绩,要喝蛋清作为惩罚,这就是典型的定性不合理。上了法院,企业只有乖乖赔钱的份。
而这个case里,定性是合理的,但定量未必合理。
公司提供的视频显示,当一名顾客正在挑选内衣裤商品时,员工刘霞(化名)手持POS机整理货物,并未第一时间上前接待。
在我看来,员工这种错误确实可以列为违规,但不应该是严重违规,这种只有定性没有定量的规定,很容易被初级管理者滥用,用来打击异己。
公司规定应该有阶梯性:
目前新闻提供的信息有限,我们不知道这个员工是屡教不改,公司忍无可忍了;还是团队内有啥变动,管理者借着机会找茬清除异己。
作为天然同情弱者,在职场里经历过各种破事的旁观者,我们显然更容易相信第二种可能。
2 企业管理层面,程序正义 vs 量罚合理
从公司管理层面,这件事办得也很抽象。
我就一个问题:胖东来的企业价值观是什么?胖东来希望对员工和求职者展现怎样的形象。
我这几天正好在读朋友送来的一本书《觉醒胖东来》。
其中就提到了2022年胖东来一次刷屏狂刷路人好感的招聘启事,其中就提到「爱和自由」的文化理念。
而从新闻里爆出来的这种裁员方式,并不符合任何胖东来自己提到的理念。
再进一步,从过往的新闻来看,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是,胖东来把员工当成家人,让员工拿到:
理想的收入;
合理的福利待遇;
合理的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
……
吐槽一句,在之前的文章里胖东来是良心雇主,还是爹味太重?我就分享过自己的观点:胖东来像一个大家长,管得很宽,这种价值观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我读过胖东来的幸福生活手册,这个员工手册太长了,读得我犯困,甚至在员工手册里提到了员工的休假、装修和理财建议都写在企业文化里了。
我这样的一线城市外企背景打工人,未必能接受这种价值观,未必能认可这种雇主;但三线城市的蓝领工人可能会喜欢这种大家长式的老板。
毕竟胖东来愿意给员工好福利好待遇,但真把员工当自家人,管得虽然多,但价值观是一致的。
胖东来这些年来出圈,也就是因为它们的价值观,放在国内这堆民企中,显得很特别。
很多企业都是客户优先,股东优先,我自己优先,但胖东来的企业文化是员工优先,这种品牌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非常有路人缘。
企业的每一步决策都应该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目前的新闻信息有限,如果最后发现,真的仅仅是一次违规,没有多次警告升级,胖东来就借故开除12年的老员工,这是在传递什么企业文化?
如胖东来自己的招聘启事所说,胖东来的员工应该享受到:
自由·爱的文化理念的启示;
先进的生活理念和阳光、轻松、科学、有效的生活方法;
科学、理性、阳光的思维方式;
感受真诚、真实、公平、民主的成长环境;
养成品质的生活习惯,成就个性的生命品质和健康、健全的人格。
如果你的员工因为一次失误就被列为严重违规而辞退,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感受到真诚、公平和民主的环境,怎么可能感受到公司的爱和自由文化理念?
这样粗暴定性不定量的开除方式也是值得公司反思的。
当然,当公司变大之后,某一个基层管理者所作所为未必一定代表于东来的意志和想法,但这种事情积累起来,肯定会让更多人质疑你的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作为管理者和HR,需要有起码的PR意识,尤其在对待老员工和基层员工的时候,用「严重违规」来辞退的做法需要非常谨慎,就算你全合法合理,也有PR风险。
我在外企的时候,有几次实在是100%严重违规了,但公司依然会选择协商解约,再给员工一笔钱避免公司的PR风险。
我理解民企赚钱不容易,但企业的品牌,在这个时候,更加值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 Ye,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