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女骑手越来越多,藏着什么经济真相?
我们经常喊“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似乎默认了送外卖、送快递是“男性主场”的行业。
但是,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加入到了外卖员这个行当。
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女性骑手从51.7万人,增长至70.1万人,2年时间内增长了35.6%。
而同期里,美团骑手总人数,从2022年的624万人,增长至745万人,增长了19.4%。
数据直观地告诉我们,女性骑手的增速,超过了外卖骑手的整体增速。
要知道,5年前,要想在骑手群里看到一位女性骑手,简直难如大海捞针。
而近两年,女性骑手的身影,是越来越常见。
这背后,又藏着什么经济真相呢?我们一起聊一聊!
送外卖,是“中年妈妈们”的生存选择
有时候,我们会刷到一些年轻女骑手的分享——带妆跑单、电动车贴满卡通贴纸,文案里满是“自由搞钱”的轻松感。
还有一些有着稳定高薪的工作,为了减肥、职业体验,而选择骑单车送外卖。
但真正送外卖的女骑手,根本没有时间化妆,给车贴装饰。
她们普遍脸被太阳晒得黝黑,车筐里偶尔还放着顺路买的青菜,或孩子的作业本。
你送外卖,只是在体验生活;而她们送外卖,是实打实的生存选择。
有一位科院学者孙萍,长期研究外卖骑手和平台劳动,在她的研究中:
受访女骑手85%已婚,其中96.6%已育,72.8%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她们受教育水平以初高中学历为主;平均年龄37岁,整体显著高于男性骑手。
所以,可以说真正撑起外卖行业女性半边天的,是中年妈妈们。
而她们之所以选择外卖这个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工作灵活性与家庭兼顾
骑手的工作,允许女性根据家庭需求调整接单时间,例如接送孩子或照顾老人。
对于很多要顾家的中年女性来说,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太重要了。
2、负债与过渡需求
部分女性因创业失败、家庭负债(如房贷、医疗费用)选择骑手工作作为“过渡”。
例如,杭州“外卖一姐”黄晓琴因创业失败欠债80万元,通过送外卖快速还债。
3、传统行业萎缩
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女性骑手在进入平台之前,主要从事服务业(50.8%)、制造业(19.8%)和农林畜牧业(9.2%)等工作。
其中,45.5%的骑手,曾为小微企业或个人打工,如清洁工、服务员、家政等。
而这两年,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消费降级和技术冲击下,岗位容量急剧收缩,技能需求也越来越数字化。
这迫使,年龄和技能都不占优势的中年女性,遭到被动挤出。
有网友说:“当女人开始顶起半边天的时候,说明天塌了。”
这话不全对,但也不无道理,当女性开始凭借苦力挣钱时,说明日子真的异常艰难了。
相比男性骑手,女骑手的优劣势是什么?
有团队调研发现,在骑手里,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很明显。
比如:
女骑手中,配送费单价10元以上的占20%,单价5~8元的占22.45%,单价5元以下的则达到44.38%;
而男骑手,配送费单价10元以上的占30%,单价5~8元的占33.07%,单价5元以下的仅为24.29%。
最终,拿到手的薪资,超过六成的女骑手每月薪资在5000 元以下,七成的男骑手每月薪资都能达到 5000 元以上。
究其原因,果壳曾发文指出:
“男性占主导地位;男性车速更快、对路况更熟悉;送单量更多、用时更短的人,会拥有更高的系统评价从而得到更多单子,系统算法的派单、考核、奖励都对男性更友好。女性会因安全原因拒绝派单,也会因生理期的到来备受困扰,得不到系统的偏爱。”
总之,女性作为外卖骑手,除了力量悬殊,还会被生理期耽误跑单,且女性日常如厕也是难题。
还有一些“单王”女骑手,会选择在休息时间跑更多单,克服体力、速度、生理期等带来的绩效阻碍。
但是,女骑手的性别优势也非常突出,最明显的就是与客户的沟通方面。
女性在送外卖的过程中,会使用情绪、情感、身体表征等各种“软技能”,以更多地与人建立交流和情感的连接。
比如,出现洒餐情况,女骑手都会向客户道歉并详细说明原因,通常也能得到原谅,这方面男性似乎就差一点。
而且,美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平台女骑手数量占比,虽只有6%左右,但在全国站点管理岗位中,女性占比超过了30%,包括站长、副站长、站长助理等。
骑手工作不仅依赖体力,更需要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女性在情绪感知与包容性上的优势是职业加分项。
给中年女骑手的三点建议
外卖骑手,流动性很大。
有数据显示,一个站点,半年内流转率能达到90%,也就是半年里,100人中有90人离职。
女骑手当然也不例外。
换一条赛道继续努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何提高转行转岗的胜率呢?给你三条建议:
1、找一个技能相近的岗位
这里指的是,在你送外卖之前的相关工作。
有不少外卖骑手,是把送外卖作为创业失败或职业生涯受阻阶段的过渡性工作。
美团2023年的骑手调查报告就显示,有31.6%的骑手因为失业而选择配送工作,而23.5%的骑手有过创业经历。
当送外卖这个“过渡性工作”结束后,建议可以找一个,技能相近的岗位。
比如老师这项工作,表面上看,是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对孩子们有责任心,但实质上,真正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技能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那么它可以无缝切换到,新媒体运营、企业培训师、政府机构做招商等岗位。
2、找一个趋势向上的行业
转行转岗,除了技能相近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找一个趋势向上的行业。
这个趋势向上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取决于历史的潮汐,一旦不小心踏进退潮的波浪,可能会事倍功半。
3、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追求
很多女骑手离职后,选择回归家庭,全职照顾老人孩子。
但对我们中年女人来说,最好别把全职太太做到底,把日子系在别人工资卡上。
不是说不能当全职太太,而是千万别把谋生的本事全丢了。
就像董明珠说的:“女人经济独立才是最大的底气。”
哪怕每月只赚几千块,也能在家庭遇到风浪时,成为撑住日子的那根拐杖。
一位97岁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说过:
“我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到了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路,但乌龟知道,他必须走下去。”
努力做一只爬得最久的乌龟,保持学习、保持好奇,即使慢一点,只要最后能到达终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
骑手群体里流传一句话:跑外卖是拿命换钱,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送外卖呢?
更何况,女骑手们在踏入这个行业时,还要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
但我想说,每一个靠自己双手赚钱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职业不分贵贱,那也应该不分性别,所有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
正如一位网友说:“无论是风吹日晒祝我们用餐愉快的蓝领,还是办公室主持项目的白领,都在打破性别与职业的固有印象。她们辛苦且独立,她们彰显新时代的女性力量!”
如今,女人也能在家庭里“扛大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晓芳说职场”(ID:XF-SZC),作者:王晓芳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