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王又来再造蜜雪冰城了
像喝奶茶一样喝啤酒,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蜜雪冰城要做啤酒,而且阵仗还铺得不小。国庆期间,蜜雪冰城公布,以2.97亿元获得鲜啤连锁品牌福鹿家53%股权,他们的业务版图也正式从茶饮、咖啡,扩展到现打鲜啤。
成立于2021年,从2023年5月开放加盟,福鹿家今年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1200家,门店范围覆盖中国28个省份地区,在2024年实现107万元税后利润,已经盈利。
实际上,福鹿家的实控人是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的弟弟、蜜雪集团CEO张红甫的配偶田海霞,从成立开始就被认为与蜜雪冰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难说在供应链、选址、加盟商没有隐形支持。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的发展路径,也是早期独立发展,孵化一段时间后由集团接手。
张红甫2019年提出 “五年内复制出一个蜜雪冰城”,现在六年时间过去了,幸运咖并没有成长为另一个蜜雪冰城。
据此前官方数据,截至今年7月,幸运咖全国签约门店总数突破7000家,与瑞幸的26000家相距甚远。
这一次,雪王能成功吗?
01
小吃街缺一家鲜啤馆?
从定价来看,福鹿家确实非常“蜜雪”。
根据价目表,店内产品价格在5.9元到14.9元之间:最便宜的福鹿鲜啤5.9元/杯;增味啤酒里,茶啤8.8元/杯,果啤9.9元/杯;最贵的有区域限定款,14.9元/杯。
从福鹿家的宣传语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用户定位:“成年人的奶茶 叫做微醺快乐”。这显然是在和蜜雪冰城针对的年轻人群互相呼应。在公告里也提到,这是“针对熟龄人群”的饮品线,也是对现有奶茶、冰淇淋、咖啡核心产品矩阵形成的有效补充。
国庆期间,曾经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如果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不知道该去哪儿吃饭,只需要打开地图,星巴克密集的地方有大商场,蜜雪冰城密集的地方,有小吃街。如果是在小吃街这个场景,啤酒确实是一个适配的产品。
另外,中国内地门店数量已经达到4万多家的蜜雪冰城,已经看到了增长的天花板。根据多家机构的估算,目前对于蜜雪冰城的最大开店数量预期在5万左右,最乐观的也有到7万,但终点就在那里。
如果只看沙盘演练,啤酒这个品类,对蜜雪冰城是比较理想的:一是能拉奶茶品类比较难触及到的人群,二是能服务晚上这个奶茶不方便服务的时间段,三是能复用以往的部分拓店资源。
再来看看消费趋势。在公告中,蜜雪冰城称,投资福鹿家是为了“把握现打鲜啤行业的发展机遇”。
在各种报道和探店视频中,福鹿家的对标品牌都是精酿酒馆,如果蜜雪冰城盯上的是精酿,那么看起来天花板也不是很高。
这个领域的头部品牌是优布劳门店数量刚刚超2000家。而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增幅30%。但蜜雪冰城去年的营收已经接近250亿元。
但如果把现打啤酒看成含酒精的饮品,那这个市场就大得多。
在消费下行的背景下,中国的低度酒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经增至57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而且,爱好喝点小酒的年轻人并不少。在低度酒市场里,18-26岁消费者占比41%,40岁以下人群占比达76.4%,形成约4.9亿人的消费市场。
从逻辑上看,蜜雪冰城的布局都是转围正在增长的年轻人饮品市场,而且奶茶、咖啡、啤酒,都是能让人快乐、且有一定“上瘾”感的饮品,也是日常最触手可及的愉悦享受。
趋势没问题,逻辑上也说得通,那么回到市场层面,为什么雪王做咖啡没有对这个市场形成降维打击呢?
幸运咖早在2017年开始孵化,瑞幸当年也是刚刚成立。从产品角度说,咖啡作为主要原料不像奶茶那样,可以无限压缩,而两个品牌的供应链协同是在蜜雪完全接手后才逐步进行。
福鹿家与蜜雪雪城的供应逻协同显然更早,在过去的各种探店视频中,被问到与蜜雪冰城的关系,加盟商的回答都是共用供应链,福鹿家的招商热线也是同样的说法。
回到原料的问题,鲜啤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啤酒的成本。
传统认知中的精酿啤酒,指的是只能通过酿酒桶一次生产几百公斤的craft beer,原材料、酿造时长、酿造方法都可以调节,变化更多;工业啤酒则相对风味变化少,但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很多。
蜜雪冰城公告中的现打鲜啤,则是另一个市场概念。鲜啤酒一般是指不经灭菌的啤酒,和 “精酿”“原浆”存在一定重合,现打则是从售卖方式来看。
“现打”啤酒屋在宣传上都主打新鲜,但实际上新鲜并不意思着短保。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冷藏条件下,没有开封的桶装鲜啤,保质期可以长达几个月。
也就是说,鲜啤完全可以集中生产,再用20L的钢罐配送,且未必采用精酿的艾尔工艺酿造。
根据咖门数据,福鹿家已经建立了万吨级自建工厂以及全国冷鲜运输网络,可实现0–8℃下配送锁鲜。
在收购后,福鹿家的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因为蜜雪可以把麦芽、啤酒花等原料纳入现有采购体系分摊成本,预计物流成本可下降15%~20%。
02
用做奶茶的方式,再造一个瑞幸
就算是城里的第一家福鹿家,经过的年轻人也会第一眼找到熟悉的感觉,说是一家啤酒店,其实从店铺到酒单的设计都更像奶茶店。
福鹿家主打现打精酿,酒精度数普遍不高,从2.3度到5度,被分为鲜啤、茶啤、奶啤和果啤。店员一般会解释,这种好入口的果啤、奶啤,是为年轻女性消费者设计。
这个产品思路很瑞幸,在打开咖啡的大众消费之路上,瑞幸的小甜水功不可没,桃子美式、多肉桃桃咖等果咖,很适合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杯咖啡。
尝鲜的人已经出现
为了突出现制,福鹿家也和奶茶店一样,把接酒开关放到消费可以看到的位置,当面把啤酒接到杯子或是袋子里。
对于精酿啤酒行业,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渠道模式。
精酿啤酒从渠道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精酿酒馆,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优布劳、京A、牛啤堂,以及海伦司都是这样模式,主打餐酒一体。
另外,近几年几乎所有传统啤酒品牌,如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都出了精酿产品线,这些产品有些有独立渠道,但也会进入商场等主流渠道。
还有一种就是几年出现的新渠道品牌,如歪马送酒、盒马、胖东来等新零售渠道都有自己的自营精酿产品。
如果不考虑后两种渠道,福鹿家的扩张速度远超传统的酒吧和小酒馆。截至今年8月底,福鹿家已经有1200家门店,海伦司还不到600家。
目前看来,蜜雪冰城至少规避了海伦司的致命弱点:在提供低客单价的产品的同时,还想打造社交空间——本来消费者给的钱就少,还不挪坑,商家吭哧吭哧服务一晚上,也挣不到多少钱。
现在好了,拿了就走,只要消费者认可鲜打的啤酒比罐装啤酒好喝,产品就有生存的机会。
蜜雪集团公告透露的开店目标是2026年福鹿家门店数量翻倍至2500家。有雪王的背书以及成熟的选址、培训和营销系统,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对此,蜜雪冰城认为双方协同效应明显,在公告中提出了三大协同方向:供应链协同、品牌运营协同以及加盟体系协同。
根据上半年财报,蜜雪冰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合计为176.1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8.5%,足以支撑起这个速度的扩张。
当然,对于加盟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开店模型是否健康,大家能不能在这里赚到钱。对于雪王来说,如果不能保证七成加盟商赚钱,未来也很难大规模招商。
03
鲜啤,下一个万店赛道?
最近几年,啤酒市场的命题是怎么防止下坠。我国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从2011年的35.61升,已经跌到了2023年的29.84升。
传统啤酒商的做法是,过产品分层来提价,以及大大提高罐装率,提升利润;不能只依赖渠道,要去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小酒馆,比如青岛啤酒的TSINGTAO1903 青岛啤酒吧、华润的JOY BREW酒馆,但大多是浅尝辄止。
蜜雪想玩一个新游戏,通过用奶茶的方式,杀入这个已经充分竞争行业,去改造啤酒的销售和消费模式。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模式前所未有。
青岛啤酒总部所在的青岛市,装着青岛啤酒的啤酒机和铁罐子,遍布街头巷尾的啤酒屋、便利店,甚至流动摊位上。这些鲜啤装置,甚至不需要一块交租金的地皮,在人行道上就能营业。固定时间有货车来补给库存。但这种业态没有走出青岛。
啤酒设备生产商乐惠国际旗下的“鲜啤30公里”,同样跨界入局,更接近鹿福家如今的模式。在华与华的咨询设计下,它少有地使用了“鲜啤”的定位,而非市面上拥挤、且没有国标标准的“精酿”。它的售卖形式包括鲜啤酒馆、打酒站、鲜啤机和罐装啤酒。
其“百城百厂”战略下,如今在上海、宁波、长沙、沈阳和武汉建成5家规模鲜啤工厂,昆明和长春工厂正在建设中。
但“鲜啤30公里”盈利艰难。2024年其鲜啤业务亏损7500多万。据参加“鲜啤30公里”招商会的一位乐惠国际股东记录,小酒馆2022年投放后直营跑不通,2024年开始将直营转为承包制,2025年主要做加盟形式(3-5月加盟数量为20家、近30家、47家)。其酒馆单店模型,每店每日只能销售30单左右。
而其今年以来,“鲜啤30公里”还以冷柜+罐装形式入驻全家华东地区1700+门店,入驻小龙虾等餐饮商家,罐装频繁登上李佳琦直播间。这某种程度上说明,原本的模式商业难以独立生存,必须依附于已有的渠道和场景去消化产能、提升利润。
蜜雪同样选择去卡“鲜啤”这一心智。就像曾在奶茶、咖啡赛道做过的事情,蜜雪最擅长的,就是把已有模式的效率做到极致。蜜雪把福鹿家正式纳入体内,它面临的挑战跟“鲜啤30公里”是类似的。
投产工厂自不必说,已被福鹿家提上日程,但随着门店覆盖城市增加,其工厂势必需要加大密度。
更难的在于消费心智的重新塑造。
2000家门店的优布劳,卖点是“鲜打精酿”“30分钟闪送”,场景是到家、到餐。3000多家直营门店的泰山原浆主打7天鲜活概念,其门店更像带桌椅的便利店。不管是精酿,还是工业水啤,都需要社交、餐饮、看球等场景,与工作场合和时段是互斥的。
而目前的福鹿家产品,价格普遍在10元以内,有果啤、茶啤、奶啤。某视频号测评下的评论,挑剔声非常多,认为这酒就是给对酒品质要求不高的小年轻。
而像喝奶茶一样喝啤酒,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福鹿家酒精度虽不高,但也有2.3度到5度不等,与工业啤酒相当。喝一瓶600ml的5度啤酒,就可能达到酒驾标准。你也很难像喝奶茶一样,带着福鹿家进办公室、教室。
这就限制了门店点位,需要依托于景区、餐饮。如果选址像普通蜜雪门店,那全日订单流量,很可能集中在晚间。这就对单店的营收和利润模型提出了挑战。
据上述“鲜啤30公里”招商单店模式数据,门店投入15万+月成本4-7万左右,福鹿家门店更小,但装修、设备、原料、租金、人力,不会低太多。
而“鲜啤30公里”的客单价几乎10倍于福鹿家,这就要求福鹿家的日单量也要多倍于前者的30单,才有盈利空间。开启加盟后的福鹿家,集团层面已经实现盈利。但单店模型是否跑通,还未知。
蜜雪要把鲜啤奶茶化,改造成功,则是下一个万店赛道。但大概率增长潜力有限。留给蜜雪可供改造的赛道,不多了。
对于蜜雪来说,再造第三增长曲线能否成功,还要看是否有其他体量相当的对手冲进来。近几年来,大多数还在增长的赛道,都会吸引来众多巨头。幸运咖再造雪王的目标,就被后来的瑞幸和库迪等同样主打低价的同行冲乱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20社”(ID:quancaijing_20she),作者:罗立璇 贾阳,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