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食品又回来了

Gooods好味司·2025年09月23日 19:07
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

过去几年,“0糖0卡0脂”的标签席卷食品饮料行业,成为健康化潮流中最醒目的符号。

以零糖可乐为代表,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无糖产品。风味气泡水走红,代糖成为行业宠儿。

消费者也似乎一度相信,“无糖”就是健康的终极答案。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消费体验的丰富,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健康并非只有“0糖”这一条路径。

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品牌也在“好喝”、“健康”与“安全”之间寻找更平衡的支点。

低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共识。

1、少糖,也是一种真实需求

2018年,还没什么名气的元气森林推出了0糖0卡0脂的无糖风味气泡水,迅速引爆了无糖饮料市场,0糖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健康标签”,同一阶段,奶茶店开始出现“少糖”、“半糖”、“代糖”等选择。

也是在同一时期,0糖开始席卷食品饮料行业,尤其是饮料产品,成为了一种“新时尚”。在0糖的消费热潮下,也出现了更多的甜味剂产品和选择。

比如元气森林的0糖气泡水是用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复配实现甜味的组合,而奈雪等茶饮品牌开始提供0卡糖浆的替换选择,用“罗汉果糖”等甜味剂来做替代。

0糖的浪潮发展到今天,含糖食品又开始回归了。

今年,康师傅推出“低糖高纤版冰红茶”,主打糖分-50%,采用的方案是蔗糖与代糖的复合配方,在保留经典产品口味的同时,将含糖量降低到4.5g/100ml,并添加膳食纤维,在饮料分级中属于B级。

康师傅的“低糖高纤版冰红茶”

上海的含糖饮料分级标准,自2024年开始试行

在Gooods看来,这代表了某种行业信号:巨头在拥抱“健康潮流”之后,又往前迈了一步,在健康与好喝之间找新的平衡。

许多新产品不再盲目追求“无糖”,而是在保证口感的基础上,尽可能克制地用糖。

类似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元气森林的冰茶,就没有回避糖的添加,而是用“减糖”的方式,在瓶身标注“每瓶少6块方糖”。维他柠檬茶、北冰洋汽水、养乐多等大家熟悉的产品,也都纷纷推出了低糖版。

除了减糖、少糖之外,还有一种思路是“减量”。我们此前写过的“迷你冰淇淋”、“迷你零食”,其实也是低糖策略的一种延伸--通过控制单份份量,减少每次摄入的糖分与热量。

但低糖不一定是降低甜味,而是可以在风味、甜味与健康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一种更务实、更可持续的健康选择。

2、代糖的争议

各类人工及天然甜味剂,近年来也频频陷入争议。

代糖是一种比较笼统的甜味剂说法,细分也会有非糖类甜味剂(比如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糖醇类(赤藓糖醇、木糖醇)等不同的产品。

有些人会担心代糖,虽然不会直接引起血糖波动,却可能引发胰岛素水平变化,间接影响代谢机制。也有一些担心,比如糖醇类的甜味剂,如果过量摄入,可能会引发肠胃不适,尤其是对于儿童人群。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代糖本身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成果,尤其为糖尿病患者和需要控糖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这里讨论争议也不在于全盘否定,而是更好地理解,科学理性看待。

中国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也明确规定了各类甜味剂的使用安全标准。

合理范围内使用,就是安全的。

3、代糖与糖的风味“balance”

糖在食品中并不是只提供甜味,很多时候,糖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比如饮料中增强风味、平衡酸、苦等其他风味,烘焙中更是重要的“体积”填充成分。

使用代糖的产品有时候被消费者抱怨“后味发苦”、“口感有点怪”,或者“黏嗓子”等等。

核心原因是,从研发的角度,风味的替代有一定的难度。

从技术来说,代糖很难完全模拟出蔗糖的甜味饱满感和香气的延续性。简单讲,甜味不只是一种味觉,还有起甜的速度、延续的时间(甜味曲线)、饱满程度(体积感)、以及平衡性和稳定性

蔗糖的甜味比较纯粹、自然、饱满。而有的甜味剂甜味来的慢,走得也慢,就会让人产生滞后的甜感;有的甜味剂不够纯粹,会有余味,比如金属味等;很多代糖没有蔗糖的体积感,尝起来容易觉得“单薄”。

目前,各种甜味剂都无法百分百还原糖的味道。一些注重风味的团队,会采用复配的方式,用几种不同的甜味剂来组合还原糖的口感,修饰后可以做到比较接近,但这又带来配料表复杂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消费者更理性了。

代糖品牌「爱乐甜」的负责人Sam告诉我们,“用户比我们想象中更理智”,“0糖、低糖都很好,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安全的情况下摄入,不用谈糖色变,更不用谈代糖色变”。

品牌方也不再回避糖,而是用更直观的方式来沟通,做信息透明,将选择权交回给消费者。

比如霸王茶姬,会在产品点单的页面直接标注饮料分级,消费者在选择不同含糖量的时候,饮料分级也会随之变化。以招牌产品“伯牙绝弦”为例,将标准糖换成少糖,饮料分级会从C级变为B级。

霸王茶姬的小程序购买界面有饮料分级标识,甜度的变化会带来饮料分级的变化

4、糖回归之后,有哪些产品变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糖”产品开始回归市场。不追求极致的0糖0卡,而是选择“减糖不减美味”的体验。

1.低糖作为更常见的产品开发方向

除了开头提到的康师傅、元气森林,果子熟了、水獭吨吨等品牌也陆续推出含糖量更低的饮料产品。它们通常比传统版本降低30%-50%的糖含量,仍保留部分蔗糖,有的也保留了代糖,避免口感落差过大。

比如果子熟了刚刚上新的石榴云雾茶,采用了低糖的配方,每100ml含4克糖;水獭吨吨的近期的新品牛乳茶,选择直接使用蔗糖,但是很克制,按推荐冲泡方法后每100ml含糖为2-3g左右,比市面上很多奶茶饮品的含糖量更低,属于饮料分级中的B级产品,联合创始人莫莫子告诉我们,这是参考了线下茶饮3分甜左右的甜度,对于一款快乐的产品,“以好喝为主”。

从左到右依次为康师傅、元气森林、果子熟了和水獭吨吨的低糖产品

2.降低糖度的同时,也用果汁、果酱等作为“糖替”

使用苹果汁、梨汁、椰子水等天然果汁作为甜味来源,成为另一种思路。也有一些产品用“隐藏”的方式来做甜味的添加,比如果酱等。

当然,这样的配方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比如苹果汁和果酱中都含有果糖,但是在配料表中就不用额外标注白砂糖。相比其他甜味剂来说,这类成分在提供甜味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天然”的干净配方印象,更易获得消费者信任。

3.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追求“好喝”

这两年美国大火的益生元气泡水,在2-3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10倍、

我们曾分析过,仅仅是益生元的功能性,不足以让益生元气泡水在美国风靡。益生元气泡水将气泡感+风味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好喝”成为了隐形关键。

和上一次风味气泡水的风靡不同,这次的益生元气泡水,几大品牌都没有抗拒饮料中的糖分,不追求无糖化,也没有完全以代糖来替代甜味,而是含有真实果汁成分,尤其是Simply Pop,果汁含量达到了25%-30%左右。

健康化+益生元(功能性)+好喝,才是益生元气泡水受到美国年轻人追捧的关键。

美国益生元气泡水品牌Simply Pop

结语

糖不是敌人,代糖也不是救世主。真正的健康,来自于多样、均衡的饮食结构,合理节制的生活习惯。无论是“0糖”还是“低糖”,都不是唯一答案,而作为消费者需要多样化的选择。

写到最后,我想起一首歌,是S.H.E的《半糖主义》,里面有一句歌词,“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

半糖主义可能是现阶段人们更容易接受的一种状态:不想放弃身材和健康管理,但是也想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中,能有一口“真实”的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ooods 好味司”,作者:徐子,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一笔股权,一年价格翻十倍。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