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概念股”入股鸟巢背后的资本局

文娱先声·2025年09月22日 08:21
一次精准的战略卡位。

一则入股公告,让周董的商业版图再次成为焦点。

9月16日,“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星创艺(昆山)文娱有限公司将收购国家体育场运营公司的部分股权。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市场与行业的广泛关注。

一边是坐拥2.5亿粉丝流量和成熟IP矩阵的文娱企业,一边是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却亟待焕新的大型体育场馆。这场跨界联动不仅关乎顶级文化IP与顶级场馆能否相互激活商业潜力,实现双向赋能,更将检验“IP+地标”这一全新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为什么能够入股鸟巢?

此次交易的核心主体——巨星传奇成立于2017年,由周杰伦母亲叶惠美、经纪人杨峻荣及其多年合作伙伴陈中、马心婷共同创立。其商业模式与周杰伦个人IP深度绑定,不仅涵盖演唱会、广告代言等传统文娱业务,更延伸至咖啡、蛋糕、音响器材等周杰伦IP衍生零售领域。除此之外,巨星传奇还成功整合了刘畊宏等知名艺人资源,构建起一个宣称覆盖2.5亿粉丝的IP矩阵。

而星创艺作为该集团旗下专注IP运营的全资子公司,则承担着将明星影响力转化为多样化内容产品的重要职能。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曾成功推出周杰伦虚拟形象“周同学”,并打造户外真人秀《周游记》。正是基于这样的能力基础,星创艺成为了本次收购行动的实际主体。

据最新公告披露,星创艺已签署协议,拟收购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即鸟巢运营主体)1.17%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约2430万元。尽管公告明确交易完成后巨星传奇不会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其财务业绩也不纳入合并报表,但此举若最终落地,意味着巨星传奇将正式成为鸟巢运营主体中首家,且目前唯一的民营企业股东。

从行业视角来看,这远非一次简单的资本尝试。它标志着流行文化企业首次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参与国家级文化地标的运营,为整个文化产业探索“IP+地标”的资源整合与创新业态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而这一开创性合作的达成,从深层原因分析,主要源于三方面关键因素:

首要原因在于特殊股权出让背景带来的窗口期。本次股权出让方——北京金州阳光咨询有限公司正处于破产清算阶段,急需处置旗下资产。这一特殊背景为交易创造了难得的契机。尽管交易仍需满足股权解冻、优先购买权放弃及国资审批等多重条件,但这一窗口期的出现,为民营企业入股国家级文化地标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双方战略层面的高度互补性,更是促成此次合作的关键。一方面,鸟巢作为国家级文化地标,虽然享有极高的品牌声誉和场馆资源,但在常态化运营中面临内容更新频率低、年轻受众触达不足、非赛事期利用率不高等现实挑战。另一方面,巨星传奇凭借其成熟的IP运营经验和流量基础,恰好能够弥补鸟巢在内容创新和受众拓展方面的需求。这种“顶级场馆+顶级IP”的互补优势,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商业基础。

此外,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趋势也为此次入股创造了有利环境。近年来,国家鼓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探索,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场馆的运营管理。与此同时,文化行业正呈现出“轻资产内容运营与重资产场景融合”的明显趋势。在此背景下,巨星传奇入股鸟巢不仅符合政策导向,更顺应了行业发展的潮流。

由此可见,特殊股权出让背景带来的时机、双方资源与需求的高度互补、政策与行业趋势的利好环境,以及巨星传奇自身的核心能力,共同构成了此次入股得以实现的多重动因。

这不仅是一次资本交易,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的战略选择。

入股背后的资本局

巨星传奇此次入股鸟巢,表面上看是一场“顶流IP+国家地标”的强强联合,但从资本视角审视,实则是一次精准的战略卡位,以及一场关于稀缺性、信用背书和资本叙事的深度布局。

深入探究资本背景可发现,鸟巢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浓厚的“国家队”色彩。天眼查显示,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近208亿元,股东阵容彰显其国有资本主导的特性: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3.23%,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15.17%和14.55%股权。

在这个由国有资本绝对主导的领域,民营资本此前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入场机会。

进一步透视鸟巢的融资历程,自2010年以来仅有5次融资记录,最近一次还是2016年阿里体育参与的100亿人民币战略融资。在这种背景下,巨星传奇能够以2430万元获得入场券,本质上是以最小资本代价撬动了最高级别的品牌背书和场景资源。

正因如此,巨星传奇此次以1.17%的股权占比成为“唯一的民企股东”,其象征意义远大于持股比例本身。看似微不足道的股权,实则是一张稀缺的“入场券”,为巨星传奇打开了通往国家级文化基础设施运营的大门,其价值已远超单纯的财务投资范畴。

这一稀缺性价值也被资本市场敏锐捕捉。受此消息影响,巨星传奇股价在公告发布后一度从下跌4%垂直拉升至上涨1%。这笔交易不仅为公司带来了顶级品牌的信用背书,更打开了一个此前未能触及的、拥有巨大流量和影响力的线下场景。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巨星传奇并非以传统活动主办方的身份介入,而是以“IP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为在鸟巢举办演唱会的顶级艺人、鸟巢自身品牌以及其承办的重大赛事及会议,提供涵盖IP创意、设计、开发与商业化运营的全方位服务。这一合作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以IP为核心,贯穿“预热-现场-衍生-回味”全周期的体验价值链,最终形成"IP赋能场景,场景反哺IP"的闭环生态。

具体而言,这种创新合作可能会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为在鸟巢举办演唱会的顶级艺人提供IP增值服务,提升演出内容和商业价值;其二,直接参与鸟巢自身品牌活动的IP化升级,开发具有鸟巢特色的文创衍生品和沉浸式主题展览;其三,为重大赛事及会议注入IP互动体验,增强活动的传播效果和公众参与度。若这一系列深度合作能真正落地,不仅将为鸟巢带来持续更新的内容资源,也将为巨星传奇开辟了更广阔的IP变现渠道。

综合来看,巨星传奇以轻资产的IP运营能力,换取重资产场景的准入资格,最终在资本的催化下,完成一场双赢的价值共创。

这或许正是新兴文化企业面对国有资本主导的重资产领域时,所能找到的最优解决方案。

结语

在某种程度上说,此次巨星传奇与鸟巢的携手,是中国文娱产业一次重要的创新实践。它清晰地表明,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内容与流量之争,转向IP价值、实体场景与资本运作的多维融合。

当下,探索以轻资产的IP运营能力,撬动重资产的国家级场景资源,正成为一些文化企业寻求突破的新路径。而巨星传奇抓住机遇,率先将“软实力对接硬资产”的思路变为现实,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战略参考。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此次合作深层反映了当下文化领域两类主体的互补性需求:民营文化企业渴望获得权威品牌的信用背书和实体场景赋能,而国有平台则亟需引入创新内容和市场运营活力。正是这种供需的高度匹配,持续推动着“IP+地标”等混合形态合作模式的出现与发展。

然而,这一创新模式最终能否成功,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巨星传奇能否实现与鸟巢现有运营体系的有效协同,真正将线上流量优势转化为线下可持续的运营能力。同时,公司还需向市场证明,其商业模式并非单一依赖于周杰伦的个人明星效应,而是具备可复制、可扩展的系统化能力。

无论如何,周杰伦与鸟巢的跨界联动,已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至于最终成效几何,且待市场与时间的共同检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娱先声”,作者:王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抖音vlog,正成为一部部自制穿越短剧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