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大叔惠州办厂:做AI芯片“底板” ,全球第一,市值1900亿
当人们热议着AI大模型如何改变世界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场技术革命的真正“战场”,竟隐藏在一块块墨绿色的电路板上。
曾被视为传统、甚至有些“乏味”的PCB行业,正因AI算力的爆炸性需求,一跃成为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黄金赛道”。
PCB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底板”。没有PCB,芯片和元器件就像没了地基的高楼。
AI服务器对PCB的要求已远非昔日芯片可比,这在全球范围内点燃了一场技术、资本与供应链的全面竞赛。
8月20日晚,PCB巨头胜宏科技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8月2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资料显示,胜宏科技股价从年初41.54元/股,涨至8月15日的230.70元/股,涨幅达到452%,最新市值1900亿元,被市场视作“英伟达链”重要标的。
01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胜宏科技)的创始人叫陈涛,1972年4月出生于甘肃文县。早年他曾任新疆兵团武警指挥部三支队机关事务长,之后在新疆喀什市二轻局服务公司担任业务经理。
1996年,陈涛南下深圳打工,进入惠州一家台资PCB企业,从销售岗位做起,由于业绩突出,不到两个月就拉到200万元订单,迅速升职,直至做到公司董事长助理。
这段经历让陈涛深入了解了PCB行业,他发现国内PCB行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于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03年,陈涛创立胜华电子,主业定位双面、四层板PCB业务。2006年,他又创立胜宏科技,定位四层及以上印制线路板,彼时胜宏科技已经打进TCL、创维等头部公司供应链。
2010年宏科技资产重组,2015年在A股正式上市,募集资金5.77亿元。
刚上市时,股价不足10元/股,当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8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27亿元。
2015年至2024年,胜宏科技的营收同比增速保持在0.58%至35.31%间;对应归母净利润除了2023年同比下滑15.09%外,其他年份同比增幅在12.13%至83.4%。
数据显示,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7.31亿元,同比增长35.31%;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71.96%。
今年一季度胜宏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3.12亿元,同比增长80.31%;净利润为9.21亿元,同比增长339.22%。
经营业绩突破新高,主要得益于公司坚定“拥抱AI,奔向未来”,精准把握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带来的历史新机遇。
陈涛曾透露,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两百亿。
02
如果说芯片是“大脑”,PCB就是支撑大脑思考的整个底座。
在过去,这块“底板”的价值相对稳定。但在AI时代,一切都变了。
驱动AI大模型的“AI服务器”,其核心是GPU(图形处理器)。它就像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名小学生的“计算军团”,能同时进行海量运算。为了让这支“军团”高效作战,它们脚下的PCB“底板”必须进化,其价值也因此被彻底重估。
这场价值重估体现在三个核心层面:
1、复杂度的指数级跃升:传统服务器的PCB,通常是12到16层的“小楼”。
而AI服务器的PCB,动辄就是20层以上,顶级的甚至超过30层,是在方寸之间建造一座内部线路密如蛛网的“摩天大楼”。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每一层的设计、对位、压合,都是对工艺极限的挑战。
2、材料的“鸟枪换炮”:数据在AI服务器内部的传输速度,已经接近物理极限。
为了防止信号在高速奔跑中“失真”或“衰减”,PCB的原材料——覆铜板(CCL),需要从普通的材料升级为“超低损耗”的特种材料。这种材料的价格是普通材料的数倍甚至十数倍,直接推高了PCB的成本和价值。这好比以前修的是普通公路,现在则必须用F1赛道的标准来铺设路面。
3、价值量的惊人飞跃(核心数据):这是最直观的体现。
根据行业测算,一台传统服务器的主板PCB价值量大约在200-500美元。而在一台主流的AI服务器中,仅承载GPU集群的核心部件——UBB(通用基板)或OAM(开放加速器模组)的PCB,其单价就飙升至2000-5000美元,顶尖产品的价值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AI为高端PCB带来了超过10倍的价值量提升。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行业都为之疯狂的“黄金机遇”。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全球PCB行业正迎来一个确定性极高的爆发期。
据权威机构TrendForce预测,到2026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将达到236.9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9%。
而这背后,AI服务器PCB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约2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超过100亿美元,短短四年内市场规模扩大五倍,成为整个PCB产业增长最强劲的引擎。
03
机会虽大,竞争也不小。
PCB行业长期被日韩巨头主导,日本的CMK、Ibiden和韩国的三星电机占据全球HDI市场40%的份额。
它们的技术优势在于超高阶HDI(20层以上)和高频PCB,尤其在5G基站和高端服务器领域。
2024年,日韩厂商的HDI板收入占全球市场的55%,中国厂商仅占25%。
此外,欧美客户对供应链稳定性和环保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日韩企业凭借品牌和认证优势,依然是首选。
但“中国智造”正在迎头赶上。
中国PCB企业凭借成本优势(生产成本比日韩低20%)和快速迭代能力,逐渐蚕食市场份额。
2024年,中国PCB产值占全球50%以上,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等内资企业排名迅速攀升。
胜宏的竞争优势在于与英伟达、特斯拉等巨头的深度绑定,甚至被市场视作“英伟达链”重要标的。同时他们还在海外工厂(泰国、越南)的低成本布局。
数据显示,去年胜宏境外收入占比达82.95%,HDI板毛利率领先行业5个百分点。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高阶HDI的研发成本高(胜宏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8%),且日韩厂商在高端设备供应链中仍有话语权。
据Prismark数据,胜宏科技位列全球PCB供应商第13名,中国大陆内资PCB厂商第4名。据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2024年排行榜,其位列中国综合PCB企业第9名。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末,胜宏科技AI算力卡、AI Data Center UBB&交换机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对于整个中国PCB产业而言,胜宏科技的举动也具有风向标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的电子制造业,正在从过去依赖成本优势的“中低端赛场”,勇敢地迈向由技术和资本主导的“高端赛场之巅”。
陈涛曾说:“PCB这门生意,不光鲜,但没有它,电子世界就无法运转。”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AI算力爆发、5G和云计算落地,PCB行业正在迎来一场“质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铅笔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