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1000辆,百度联手Lyft、Uber推动Robotaxi全球化

赛博汽车·2025年08月05日 09:02
中国Robotaxi玩家“走出去”时,合作推广是普遍战略。

联手Uber之后,百度又和另一家网约车国际巨头Lyft达成了合作。

8月4日,百度官方宣布旗下萝卜快跑与网约车平台Lyft达成战略合作,萝卜快跑将通过Lyft平台在欧洲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双方计划于2026年率先在德国和英国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并在欧洲市场逐步扩大规模至数千辆,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

这是近期萝卜快跑又一个重大国际化举措。

7月15日,百度宣布,和与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Uber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多个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不过,两项合作的初始合作目标市场不同。与Uber的合作,重点是亚洲和中东地区;与Lyft的合作,目标先是英国和德国,最终目标是欧洲。

近期,Robotaxi业务在全球迎来利好风向,商业可持续性也渐露曙光。中国玩家借此机会,想把在中国和其他地区先行先试的经验推广到全球,但是面临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因此,合作推广成了普遍战略。

百度萝卜快跑的国际化,肯定还会有好消息。

01 Lyft+百度:各取所需

虽然不如Uber知名,但Lyft也一直是全球网约车最大平台之一。

2022年之前,Lyft能在全球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二,仅次于Uber。但是,滴滴凭借庞大的中国市场跻身第二之后,Lyft退居第三。但在北美市场,Lyft是仅次于Uber的存在。

此次百度与之联手开拓欧洲,对于Lyft也是重大挑战。Lyft此前在欧洲并没有多少“地盘”。但是,4月份,Lyft收购了德国网约车平台 FreeNow。

FreeNow并不知名,但也是出自名门,是宝马和奔驰联手创建的出行平台。FreeNow给了Lyft一个根据地——FreeNow目前业务已覆盖9个国家、超190座城市,拥有630万活跃用户基础。

收购FreeNow对于Lyft来说是清晰的策略——在北美,Lyft份额大幅落后于Uber(Uber占70%以上),但在国际市场,Uber的领先优势(25%),相对Lyft(约8%)来说,并不明显。

而和百度合作,也是必须的举措,Uber在自动驾驶方面同样积极,和百度率先合作,并且也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合作。

Lyft此前曾透露,计划和Mobileye以及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等合作,最早于2025年夏季推出自动驾驶车辆。但是,就全球的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进展来看,中国公司的实力和进步速度,除了特斯拉、Waymo,并没有多少对手。

选择百度在欧洲开拓Robotaxi,对于Lyft来说,显然是更轻松的选择。

Lyft CEO David Risher在评价双方合作时表示,百度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其丰富经验意味着可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安全、可靠与隐私保护的优势带给数百万欧洲用户。

对于百度,目前也想把Robotaxi业务推广到全球,借助Lyft登陆欧洲,阻力可能更小,成功率更高。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与Lyft合作在欧洲部署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将率先在德国、英国落地。未来,百度将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与Lyft平台运营经验融合,为欧洲用户提供更安全、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

双方的合作指向千辆规模,对于Robotaxi来说,是不小的野心。

02 萝卜快跑国际化加速

和Lyft合作之前,萝卜快跑还敲定了另一个“千辆”级别的合作。

7月15日,萝卜快跑还与Uber达成合作,计划将数千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萝卜快跑希望借助Uber在全球多个市场的出行网络“走出去”。初始目标是,今年年底前在中东市场部署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未来计划逐步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

当时,百度的表态称,这是迄今为止,史上最大车辆规模的无人驾驶合作。

在和Uber合作开拓中东、亚洲市场之前,萝卜快跑自身也已经先行进入。

2025年3月28日,萝卜快跑官宣与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迪拜部署超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今年5月已在迪拜开启道路测试;3月29日,萝卜快跑又宣布与阿布扎比合作伙伴合作打造当地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6月18日,萝卜快跑已获批在香港东涌的指定路段和时段开展测试,进一步丰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根据香港运输署最新评估,萝卜快跑在不同道路场景中表现稳定,安全行驶里程已超15000公里。

当然,萝卜快跑国际化的信心,首先还是来自于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和在中国的实地验证。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萝卜快跑基于百度Apollo ADFM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自动驾驶,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硬件层面,2024年5月,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正式发布,应用“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尤其是成本,目前已经降到了25万元左右。

应用层面,萝卜快跑的业务已覆盖15个城市,累计出行订单超1100 万单,在全球部署了1000多辆用于提供公共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的运营车辆。

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也成为标杆。在武汉一地,萝卜快跑运营范围就覆盖 3000多平方公里,充分证明了其从测试运营到在主要大都市实现全面商业化部署的规模化能力。

03 Robotaxi:拐点将至?

近期,Robotaxi赛道无比热闹。

6月26日,特斯拉的Robotaxi在奥斯汀启动试运营后,近期由以网约车名义进入旧金山,同时还在申请扩大运营区域。

在中国,7月26日,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牌照。百度、小马、文远知行等一批企业获得示范运营或者测试牌照。

小马、文远也宣布了多项在中东、新加坡欧洲等地的进展。

在政策层面,除了最为积极的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传统汽车制造国也已经针对自动驾驶立法,并从国家战略层面实施产业部署。此前,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案》获得王室批准,为无人驾驶产业在英国的发展建立了全套的法律框架。

技术、政策的条件逐渐成熟,而且商业可持续性也越来越乐观。

文远知行刚刚发布的二季报显示,其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新纪录。

何时能盈利呢?

市场分析人士曾经预测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和Waymo,有望分别在2028年、2029年和2030年阴历。

百度曾比较乐观地估计,2024年,武汉单个城市运营盈亏平衡,2025年可望盈利。

近期,百度并没有再有类似表达。不过,李彦宏在一季报沟通会上表示,“随着硬件和人力成本持续下降,以及运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效率提升,已经看到清晰的盈利路径,萝卜快跑有望成为百度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叶婷婷,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标准化模块、工程化工具与迁移性能力三者的耦合,是平台价值可持续的技术底盘,也是未来 AI 生态演化中最关键的结构要素。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