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永浚10亿元募资完成,安徽母基金、美锦能源、商汤科技、宗申集团等多家产业LP坐镇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7月29日 13:38
联创永浚募10亿硬科技基金,聚焦AI、智能制造及新能源。

步入深水区的硬科技投资,再迎一支耐心资本。

近日,一家脱胎于国内历史悠久的知名大型创投机构联创投资,专注人工智能硬科技的管理人--联创永浚,逆势完成了硬科技二期基金10亿元的募资,该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该基金的投资人阵容堪称豪华而且具有鲜明的战略协同特征:由安徽省人工智能主题母基金作为基石投资人,联合美锦能源(000723.SZ)、商汤科技(00020.HK)、宗申产业集团等产业资本及国有资本共同出资设立。

这并非简单的资金组合:在安徽,“中国声谷”及中国科技大学的产业集群为AI技术创新提供了最佳试验场,马鞍山作为“长三角的白菜心”深度嵌入长三角先进制造走廊的供应链命脉;在山西,美锦能源的氢能全产业链敞开了双碳技术落地的出口;在上海,商汤科技为AI从底层基座、到应用落地做出了长期且深厚的积累;在重庆,宗申集团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的代表企业,它用三十余年的工业积淀全面拥抱AI新时代。

这意味着,管理人联创永浚将在硬科技投资时代展现更强的生命力。该基金将通过“核心地区最高层级政府引导基金+深度扎实产业生态+长期专注创业投资”的铁三角模式,精准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核心堵点。 

“当前,硬科技投资已进入深水区,单一资本力量难以突破产业化瓶颈。”联创永浚合伙人宋宇表示,“我们构建的是产业资源的精准嫁接系统,每个LP都是生态链上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

01募资能力强劲,一二期基金联动布局

在美元基金收缩、GP普遍募资艰难的当下,联创永浚二期基金的成功关账,展现了其极强的募资能力和能够凝聚多家产业巨头的灵活且高水准的操盘艺术。

据公开资料研究,该基金基石投资机构安徽人工智能主题母基金下设的9只私募基金中,联创永浚硬科技(二期)基金规模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移动。而且,除国资外,该基金的出资人均是具有强大产业链引领能力的民营资本,这无疑是市场对联创永浚品牌的高度认可。

过往,联创硬科技(一期)基金的成功实践,初步证明了联创永浚在硬科技赛道的投资策略。与二期基金一致,联创硬科技(一期)基金同样采用“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龙头上市公司”的LP结构:由上海市政府、上海闵行区政府、江苏宜兴市政府,及多家上市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现在,联创硬科技(一期)基金已经完成在AI及先进制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被投公司发展稳健。例如,其投资组合中工业具身智能公司跨维智能,现已跻身深圳人形机器人“八大金刚”,进入快速成长期;国产GPU企业曦望,在联创永浚参与的首轮投资后,近期又已完成新一轮近10亿元的融资;半导体CIM软件龙头赛美特科技,已完成上市辅导。这些被投企业的成长轨迹,验证了联创永浚"产业赋能+生态协同"模式的优势。

此外,在产业成熟脉络上,联创硬科技(一期)基金与二期基金的投资布局相辅相成、协同递进。联创硬科技(一期)基金聚焦于工业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属于智能制造的1.0-2.0阶段;二期基金则围绕人工智能、AI赋能工业进行投资布局,属于智能制造的3.0阶段。

这意味着,一期基金积累的行业经验、产业认知、项目积累、产业资源等,都将助力二期基金的投资布局,实现一、二期基金的有效生态联动。

02 产业运营基因,深度赋能硬科技投资

人才是一家投资机构的核心资产。经过多年的历练与磨合,联创永浚建立了一支具备产业运营和投资孵化双重能力的管理团队。

联创永浚董事长杨骏拥有近20年投资并购经验及多年工业类上市企业的管理和产业经验,曾操盘多起标志性并购及借壳上市项目,对资本市场关键节点助力项目发展经验丰富;亦曾管理百亿级能源基金,深度理解传统能源及新能源产业传承及差异,是目前创投行业内少数具备投资、并购、及产业整合综合经验的资深人士。

联创永浚合伙人宋宇具有超15年投资及产业经验,长期专注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方向赛道,积累了产业生态深厚资源,投资、孵化了多家标的,部分已成为市场明星项目发展迅猛。

联创永浚核心管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源渠道和专业高端人才链接网络。特别是与北大、清华、浙大、哈工大等院校的深度合作,为联创永浚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广泛覆盖和优质项目发掘能力,该基金可以获得水面下最优质、最头部的项目。

而且,联创永浚管理团队具备深厚的产业经营经验,团队大部分成员均有产业类上市公司实际运营经验,团队视野和思维具备产业高度,能够透过生态关联的上市公司,以产业方的视角和思维缕析问题,在投资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规律进行独立判断。

更关键的是,联创永浚建立了完善的产业赋能网络。它可以联动被投企业、政府、上市公司、产业LP及一流院校的技术生态,把投后赋能落到实处,开展有效的投后管理,在关键节点助力被投企业发展。例如,联创永浚依托其投资智能仓储独角兽企业快仓智能的成功经验,快速孵化、赋能该行业一家四向穿梭车仓储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智世机器人,并成功协助了该企业3年订单破亿的跃升。

未来,联创永浚将依托联创硬科技(二期)基金,持续为被投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所需的真实场景、新产品问世的验证机会,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对接核心客户。

03 以体系化能力,锚定AI制造3条主赛道

联创永浚也已形成一套体系化的投资方法。

首先,联创永浚的项目筛选标准严苛、近乎百里挑一。它对项目的技术壁垒、团队素质、以及估值合理性都有着严格的把控。数据显示,联创永浚年均考察项目数千个,最终出手项目还需经历技术验证、生态资源交叉验证等多个环节。

此外,退出是衡量投资机构的关键指标之一。当前,依托深厚的上市公司资源池,联创永浚在退出端构建了IPO与产业并购的双通道,这进一步为LP资金提供了多重保护,大大提升了LP的资金安全。在联创永浚的投后管理服务下,现在一期基金的众多投资项目,已经实现独立上市或收购兼并退出。

而在赛道布局上,联创永浚硬科技(二期)基金管理团队有着对技术周期的深刻理解和产业洞察力。

关于投资逻辑,联创永浚合伙人宋宇表示,智能制造赛道核心在于“技术融合”,当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已超 25%,完整的产业链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是最值得关注的机会。在智能制造赛道,管理人将采取“存量优化与增量创新并重”的投资策略:存量场景重点关注降本增效与国产替代的切入点;增量场景聚焦于技术颠覆与模式创新的投资机会。

在新能源赛道,其本质是政策驱动下的技术价值兑现与能源革命中的效率重构。基于此,联创永浚将根据不同技术路径的发展成熟度进行差异化布局:在成熟路径中优选商业化能力最强的公司;在新兴路径中捕捉最早实现商业化突破的企业;在颠覆性路径中则精准卡位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择机布局。

在智能汽车领域,联创永浚将以长期视角进行布局,重点关注技术壁垒、场景落地能力与生态协同效应这三大核心要素。联创永浚合伙人宋宇强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具备核心技术、客户验证与成本优势的企业是关注的重点。当前,人工智能与汽车的深度融合,被赋予极高的投资价值。他指出,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多源数据可实现,将复杂路口通过率提升至95%;而生成式AI已经能大幅降低极端天气场景训练的成本——将成本降低 80%。

硬科技投资已经步入“精耕细作”时代,联创永浚凭借其“产业基因+严谨风控+深度赋能”的踏实与稳健,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强大潜力。这支10亿“耐心资本”,正锚定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制造的创新地带,挖掘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优质项目,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洋柿子是山里红之母,晋江水是赛博子母河。

10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