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位的狠人,从不过度分享自己

张良计·2025年05月30日 17:12
强者分享受重视,弱者慎言提升实力。

这个世界就是看人下菜的 ,所以切勿交浅言深。 

高段位的狠人分享自己的时候,人们会更愿意倾听,因为大家会下意识以为能从中得到什么。 

无论是处世经验,经商智慧,还是人生感悟,哪怕只是寥寥几语,人们都会想尽办法从中解读出个中滋味。 

所以你看,网络上人们更愿意看和转发的是马斯克说了什么,雷军说了什么,而不是隔壁邻居的张三李四说了什么。 

哪怕同样一个道理,一句话,从一个强者嘴里说出来,和从弱者嘴里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强者的话有经验做支撑,有光环做背书,天然就比弱者多一层信任感。 

我知道这不公平,但人性就是这样。我们待人接物就是会看光环,看背书,看实力的。 

因为这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信任筛选方式。 

所以哪怕强者示弱了,周围的人也更愿意与之共情,不管这个示弱是真的弱,还是装的弱。 

本质上,大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情感链接能接近强者,甚至走进强者的内心。 

一旦这么做了,甚至成功了,未来就有机会得到强者的帮助,或者强者的资源庇佑,最不济也是窥探到强者的小秘密。 

即使这个概率很小,也聊胜于无。 

哪怕只是得到一些言语上的点拨,那也不虚此行。 

强者的身份会让人有这种期待,所以大家愿意付出精力,愿意倾听,所以强者天然拥有分享自己的豁免权。 

很多公司领导在台上讲话滔滔不绝,下面的人依然要听,还要装作听得聚精会神。 

即使台上的人没那么强,但站在台上的是他,不是你,这就是游戏规则。 

黄渤以前说过,没钱的时候周围没人搭理,可有钱以后周围全是好人,每个人都对自己和颜悦色。自己开个奥拓每天都有人找你借车,开个迈巴赫大家看到你都纷纷避让。 

话糙理不糙,人性的底层逻辑都是逐利的。 

哪怕这个“利”不能立马兑现,只是空中画饼,也好过压根没有。 

但弱者向别人分享自己,对方只会觉得被当成了情绪垃圾桶,毫无获得感,甚至有时候还要搭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正事。 

弱者的身份就是劣势,大家对弱者没有利益和结果的期待,也就天然少了付出精力的原动力。 

所以当一个弱者和别人倾吐心声的时候,除非你们的友谊真心比铁还坚固。 

不管你们是亲人,朋友,恋人,还是同事,只要你们的社会关系是平等的,只要对方觉得你的实力并没有盖过自己一头,那这种分享就是单方面的消耗。 

那种拉着自己闺蜜兄弟半夜里倾吐心声的行为,拽着同事在茶水间疯狂吐槽老板和客户的行为,相信我,不要一直干。 

无论是感情不顺,工作失利,还是家庭矛盾,倘若对方无法从你的分享中获得启发,更无法对自我成长有任何帮助,次数多了对方只会觉得婆婆妈妈,你的分享变成他的负担。 

记住,人在社会上生存,任何行动都不能是单向的。 

有往才有来。

在要求别人做出付出,提供价值之前,我们最好想清楚自己能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物质是价值,机会是价值,情绪是价值,启发也是价值,唯有分享这个行为本身,是过程不是结果,更不是价值。

否则这样的关系就脆弱不堪,总有一天会散伙。 

更糟糕的情况是,弱者弱不自知,还喜欢逞强,这才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 

真诚不是自己觉得自己真诚,而是对方认为你真诚。 

过度逞强只会让人觉得你外强中干,明明自己办不到的事情,非要信誓旦旦应允下来。 

万一将来出了岔子,不仅是你的利益受损,其他人也要连带跟着掉坑。 

真诚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是进退有度,坦然承认自己的缺点,也不妄自菲薄自己的优点。 

所以聪明人在分享自己的时候,永远心里有把尺。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说到几分为止,都有充分的考量。 

尤其在一些公共社交场合,不要三杯酒下肚就和对方称兄道弟。你都不知道对方的背景和为人,只因为音乐一响就情绪上头,这种行为才最下头。 

人生在世要懂得秀,也要懂得藏。

如果自己有7分的实力,不要说成8分9分,而是只说6分。给自己留1分的余地,给对方降低1分的期待,你才有空间辗转腾挪,而不是把自己紧紧逼死。

这个社会真心待人者本身就少,尤其是在你的事业发展期,每个人都是带着交换心态在为人处世。 

分享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你以为真心换真心,殊不知对方会不会这么想,会不会愿意用真心回应你的真心。 

以德报怨,忘恩负义,人前笑嘻嘻人后捅一刀的事情,见得还少么? 

我有个朋友,从来不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和别人的合照,尤其是工作中与其他同行的合照。 

这个行为一度让我困惑,结果你猜他怎么说? 

他朋友圈里有几千人,万一有一天分享的合照里有个张三,恰好和李四是死对头,和王五是职场政敌,大家看你和张三好了,心里就会自然把你编排进各种剧本里去,未来不知道哪天就会膈应你,甚至害你。 

关键问题是,你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别有用心之人。所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一开始就关上这扇门,不要分享自己。 

这是人际关系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你不暴露,就没有被消灭的风险。 

弱者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过度分享自己,最应该闷头搞自己。 

去构筑自己的护城河,工作搞好,职位爬高,赚钱本事学好,增加自己的实力背书,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屏障。 

等自己有了足够的“子弹”,你才有选择权,才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分享自己,如何去分享自己。 

可在那之前,学会闭嘴,你会幸福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

+1
28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公众号【张良计】主理人。专注职场干货,个人提升,投资赚钱。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