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传奇不容易

氨基观察·2025年05月16日 07:25
谁能成为挑战者?

在CAR-T产品中,传奇生物的Carvykti,注定会成为最传奇的选手之一。

2024年全年,收入9.63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69亿美元……Carvykti的表现过于亮眼。

在创新药世界,强者总会吸引更多期待超越的后来者。毕竟,商业逻辑极为明确,而一旦数据证实,也将彻底打开预期。

BCMA CAR-T就是这样一个被众多药企虎视眈眈的领域。当然,目前来看,跨越传奇也并十分不易。

5月13日,Arcellx公布了其BCMA靶向CAR-T疗法anito-cel的关键性II期iMMagine-1研究最新数据。

主打安全性亮点的anito-cel,被市场视为Carvykti的强劲对手。这次的数据更新,延续了此前的趋势,总缓解率(ORR)高达97%,完全缓解率(CR/sCR)达68%,且未观察到延迟性神经毒性等严重副作用。

然而,市场反应却耐人寻味。数据发布后,Arcellx股价高开低走,开盘大涨13.2%后,收盘涨幅仅剩1.3%。

显然,市场关于Arcellx的未来走向存在分歧。尽管anito-cel背靠吉利德,但如果最终被贴上me too标签,想象空间会大打折扣。

Me too还是BIC,直接关乎anito-cel作为后来者的商业化前景与颠覆潜力。

当然,BCMA CART的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数据比拼,演变为商业化潜力、市场策略与医生惯性的综合角力。换句话说,挑战者必须更加强大,才有突围希望。

/ 01 / 最强挑战者的落寞

早在2024年ASH年会上,anito-cel的初步数据已引发关注,被一些分析师视为Carvytki的有力竞争对手。

这得益于其D-domain技术。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合成的方法筛选获得比scFv分子量更小的可以特异结合抗原的蛋白,能够提高靶标特异性,同时增强结合亲和力。

理论上,这能为其带来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不过,无论是此前还是如今公布的临床数据,anito-cel的疗效数据都没有明显超越Carvykti。

去年12份, Arcellx公布的iMMagine-1研究数据显示,86名患者中位随访9.5个月时,ORR为97%,CR/sCR为 62%;中位PFS为30.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1个月,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

虽然跨临床对比并不准确,但根据传奇生物CARTITUDE-1研究,在27.7个月中位随访中,97名RRMM患者的ORR为98%,83%为严格完全缓解(CR),mPFS为34.9个月。

显然Carvytki的样本量更大,mPFS时间更长。

当然,相比疗效,anito-cel更推崇自己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CAR-T疗法常常会带来神经毒性和CRS(细胞因子综合征)等副作用,而在1期和 iMMagine-1研究中给药的150多名患者中,均未观察到anito-cel的迟发性神经毒性,包括无帕金森综合征、无颅神经麻痹和无吉兰-巴利综合征。

CRS方面也相对更好,84%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了CRS事件,2%的患者出现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CRS事件。

Arcellx最新发布的数据,则延续了这样的趋势。

疗效方面,截至5月1日,在117名患者中位数随访12.6个月时,ORR为97%,CR/sCR率为68%,6个月PFS和OS分别为91.9%和96.6%,12个月PFS和OS率分别为78.8%和95.2%,尚未达到中位PFS和中位OS。

安全性方面, Arcellx表示自2024年12月上次数据展示以来,没有发生额外的治疗或疗法相关的死亡或≥3级CRS或ICANS事件。

由于Arcellx此次发布的数据,是去年ASH大会上更新数据,因此,这样的数据表现,也在市场预期之中。

/ 02 / Me too还是BIC

华尔街对于这份“无惊喜”的成绩单反应耐人寻味。数据发布后,Arcellx股价表现平淡,开盘大涨13.2%后,收盘涨幅仅剩1.3%。

尽管Arcellx CEO曾高调宣称anito-cel是同类最佳,吉利德也十分看好其潜力,但显然市场并不买账。

这背后的核心或许在于,这样的anito-cel更像是me too而非BIC,打不过Carvykti。

尽管Arcellx强调其安全性优势,但其曾在iMMagine-1出现3例死亡,其中还有CRS相关的1例。后续随着临床试验扩大规模和延长时间后,anito-cel是否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安全,还需持续观察。

疗效方面,虽然OS是首要的,但在当前很多新药的应用下,anito-cel要想证明其OS获益很困难,因此未来还是看其PFS数据。

CARTITUDE-1数据显示,Carvykti的中位数PFS是34.9个月,并且CARTITUDE-1有更高的治疗线数。从这个角度出发,市场认为iMMagine-1应该在疗效上有一个相对硬性的标准。

或许是为了回应市场对PFS的关注,在去年ASH的投资者交流中,Ciara L. Freeman教授介绍iMMagine-1研究时候特意提到:通过延长随访期,接受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34个月。

也就是说,经过努力,anito-cel或许能做到与Carvykti疗效相当。但在市场看来,若无法证明显著临床优势,anito-cel仍是追赶者。

Me too还是BIC直接关乎anito-cel的商业化前景,后发性外加强生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市场霸主本身的底蕴,让一切都变得不确定起来。

/ 03 / 永不休止的纷争

Arcellx并未走到终局,未来BCMA CAR-T疗法的挑战者也仍会继续出现。因为这一领域的商业价值已经被充分证明,纷争也必然会永不休止。

对于后来者来说,必须要做得足够好,才有可能撼动传奇。如果只是打平或者有限胜出,那么突围仍然不会太容易。

因为,Carvykti在不断向前线推进的同时,还在努力筑起自己的护城河:强生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霸主的资源加持;Carvykti的领先优势、门诊输注以及持续的额外安全管理措施。如果没有巨大的疗效、安全性优势,后来者很难颠覆。

这样的故事,在血液瘤的争夺战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

典型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于2013年获FDA批准,随着最初几年在淋巴瘤上快速拓展新适应症,销售额持续翻倍。

在市场上还没有竞争对手之际,伊布替尼开发完主要适应症,牢牢卡住身位。这也导致,即使到2017年,有安全性优势的二代BTK抑制剂阿卡替尼获得FDA批准后,仍无法阻碍伊布替尼的增长。

由于领先优势,2019年伊布替尼还被NCCN指南列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一线治疗的唯一首选方案,医生用药的惯性,以及强生、艾伯维在血癌领域的积累,使得其在专利到期之前,依然是BTK之王。

直到更厉害的二代BTK抑制剂,以头对头的姿态胜出,伊布替尼才日薄西山。

说白了,在领跑者已经足够强势的情况下,后来者仅仅依靠“略胜一筹”的优势,要想强行超车,难度并不比研发风险小。

因此,回到BCMA CAR-T的纷争来说,在当下,包括anito-cel等诸多挑战者,必须要回答一个关于未来风险/收益比能否持久提升的问题。

后来者的突围之路注定不易。但或许,正是这种永不停歇的竞争,推动着细胞治疗不断突破边界,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ID:anjiguancha),作者:武月,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生物医药新时代的商业智库和价值灯塔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