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雷科技丁玉国:父母在,可远游?看护远不止摄像头
编者按:11月2日,“AI你到老 陪伴一生”2024智慧居家养老(重庆)创享会(以下简称“创享会”)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养老产业的顶级专家学者、资本以及优秀企业家、创业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新机遇。清雷科技联合创始人、CEO丁玉国带来《父母在,可远游?看护远不止摄像头》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清雷科技联合创始人、CEO丁玉国
给我这个题目非常契合我们的产品,也契合我现在家庭的情况。我们把很多技术设备用在养老看护的场景中,可能会涉及到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等,跟今天的题目最重要的一个点——AI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照护效率,也更有助于如何去更好的为场景中的每个人去做好的表达。
丁玉国家人的睡眠报告
我先说我的一个案例,我在北京,我父母在江苏。老人70多岁,我回去的时间比较少,这就是我家人的睡眠报告,我每天早上9点会收到我父母头天夜里所有的呼吸心跳,睡眠质量,我称它叫“云尽孝”,现在很多中年人都需要这样一种方式,一方面要掌握父母身体的健康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愧疚之心有所慰藉。我们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老人有没有健康风险,据这些猜测我父亲晚上喝了多少酒。如果凌晨3、4点呼吸率心率依然很高,夜里翻身比较少,起夜比较多。我就要打电话去跟母亲讲是不是喝多了。有时候老爷子也生气,他说你再这样我就把这个关掉了。他这种生气我认为是生活的烟火气,很好。
毫米波雷达,最适合的睡眠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为什么说毫米波做睡眠监测是最好的,它是物理,不影响环境,不侵犯隐私,而且波段可以穿透衣服,穿透被子,正常的时候没有任何影响之下,就能够采集到我们的呼吸、心跳这些生命体征。近十年以来,国内外所有的大厂都在研究毫米波用于智能家居,用于医疗。谷歌、亚马逊都推出了消费类毫米波睡眠监测产品。谷歌推出的一个是睡眠监测智能音响,一个是闹钟,上个月的网红产品,这个产品已经卖爆了,产能远远不足,半年之内都不可能买到,这个闹钟可以探索我们睡眠过程中间的体位、呼吸心跳,闹钟响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深度睡眠的时候会调节音量。
清雷医疗级毫米波雷达智能设备
这是我们清雷做的设备,左边是院内产品,做睡眠监测的,右边是院外产品,包括在养老院、居家养老,都是内置的毫米波雷达的技术。
呼吸全模态数据精准检测,我们精度性做到全球最优的层面。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呼吸是我们国家重点关注的四大慢病之一,呼吸的疾病进一步会影响了很多心血管、脑病各方面的病种。心跳也是我们在2021年完成的一个技术突破,用雷达可以探测到心脏是怎么运动的,临床中我们比对接触式的心电监护仪,做到了毫米级。把这个技术用在北京的运动员村,监测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压力,也是为科技奥运做了一点贡献。这个成果2021年发表在一个外刊上,现在为止唯一一篇雷达能够探测到心脏运动的,2023年获得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科学方面的奖项。刚刚说的是医疗器械,希望精度上区别于消费类的产品,我们关注的是医疗的数据。
刚刚提到医院的设备,今年4月份我们第一个批次生产,现在为止已经进了100多家医院,我们跟顶尖的医院的这些科学家、专家、医生,设立了10多个临床,关注呼吸、心血管疾病、呼吸障碍、肺功能这些不同的病种。
清雷科技提出人工智能三角形
在养老场景中,2022年开始做布局,经过两三年我们的迭代、优化,市场获得的反馈,获得很多需求,我们做了一件事,把整个系统全面融合人工智能,我们提出了人工智能三角形:
三个角上面有智能设备,我们叫做端侧智能,云端的智能,做疾病诊断,能做健康风险的预警;
右下角是最近刚刚发布的一个应用智能,我们希望这些数据的智能分析,基于数据接下来的处置建议能够给我们的护工,给长者,给长者的子女,只有这样才能赋能到每个人去。
左下角端侧智能,有跌倒的雷达,跌倒了不光会报警,对姿态也会提前预警。
在云端有疾病风险预警模型,我们一部雷达连续监测一个长者7-14天之后,就会生产出个人的数字画像,所谓的数字画像,什么时候睡的,什么时候睡着,深度睡眠,睡眠质量,呼吸心跳,什么时候起床,翻身的次数,我们会建一个模型,相当于隐形的护工,长时间看护了老人之后形成的一个概念。如果监测到的数据有很大的偏移,就预示着有风险。上面预测着老人的去世和疾病,总共加起来有200例。当然也有发现了健康风险之后,提前介入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的。这样的例子有100例,除了心梗之外,脑梗,新冠复阳,还监测到有自杀倾向的老人。
很多数据的使用就会变得非常高效,比如夜间巡房的问题,智能的时候不需要按钮,重度护理的老人,他的离床、坠床,夜间呼吸率的升高,心率的升高,都会发现,把报警信息秒级推送给照呼人员。每天会对数据进行再筛选,筛选出有严重偏离的,或者有固定危险概率的这些老人,这样就可以把照护资源或者医护资源做到更有效的配置。
另一个我们现在接的是阿里巴巴的智能大模型,可以对数据做更智能的分析,可以对看护人员,或者医护人员他下面的处置提出一些质疑跟建议,更高效的完成后续的处理。同样在个人的智能交互方面也做了这样的工作。人工智能下的交互式的呈现,把数据就能够更好的用活。
这个养老系统我们在市场上推出了600多家康养机构,现在速度越来越快,也得到了更多机构的认可,包括政府把基于数据的医疗级的智慧养老的系统,工信部、北京市民政局、上海市民政局等都列入到了政府的推荐目录。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今年的4月份央视做了一个采访,是宁夏的一个养老院做的视频,视频里面最后有一位老人,他说了一句朴实话,我有危险,有人知道,我就能放心的睡觉了。那一段几秒钟,是我们做技术、科研,做科技创新获得的最大的回报。
科技创新和养老服务要做深度融合,而不只是两张皮,这可能是接下来清雷科技人工智能赋能要做的重点,包括疾病诊断模型,随着使用的人数逐步增加,数据逐步的增加,我们会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就会有越多人用。企业的愿景,我们希望跟养老生态里面的各个合作伙伴,构建一个智慧生态,让这些感知工具,数学科学最前沿的技术成果,造福人类的生命健康,让所有的长者能够感知科技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