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智能驾驶赛道,湖南如何弯道超车?
国能黑山煤矿中的无人矿卡
文|阿甘
10月上旬揭晓的诺贝尔三大科学奖,有两项颁给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科学家。当AI横扫诺贝尔奖,身处大变局中的我们将迎来怎样的生活场景?
AI+正在改造各个行业。比如智能驾驶领域,在节能、性价比、驾乘体验、出行安全与效率等方面贡献显著,让人们的日常出行更便捷、高效、个性化。“车联万物,畅想智行。”智能驾驶改变的远不止日常出行,还深刻地重塑相关的产业链。
于是,智能驾驶成为各地必争的产业高地。湖南是较早布局该产业的省份之一。在这里,跑出了知名的独角兽企业,并聚链成势,尤其是在商用车的智能驾驶方面,在全国占据了一席之地。长沙更是拿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5块“国家级牌照”,成为国内唯一。
这条新的万亿级赛道,湖南如何差异化竞争,跑出自己的未来?
一、万亿级赛道,湖南正弯道超车
智能驾驶的火爆,除了社会层面的需求,更源自背后关键的技术驱动力:5G、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AI+出行”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基础和实现手段。
正因为这条赛道的重要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支持和指导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截至2024年5月,全国已有4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智能网联先导区。预估初步阶段涉及智能网联智能化建设的市场规模约百亿级别,智能网联车消费市场为万亿级别。
这个万亿级大赛道,上下游产业链长、应用场景多,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地必争的产业高地。既不沿海、原材料也不如华北丰富的湖南,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细分赛道,即抢占商用车自动驾驶赛道。
在商业化运营方面,商用车其实具备更好的优势。尤其在干线物流领域,一般没有行人及非机动车出现,大幅度降低了自动驾驶所需的感知、决策系统的研发难度。
在长沙,就跑出了一家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知名“独角兽”企业希迪智驾,带动了长沙乃至湖南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这家由著名创业导师李泽湘教授领衔创立于2017年的企业,以自动驾驶重卡技术,打造无人纯电矿卡、无人驾驶园区物流车,落地无人运输场景;以C-V2X“车、路、云”全系列产品,为车联网先导区、双智城市提供多类型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希迪智驾
希迪智驾的联合创始人马潍,从事通信和汽车电子行业近四十年,在硅谷从事前瞻领域研发和创业也长达20余年,2017年受邀回国创业。谈及为何选择了长沙,马潍告诉36氪,“我们当时有几个判断。虽然人工智能大潮来了,但无人驾驶还面临不确定性,一是技术上的完全成熟还是个马拉松征程,还有一个是人才问题。汽车产业链非常复杂,需要大兵团作战。所以要选择一个生活费用相对适合、人才资源充裕的地方打持久战。长沙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这里985院校也很多,生活成本低,再加上创始人李泽湘教授是湖南人,在湘商回归大潮中响应家乡的号召,所以我们就选择在长沙屯兵。”
希迪智驾的到来,相关的智能网联测试区逐步建成,改写了长沙在智能驾驶赛道中的竞争格局。目前,长沙拿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5块“国家级牌照”,成为国内唯一,这也成为未来长沙该产业继续“招大引强”的重要砝码。如今,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聚集近400家相关企业,不仅拥有全球“独角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希迪智驾,还有中车智行、湖大艾盛、硕博电子等一批产业上下游企业,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排全国第5名。
2024年7月26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他强调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等产业协同发展,更好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这趟调研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就包括希迪智驾。10月28日,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又再次到访希迪智驾调研指导,这是吴书记近年来第三次来希迪视察。
二、“一根针捅破天”
这条万亿级赛道,挤满了参赛选手。希迪智驾十分理性地选择了一个细分的自动驾驶赛道:矿卡。
“我们这么一个垂直赛道,竞争其实也挺激烈的,因为也是一个千亿的市场。”马潍向36氪说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司必须在一个垂直刚需市场做到极致,要一根针捅破天。这就是我们一开始选择矿卡商用车的关键原因。”
在矿产开采行业,一直存在环境危险、污染严重,招工难的痛点,希迪智驾从这个刚需入手,在矿卡领域寻求落地。马潍表示,“做商用车也有它的挑战,你的客户都是专业人士,他们极为理性,你的产品如果不能帮他们赚钱,那他根本不会买。这个过程中,我们产品也是通过反复迭代,确实帮助客户用无人化彻底解决安全问题,同时节省大量人工及运营成本。”
希迪智驾早在2018年创业初期就对砂石骨料矿、金属矿和煤矿分别做了深入考察,并谈了3 个客户,为矿卡产品定义打下了基础。2019年,希迪智驾在金属矿和煤矿拿到两个付费订单,完成了第一次闭环。
2020年,希迪智驾和江苏句容台泥水泥矿达成无人矿卡合作意向。2020年7月,经希迪智驾改装过的无人驾驶油车交付测试,证明了无人驾驶产品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客户当即决定全面采用希迪智驾技术方案,投资购置14台无人电动矿卡,希迪智驾由此而完成了第二次闭环。
与此同时,自2019年起,希迪智驾还跨界“牵手”腾讯云开展合作,打造希迪智驾远程驾驶舱应用于国内外的其他矿山机械,如挖机和钻孔机等,让矿区工作人员在矿山挖机远程驾驶舱内有“舒适、游戏化”的矿区远程工作环境,极大提升了全矿山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矿工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无人矿卡
当矿山物理空间无人化后,工人们在元宇宙中徜徉,希迪进而发布了“元矿山 Metamine”的品牌。2022年11 月,希迪智驾无人驾驶纯电矿卡编组进入矿区“7X24小时”作业,成就了行业内首个砂石骨料矿山无人驾驶项目。经过权威测算,无人矿卡作业效率达到有人驾驶的 1.04倍,能耗成本减少88%。至此希迪智驾完成了第三次闭环。到目前为止,该矿区的无人驾驶已连续运营700余天无事故。
在安全生产方面,监管部门下达刚性要求。正如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发布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展的指导意见(2024),要求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
马潍介绍,2024年希迪智驾最具标杆性的项目是大型露天煤矿混合编组的自动驾驶。在中国西北,年产1600万吨的黑山露天煤矿,希迪智驾无人驾驶矿车在有序作业。这个从今年年初开始运行的智慧矿山项目现场,有56台无人驾驶矿卡和数百台有人驾驶矿卡等作业车辆同时作业,在高密度的车辆和路况下,创造了目前世界最大无人驾驶混编运行纪录。
目前,希迪智驾已经陆续中标国内多家矿区无人驾驶矿卡订单,如落地江苏、湖北、河南,重庆、内蒙古、新疆等相关项目。
在希迪智驾的引领下,“让天下没有难采的矿”已成为行业共同目标,矿产开采全作业面无人化的步伐正不断向前。
三、“用人工智能的确定性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走进希迪智驾产业园,最具科幻色彩的还有新推出的无舱车型:彻底取消了驾驶舱,外观更为科技化,摆脱了传统卡车认知,同时可拥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实现了减重、降耗、提速的目标。该类车型已实现商业化落地与应用。
作为行业较早布局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公司,除了研制“聪明的车”,希迪智驾还致力于打造“智慧的路”。以路带车,一路一带,把每条道路建成智能传送带。即通过在道路加装感知计算单元、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将道路上的“一举一动”与自动驾驶车辆相连。目前,希迪智驾已积累了从感知、决策、规划到控制、定位、通信、OTA等多方面的算法、软件、硬件模块和子系统,以“车、路、云”全系列车路协同产品,为车联网先导区、双智城市、高速公路提供多类型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公司的专利产品“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实现2000余公交车台的大规模落地,并获得2021年世界智慧城市出行大奖。
智慧公交系统
成于专注,败于单一,看似矛盾,但这是征服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关键法门。核心技术必须专注,但是产品落地必须跟着市场的节奏,至于产品落在路上还是车里,矿卡还是重卡,要看市场的牵引。对此,马潍向36氪讲述了他关于产品和市场匹配(PMF)的方法论。
“确实有些人不理解希迪智驾,其实我们技术方向一点都没有摇摆过。” “创业是一个‘产品和市场’不断契合的过程。你现在有先进的技术,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那也无法产生价值。当产品还未达到PMF时,客户没有完全从产品中获得应有的价值。比如我们创业初期去找矿山合作,有人想要我们免费做。从商业逻辑来讲,免费拿不到刚需。找不到付费用户,我们是不做的,因为付费不是个钱的问题,而是证明有真正的需求。我们矿卡起飞是第三次迭代后才发生的,到这一步才达到了PMF。”
在马潍看来,创业最大的难点的是节奏如何把握。
“100年后的趋势,大家都知道肯定会更智能化,但并不代表我们现在做人工智能就一定盈利。许多创业公司看得到这趋势,但步子太大、也难以商业化。所以节奏把控是个核心。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一定要all in 之类的全投入进去,企业的战略不是赌博,而是用确定性的技术,方法和组织去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希迪智驾目前的战略抉择,马潍说,“我们是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希迪智驾通过小步快跑,不断让产品与市场匹配拟合。
依托先进的技术研发,希迪智驾颇为资本市场所看好,连续入选2023、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在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中,中国共有375家企业入榜,其中9家来自长沙,希迪智驾总估值12.8亿美元。作为一家专注商用车自动驾驶及V2X车路协同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及落地方案实施的企业,希迪智驾不仅为长沙打造“智能驾驶第一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全国智慧矿山、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双智”城市建设的领头羊。
如今,希迪智驾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架构,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还为出海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希迪智驾已携手阿联酋企业GST,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阿布扎比可持续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KACST)已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沙特利雅得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吉达市KACST的无人系统演示场也即将落地,澳洲和印尼的开拓也初见成效,希迪智驾的国际化之路由此开启。
湘江北去,通江达海。希迪智驾选择在长沙屯兵,而这场持久战的目标则是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