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各地区同工不同酬差距有多大?麦当劳都知道|CityLab
“Big Macs (earned) per Hour”,麦当劳最低时薪的巨无霸购买力指数
尽管通过涨价提高了客单价,但客流量下降正在困扰麦当劳的全球销售。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1%,所有细分市场的可比销售额均为负值。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亿美元,低于预期的66.1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0.22亿美元,不考虑汇率影响同比下滑10%。
有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麦当劳经典的巨无霸汉堡在全球范围的售价都在提升。但经济学家更关注制作巨无霸的员工所代表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状况。
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利·阿申费尔特(Orley Ashenfelter)和布拉格经济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中心的斯捷潘·尤拉伊达(Stepan Jurajda)两位经济学者,每年都对麦当劳餐厅的薪酬进行调查。
麦当劳进入经济学研究的专业范畴,在于其高度标准化的劳动分工及协作,为研究者提供了同工不同酬问题的完美参照系。更重要的是,巨无霸汉堡的动态价格为计算劳动者报酬在通货膨胀水平中的真实购买力提供了依据。由此,上述两位经济学家得到了一个新的指数:“Big Macs (earned) per Hour”,即麦当劳最低时薪的巨无霸购买力指数(简称巨无霸购买力指数)。
研究发现,2010年至20219年巨无霸购买力指数的平均每年增速仅为1%,2020年至2021年飙升14%,此后又陷入停滞。到2023年该指数甚至略有下跌,因为巨无霸涨价太快而麦当劳提供的时薪上涨跟不上其节奏。
数据来源:The U.S. Low-Wage Structure:A McWage Comparison.
2016年至2021年巨无霸购买力指数也显示出,美国各州之间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持续加重。例如在此期间,缅因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该指数累计增长超过45%,而密西西比州的该指数仅增长3%。
此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经过零售及服务业巨头公司的高度整合后接近实现同工同酬,显然事实不是如此。
这项研究的另一项创新性在于,此前一直有学者致力于计算最低工资指数,但始终无法精确地排除性别、种族、行业及教育背景对劳动报酬的影响,而麦当劳入门级员工的最低时薪及巨无霸价格,为劳动力市场研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控制变量工具。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与巨无霸购买力指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疫情期间多地的巨无霸购买力指数飙升,使得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影响变得无关紧要。
尽管全球已经进入后新冠时代,但巨无霸指数所反映出的严重同工不同酬现象,仍是美国经济的新冠后遗症之一。
实习作者 |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