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出口,禁止有“智商”

科技每日推送·2024年07月15日 08:44
没智能,才是出海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新能汽车出口海外的桥头堡,重要的试验田!

而这块试验田却遭遇了,“汽车有智商,寸步难行”的困境。

而这恰好中国汽车出海,普遍遇到的问题之一。

在7月10日,基哥就跑了趟港珠澳大桥到对面,去4S店逛一下,看看自主品牌在发展得如何~

刚下地铁就看到了老熟人比亚迪,和那标黑标粗的“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广告词!

以及新能源销冠海豹。

虽然说街道上,还是以日系的丰田本田三菱,以及德系的BBA为主。

但是嘛,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和MG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走个几条街还是能看见1-2辆的。

智能驾驶?不准!

基哥率先造访的是,九龙湾的比亚迪4S店。

一进店,店员就非常热心地递上了免费的瓶装水,然后拉着基哥来到海豹和Atto 3面前,开启了丝滑推销小连招。

店员表示,新能源车做得最牛的只有四家,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奔驰和宝马。

这四家的无论是车辆的机械素质,还是内饰舒适度都是最顶级的!而且也只有这四家拥有自己的车辆APP,可以使用手机来唤起汽车。

就连老牌的丰田本田,都无法做到。

别看特斯拉是第一批进入的,但后劲不足,根本没法和比亚迪比。

销售说到这就拿出了一份保单,兴致冲冲地介绍道,比亚迪的保费是最低的,因为比亚迪自己就经营了保险,别的车企要八千到一万的保费,比亚迪只要四千!

而且比亚迪还有独家的刀片电池,别家炸了比亚迪都不会炸,安全方面过硬得很。

而ATTO 3 和海豹都是比亚迪的究极王牌,特别是海豹更是比肩特斯拉Model S 的存在!(基哥听到这里也懵了,反复确认之后店员依然肯定他说的,不是Model 3和Model Y ,就是Model S。)

说完就拉着基哥上车体验。

基哥发现,店员啥都介绍了,唯独缺了...智能驾驶。

代客泊车、定速巡航什么的那是一点都没提。

就车型规格表,也啥都没写。

当基哥问店员,比亚迪智能驾驶的表现,店员忽然就愣住了,宕机了。

最后还得是店长,亲自过来解释,才让基哥了解到,

当地对智能驾驶的态度非常保守,管控非常严格,争议也非常大。

所以,那些“智能化”,在这里统统都被阉割掉了,不准用!

因为政策不允许。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都得假装自己是“弱智”。

不光是比亚迪,就连特斯拉也一样!

由于智能驾驶属于新兴的技术,在美国作为先行者发生过很多, 因智驾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这点让不少市民感到非常担忧。

其次这里的道路窄,人流量高需要司机保持高集中度来应对复杂的道路情况。而有议员认为,目前的智能驾驶尚不能应付这里的路况,反而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提升交通事故的风险。

而且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是个大麻烦。

所以还是稳一点比较好,智能化就慢慢来吧。

啊?颇有一种,我有一部IPhone 15 Pro Max,但是它只能用大哥大的功能....

推行新能源,但只推了一丢丢

基哥不仅去了比亚迪的4S店,还逛了逛隔壁的哪吒和特斯拉的4S店。

有意思的是~

每当基哥提出有购车意向的时候,店员无一例外都会询问,是否有旧车。

当基哥表示自己有一辆18年的佳美(凯美瑞)时,店员直接两眼放光,向基哥介绍并强烈推荐起了的“一换一计划”。

车主购买新电动私家车时,会销毁其符合条件的旧私家车,便可获得首次登记税宽减,上限为25万港币。

简单来说:他们不想再增加城市的汽车数量了!只希望1换1。

其目的是为了,不增加整体私家车数目的前提下,鼓励车主在换车时选择电动车,从而推动电动车的普及,并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

哪吒的店员掏出了一张报价单,向基哥展示了如果参与一换一计划,所能获得的优惠。

以哪吒X Lite为例,参与后的价格将会从33.31万港币,下降至24.28万港币。

再加上18年的佳美并不算太旧,还能享受折上折,价格还能再降1.3万,下降至22.98万。

到这里还算是诚意满满,能看出这个城市,推动电动车的决心。

但是一问到后续的配套措施,就开始有点不对劲了。

要知道,电车的灵魂之一就在于充电桩。

但安装充电桩....究极无敌麻烦,根据《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显示:

首先车主得向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立案法团进行申请并获得批准。

然后向房屋署提交建筑工程申请和相关文件,以获得安装充电桩的建筑工程许可。

再者向电力供应商提交详细的提供安装计划、预计用电量、安装位置等信息。以增加申请场所的电力供应容量。

接着安装完成后,需要由专业的合资格人士,进行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充电桩的安装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

最后将安装的充电桩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和备案,以便监管和后续维护管理。

这些步骤光看起来就头大得不行,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搞科研呢!

像基哥这种怕麻烦的人,看一眼就直接劝退了。

而且充电桩的数量,也非常少,有着巨大的缺口!

截止于2023年12月底,有7415个充电桩供公众使用,其中包括4225个中速充电桩和1151个快速充电桩,这些充电桩分布在全港18区。

却拥有93173辆已登记的新能源车辆,占总体已登记车辆的10.3%。

据媒体统计,平均每5台新能源汽车需要共享1个充电桩,这远低于内地接近1:1.2的车桩比。

总体看下来,感觉就是:想要推动新能源变得更加普及,但是...配套措施很是差强人意,手续又麻烦。

给人一种,能推....但又不是很想推...又只能推一点点的感觉。

基哥也问了不少准车主,了解到他们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纠结的状态。大家都知道中国新能源车很厉害,不管是智能化还是机械素质都排在了世界前列。

但一离开中国大陆,用不了智能驾驶,充电还麻烦得要死。花个三四十万买了辆阉割版的电动车,亏成麻瓜!

但不买嘛,又感觉错过了些什么....总之不管买还是不买,心里都超级不爽!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大,陆地总面积大概为1106平方公里,看起来很小,但却是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难的缩影。

新能源汽车非常依赖充电桩。

充电桩是基础建设,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对新能源车有兴趣,也没有太大动力去推动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欲望不高。

比如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截至2024年1月的数据显示,英国的桩车比约为1:20。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截至2024年的数据显示,欧洲的桩车比约为1:15。

而中国的桩车比则为1:1.2。

遥遥领先!

还有“智能化”!中国汽车,进入到海外成熟市场时将面临非常严苛的安全监管,要求合规门槛很高。

例如车辆产品网络安全合规准入认证,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等等。只要有一项合规要求无法达成,那么“被阉割”的情况在所难免。

今年4月初,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过立法,禁止使用所有L3、L4、L5,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汽车。开就要罚款。

比如美国以数据安全为由,限制中国“智能汽车”及相关零部件进口等等。

中国新能源车出海,让智能化成为中国汽车的新名片?只无疑是个好愿景。

但在这之前,趟过荆棘,才会有路的出现。

最后~说个有趣的,迪子还是很偏心的~

海豹的配置表用的是彩色硬卡纸,采用双面印刷。

而海豚的嘛...就是超级薄的黑白A4纸,只有单面印刷....

嗯,谁是出口主力实锤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每日推送”(ID:apptoday),作者:郑乔,编辑:汤安迪,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宝马调整策略退出中国市场价格战,保护品牌价值。

2024-07-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