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
你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无理取闹、挑剔苛刻,甚至有时候让你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
最近,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名外企员工王女士,在试工期内遭遇了上司杨先生的骚扰。杨先生在微信上约她吃饭,并暗示她要陪伴出差,甚至说“后面的事,你懂的”。王女士果断拒绝,并将聊天记录发给了杨先生的妻子,结果杨先生辩称自己是酒后失言,竟还指责王女士破坏他的家庭。
几天后,王女士发现自己被踢出了工作群。杨先生解释说,这是公司为了避免舆论影响而决定辞退她,但王女士认为这是报复行为,希望公司能给她一个公道。
这种职场中的性骚扰事件让人愤怒,也让我们看到在工作中与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是多么重要。那么,有没有一本书,能教我们在职场中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本期“12基柱”项目带来的就是这样一本书:
《如何与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
[英] 罗伊·利利
Dealing with Difficult People: Fast,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Handling Problem People By Roy Lilley
这本书不是那种需要从头到尾读完的文学巨著,你可以跳着读,甚至根据你的问题挑着读。它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工具书,里面充满了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书中只有两条规则:第一,世上没有难以相处的人,只有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之相处的人;第二,再读一遍第一条规则。
所以,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也遇到了难以相处的人,不妨看看这本书,它不是教你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教你怎么和人打交道。因为,问题的中心始终是“人”,而不是那些表面的麻烦。
期待吗?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01 首先排除自己
要想学会和难相处的人打交道,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难相处的人。《孙子兵法》里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说要先了解自己,再去了解别人。
书中建议我们做一个练习,记录一周内你说这些话的次数:我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你做得很棒、你的意见是什么、你介意吗、谢谢你。这些话能反映出我们的沟通态度。如果你很少使用它们,那么你可能就是那个难相处的人。
难相处的人只关心他们自己,这就是他们难相处的主要原因。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其实你很难改变他们,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书里说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不要与他们争辩,找一个中立的更高权威来解决问题。比如找出规则手册、公司政策等,这些材料都可以给出答案。
因为只关心自己,所以难相处的人行事方式是可以预料的,我们要提前制定计划。比如:
• 如果对方吹毛求疵,怎么办?给他所有细节。话术是,我在报告中总结了所有背景信息,包括适用四种不同场景的电子表格。如果你还需要其他信息,请告诉我。
• 如果对方讲话唐突生硬,怎么办?开门见山,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话术是,我知道你很忙,所以我直截了当一些。你对下一阶段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 如果对方是自恋狂,怎么办?告诉他,他是多么优秀。话术是,我知道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材料整理了一下,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做得更好,我就把材料留给你,你来给出一些替代性的方案。
难相处的人不会因为自己难相处而改变。我们要确定会面的目的,做好准备,操控全局,做出让步,寻求改变。这样你最终会取得胜利,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最后,你甚至会希望所有人都难相处,因为难相处的人最容易掌控。
02 哪七种人最难以相处?
类型1:攻击型
攻击型人格就像战场上的坦克,横冲直撞,不留情面,往往令人惊恐不安。他们又分为三种子类型:谢尔曼坦克型、狙击手型和爆破手型。
谢尔曼坦克型:会公开指责他人,甚至辱骂、恐吓,极具压迫感。他们可以实现短期目标,但代价是失去友谊和长期关系。
狙击手型:喜欢背地里耍阴招,表面友好,背地里冷嘲热讽。他们会利用社会约束在安全的空间内攻击别人,往往让人防不胜防。
爆破手型则会在友好的对话中突然爆发,感到威胁时就发脾气,常常使人措手不及。
类型2:抱怨型
抱怨者对一切都不满,但从不采取行动改变。他们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只有通过抱怨来宣泄情绪。这种人会让周围的人产生抵触情绪。
类型3:木讷型
木讷型人格在面对不愉快情况时会保持沉默。沉默是一种攻击手段,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这类人设置了沟通障碍,使互动失效。
类型4:超级随和型
超级随和的人表面上总是通情达理,但实际上总不能兑现承诺。他们喜欢被关注,想和每个人交朋友,但在面对问题时常常用欺骗性的暗示来误导你。
类型5:消极型
消极的人会腐蚀整个团队,使每个人都变得垂头丧气。但在消极的表象下,他们能够保持坚定的个人信仰,完成任务。他们对生活束手无策,但在直接参与管理的任务中能表现得很好。
类型6:万事通型
万事通枯燥乏味,迫切需要人们承认他们聪明无比。他们自认为是专家,喜欢主导谈话,但这种行为常常导致任务无法如期完成。
类型7:优柔寡断型
优柔寡断者通常是完美主义的信徒,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完美欲。他们通过拖延工作来应对压力,这会让团队和周围的人都无法前进,最终拖垮团队。
前段时间,白玉兰奖公布入围名单后,电视剧《追风者》的两位主演因为报奖问题引发了粉丝的争论。支持一位主演的粉丝认为他是剧中的主角,应该提名最佳男主角,而另一位主演的粉丝则认为他也有资格。这场争论从艺术讨论演变成了饭圈的拉踩,甚至引发了网络暴力。
我们能看到粉丝中的谢尔曼坦克型,他们公开指责对方,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而在背后,可能还有狙击手型,冷嘲热讽,煽动情绪。再看那些在争论中保持沉默却在不断转发的,他们可能属于木讷型。他们不愿意发表意见,害怕卷入争斗。而超级随和型人格的粉丝,可能表面上支持双方,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帮忙解决问题。
书中给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法。
应对谢尔曼坦克型:
1.保持冷静和礼貌:不要被挑衅激怒。可以用平静的语气回应,例如,“没事的宝贝,风平浪静很理想,偶尔的狂风或暴雨也很难避免。”
2.设定界限: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不接受侮辱和人身攻击。
应对狙击手型:
1.直接面对:在公开场合点出他们的行为,例如“你刚刚的评论是什么意思?”这样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被注意到。
2.转移焦点:把讨论拉回到具体问题上,避免被阴暗的评论带偏。
3.寻求支持:让其他人也参与进来,形成一致的对狙击手型人格的抵制,让他们感到孤立。
应对木讷型:
1.鼓励表达:通过提问和鼓励,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创造安全环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受到尊重和重视,减少他们的恐惧感。
应对超级随和型:
1.明确期望:明确告诉他们需要具体的行动和支持,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
2.适当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影响,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
03 利己主义、咄咄逼人、极端懒惰、完美主义者应对指南
1.利己主义者
与极端利己主义老板打交道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奉承。比如说:“我读了您发的关于重组A分部的通知,您是对的。以您所说的为基础,我想我们可以这样做……”记住,老板的功劳可以让给他们,但你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大家会知道这些好主意来自你。
与极端利己主义员工打交道对付利己主义员工,要让他们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你可以这样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荣誉,这样我们大家都会做得更好。”
与极端利己主义同事打交道对于喜欢吹嘘的同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你做得很好,你到底做了什么来实现这个结果?”
2.咄咄逼人者
与咄咄逼人的经理打交道咄咄逼人的经理可能会用细节压垮你,试图否定你的想法。你可以缩小谈话的目标:“我们能否先在一个地区试行几个月,看看效果如何?”
被人背后捅刀子如果你发现被人背后捅刀子,要采取反击措施:“对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我以为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我记得我们曾谈过这些。”记录每次会议的要点和决定,可以让对方有所顾忌。
3.极端懒惰者
与懒惰的员工打交道要调动懒惰员工的积极性,可以改变工作环境或者工作方式,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权:“Wendy,你的项目似乎遇到了问题,难以按时完成。我们能做些什么让你更加可靠呢?”
与懒散的同事打交道帮助他们进行时间管理,制定详细的清单或时间表,推动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坐下来一起制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时间表以确保交付。”
4.完美主义者
与完美主义者打交道完美主义者对细节要求极高,要提醒他们着眼大局:“Peter,如果你继续对测量值进行再三检查,我们不仅会超出预算,还会错过交付日期。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帮我们?”
追求完美的老板追求完美的老板总希望员工加班加点,追求每个细节的完美,并严格遵守交付日期。你可以这样说:“我们能把工作拆分一下,或者找其他人来帮忙吗?”
04 尾声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记得当年第七遍看《教父》的时候,我会模仿着维托·柯里昂的样子,跟着他念出这句台词。在冷静、理智中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在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时需要的态度。
无论是面对挑剔的同事、难缠的客户,还是完美倾向的上司,这种态度都能帮助我们走得更远。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伟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每一次应对挑战时逐渐显现。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运用这些策略,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作者:宋朝阳,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