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商采业务,产业带出海的更深处?

晓曦·2024年05月11日 09:34
中国产业带借助跨境电商成功转型出海。

中国产业带和出海的故事,从未停止过。

宁波的灯具,安吉的办公椅,厦门的水暖卫浴,永康的五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特色产业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度是「Made in China」的重要支撑。作为集群化生产的典型代表,以村镇、乡县等小区域单位集团作战,向全球市场输送物美价廉商品等同时,也在承接着国际品牌的代工需要。

「不出海,就出局」的论调,在众多产业带面前其实并不新鲜。作为在传统外贸时代就已经开始攻略全球的老玩家们来说,出海从来不是新鲜话题或是难题,而是出海的路径与方向。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美元计价)同比-4.6%,两年复合增长0.4%,价跌量升。服装、家具、家电这传统外贸老三样份额在降价等手段下基本保持稳定,反而是新能源等新三样出口持续发力。

商业世界,不进则退。当摆在产业带面前的挑战,从供应链断裂、履约失效的客观问题,转向外需走弱、订单量骤减的竞争问题时,意味着新环境下,传统外贸模式已经「失灵」。

01 产业带出海,需要换轨

工厂/品牌商、出口商、进口商、分销商、企业买家……代工模式之外,传统外贸模式的交易链路,看起来不算繁琐,却极为被动。

在整个交易链的环节中,中国产业带厂家们更多站在整个价值链条的末梢。尽管产业带商家身份的工厂、品牌商无需承担分销、沟通等实际环节,但所处位置是断点的,无法越级发生关联。无论是代工需要还是按照外商要求制造产品,都无法参与产品研发需求的收集、用户意见反馈的获取,至于所谓的销售渠道构建、品牌建立等高附加值环节,更是无法触及。

在全球贸易环境向上行情里,凭借成本优势的确能获得快速发展,但行情一旦遇冷或是遭遇成本挑战,自然会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此前进出口之间的撮合链路并不稳定,除了取得部分声名后依靠客户口口相传之外,更多是依靠产业集会、展台等传统方式的「看天吃饭」。

就目前环境来看,新环境下的产业带出海,需要换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产业带维度的重新思考,也正在发生。

转机发生在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的兴起,成为诸多产业带商家的转型加速器,让诸多企业在品牌构建、销售渠道有了切实跳板。

以位于河南洛阳的庞村镇为例。以乡镇为基点的特色产业带中,其发展路径可以视为典型代表。上世纪80年代庞村镇上的居民以家庭手工作坊为单位,一把榔头、一张铁皮为生产资料,敲打出各类钢质用品后,一发不可收。从全国最早的保险柜、锁具生产地开始,到现在自主研发出了超过10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成为业内尽知、海内外享誉的「钢制家具之都」,甚至蔓延到周边李村、寇店等区域,共同形成了洛阳伊滨区钢制家具产业带。

官方数据显示,该产业带年产值180亿元,销售份额占全国市场80%,出口额达10.35亿元,商家近2000家。从生产模式来说,洛阳钢制家具产业带已经完成了转型,从个人作坊、单打独斗的粗放管理,跃升成具备自动化、集群化管理能力的产业带集群。将密集劳动力带来的人力成本优势,转向管理、生产、成本等综合成本优势。

传统外贸时代,洛阳产业带的优势十分明显,洛阳产业带集群化的优势一度是其快速发展的动力,其本身在国外具备一定影响力,甚至已经成为宜家、Staples等欧美商超渠道的源头供应方。

但越来越多工厂加入后,身处传统外贸模式价值链底端的厂商们,无法逆转地陷入价格战的泥淖。而盈利的重压又反向遏制了产品与技术的创新。

在「出海」大旗高喊了几年的当下,洛阳产业带本身算是前辈。一方面,是区域整体的推动。2021年是一个分水点,当年在洛阳商务局的推动下,举办跨境电商相关峰会,引入亚马逊等平台作为本地工厂的跨境入口,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了此前「熟悉」的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带商家本身也在持续探索自己的转向路径。一边是内求,企业从生产制造端的转向,找到匹配数字时代和新环境的生产模式。另一边是外寻,市场、平台、渠道、模式、品牌、产品……不同方向的探索,都得自己淌出来。

「像是新生一样。」洛阳双彬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姚婷表示。作为典型的产业带商家,双彬在2010成立后,直接瞄准的就是海外市场。

转折发生在2021年。双彬选择入驻同时覆盖C端与B端市场的亚马逊,第一站就瞄准了美国市场。因为钢制家具固有的B端属性,双彬选择双品牌运营的探索路径:Yizosh品牌侧重C端,Letaya品牌更专注B端。

产业带本身的优势依旧存在,脱离价格战后又为产品研发松绑。C端客户在亚马逊平台本身的流量加持下,凭借产品优势,在入驻一年后,Yizosh品牌的销售额就实现了1000%的增长。

相较而言,B端与C端客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管是材质、场景、质量还是价格,双方的需求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的爆款中,B端的桌下柜和C端的工具柜,差别很明显。」而且,涉及大批量B端采购,产品设计、物流服务等各方面需求也与消费端不一样。

而双彬整体在亚马逊B端的业务增长也很迅速。成为传统外贸之外可以直接触达海外企业用户的有效途径。截至2023年,Yizosh旗舰店B端销售额占了20%,而Letaya旗舰店,B端销售额占比达34%。

凭借着双端市场的发力,双彬已经成为亚马逊金属办公柜品类销量的TOP1,并且多款产品入选了Amazon’s Choice榜单。

「通过跨境电商,我们实现了突围。」据了解,双彬刚刚在洛阳新拿了地块,要建立自己的新厂房与办公楼,宛若新生。

02 数字化为帆,亚马逊作舟

双彬在跨境电商的成功,一方面有亚马逊本身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底子够「硬」。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的一个显著区别是,需要有敏捷生产的能力。在出海之前,双彬新工厂就具备了柔性制造的能力,可以满足电商属性的备货与敏捷生产需要,这又反向帮助其在亚马逊跨境电商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洛阳伊滨区钢制家具产业带,这并非个例。还有更多产业带商家开始换轨。科飞亚算是典型案例,在此之前,科飞亚的主要业务更多聚焦在线下B端客户。而向跨境电商转型的第一步就是完成自身的「生产转型」。

毕竟,海外用户的消费需求,无论尺寸、消费习惯都是鸿沟,这需要配备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实现产品的本土化。再通过产品创新与质量来获得市场成功,而这一点,恰恰是传统外贸模式无法接触的,也是传统生产模式无法触达的。

「我们去考察国外的工厂,不止是买他们的产品,还要买理念,买生产方式,买对未来的看法。」洛阳市科飞亚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云亮对硬氪透露,产业带商家进行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对「人性」的考验,许多工厂在转型初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钱、设备都投入了,但现实是残酷的,生产效率无论是质量、报错还是设备匹配,都有磨合的过程,甚至比传统人力还要差。

要调试,必须牺牲时间。牺牲时间,就意味着放弃订单。科飞亚坚持了,也成功了。在2023年3月,其引入的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顺畅运行,使得科飞亚成为业内生产能力靠前的强大工厂。

科飞亚工厂

不久前,亚马逊企业购举办年度产业带标杆工厂媒体沙龙,在走访科飞亚工厂时发现,相较于工人来说,机械臂、自动化操作流水线才是是工厂的「主角」。整体环境也与传统工厂大相径庭,带着「窗明几净」的透亮,在各类智能设备中充满着工业魅力。

在生产完成迭代后,其组建团队转身投入跨境电商,第一站同样是亚马逊。

对于科飞亚来说,亚马逊等跨境平台不代表只是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在洛阳市科飞亚办公家具有限公司海外业务总经理邵靖看来,科飞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能力在亚马逊上得到彰显并获得快速变现,通过市场的直观反映,来完成产品的敏捷迭代,进而以产品力支撑起企业的品牌塑造。

双彬与科飞亚,是整个产业带出海的典型代表,也是尝试跨境电商企业的具体缩影。就目前来看,洛阳官方数据显示仅北美市场,洛阳跨境电商企业来说,钢制家具的线上销售已占比达到60%。

其中,亚马逊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助力出海的船队。亚马逊作为跨境电商,在深耕全球不同市场的同时,也为对应的商家提供更了解本土市场的经营策略,来帮助商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实际偏好。比如日本消费者习惯推拉式的柜门,而美国消费者更喜欢双开门。

而在C端业务之外,B端业务同样在为企业增长转型提供动能。亚马逊企业购提出的DTB (Direct To Buyer)新出海模式,将需求企业的采购路径扩展到全球,也为众多具备产能的产业带商家带来了全球超过600万企业和机构买家的直接触达机会,为企业链接C端与B端的两个市场。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亚马逊作为出海首选平台的原因。」双彬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姚婷表示。单纯的销售渠道增加只是短期内的收益,难免会再次面临同质化竞争的价格战。「除了C端市场之外,亚马逊企业购也在为我们提供了B端市场的出海新模式。」

而其入驻亚马逊后的发展与成长,一方面是微观的成长,可以不断获取用户的直观反馈,改进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则是整个企业体系的重塑。「我们正在做流程再造,销售端、生产端、物流仓储端,每一个环节都在再造,来匹配新环境下的需要。」——这更像是一种陪伴式的成长,帮助志在长期主义的企业完成进化。

也正因此,在中国产业带出海的过程中,亚马逊等跨境电商作为船队的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03 出海,要向更深处去

同样是出海,从传统外贸模式中脱离,对于产业带商家来说,是从路径清晰且竞争者激烈的熟悉海域,驶向一片陌生海域。

然而,想要找到能够带来增长的商业新大陆,还需要产业带商家们向着更深处去。而跨境电商,正在带来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方面,除了商家普遍在尝试的C端业务之外,B端业务则是一个之前因为无从下手而被忽视的蓝海。从这一角度看,亚马逊企业购的DTB模式,更合适国内产业带商家体质的路径。

在C端市场的基础上,亚马逊企业购可以发挥产业带商家普遍具备的传统外贸经验,抽离中间环节,让商采通过跨境电商的直接触达模式被产业带厂家直接承接。

还是以科飞亚为例,入驻亚马逊后其依旧专注在B端业务,上线仅一年,收获的数百万订单订单便是由亚马逊企业购撮合。

有价值的点在于,亚马逊企业购通过深入产业带的整体生态,从企业整体的出海路径助力,而非只是单纯渠道端的赋能。并且这种助力,正在面向全国的产业带。就在去年,亚马逊企业购启动产业带加速器项目,旨在助力工贸企业从源头开始转型。就其公布的计划来看,试图在内三年扶植万家产业带厂商完成出海从0到1的搭建,内容包括从传统制造、供应链重塑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打造全球品牌的过程陪同。

另一方面,在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中国工贸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进化是一种必然。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跨境电商为钢制家具搭起了出海桥梁,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郑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赵亮表示,在其看来,洛阳钢制家具产业带的产业优势十分凸显,但此前始终处于价值链条中较低的环节,这意味着走向差异化、品牌化的产业转型是必然的。

而支撑转型或许有很多种路径,跨境电商是可能性更大的那条,「全球市场空间带来的差异性,也是产业带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养分」。

就实际成果来看,2015年以来,亚马逊已经助力数十万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开启自己的出海之旅。尤其在2019到2022年,在亚马逊上完成品牌注册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近3倍。截至目前,亚马逊在国内10座主流城市均配备了本地化区域团队,进一步助力商家出海。

企业出海,品牌出海。这样的口号我们并不陌生。相反,伴随着中国制造享誉全球,许多企业本就有出海的经验。但正如前文所述,身处价值链条低位并非长久之计,同质化带来的价格战更是迫在眉睫。

而是否能够出海,除了找对风向,或许更要靠谱的「领队」。

可以预料的是,有能力的生产加工型产业带企业陆续出海,凭借自身的生产制造能力,从产品性价比、产能维度建立优势,又经由亚马逊等跨境电商的行业资源,助力自身成长。属于产业带商家的大航海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1
6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在美联储上周的会议之后,市场前景已经明显好转。

2024-05-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