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双碳大事: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公布;隆基绿能成立生物能源公司;海辰储能产值破百亿
整理 | 薛昱婷
编辑 | 雪小顽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1月15日消息,当前,生态环境部正稳步推开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综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部门推荐、专家评审意见等因素,筛选形成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试点名单,持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试点单位共包括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城市涵盖资源型、工业型、综合型、生态良好型等多种类型,产业园区涉及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加强跟踪和指导,建立定期会商、任务交办、跟踪评估、定点帮扶、成果推广等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中国能源报)
工信部: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
1月19日消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计划在2024年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
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工业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发布2024年工业领域节能节水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要稳中有升,完善新兴固废利用体系,力争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人民网)
185.3亿元!全球首个亿吨级绿色甲醇制造项目获批
1月18日,由吉利集团旗下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获批。该项目总投资185.3亿元,计划建设起止年限为2024年7月至2026年8月。其中项目一期建成年产绿色低碳甲醇50万吨示范项目,二期建成年产绿色低碳甲醇500万吨项目,远期规划总体形成年产1亿吨绿色低碳甲醇产能。
公开信息显示,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22日成立,经营范围含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
该公司由吉利旗下浙江醇氢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运达股份、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华夏能源网)
注册资本1亿元,隆基绿能在海南成立生物能源公司
1月15日消息,海南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近日在海口江东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全资控股。
海南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含: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证券导报)
海辰储能产值破百亿
1月17日,厦门市政府向海辰储能授牌“厦门市首家独角兽企业”。海辰储能在厦门成立仅4年,公司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海辰储能方面表示,2023年,公司在产品创新力方面不断迭代推出280Ah、300Ah、314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φ64大圆柱户用储能专用电池,以及HiTHIUM ∞ Block系列液冷储能产品,并在近期发布海辰储能全球首款kAh长时储能专用电池MIC 1130Ah、“海纳百川”全栈式工商业储能服务和能源平权Hero EE一度电户用电源三大产品和服务。(中国商报网)
比亚迪就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达成采购协议
1月15日消息,西班牙Grenergy公司宣布,与比亚迪就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智利OasisdeAtacama(阿塔卡马绿洲)4.1GWh储能项目的1.1GWh储能系统达成采购协议。在框架协议内,比亚迪将向其提供2136个魔方储能系统Cube。
Grenergy将在阿塔卡马绿洲项目规划装机4.1GWh电池储能项目和1GW光伏项目。这一项目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储能项目,总投资为14亿美元。项目的一期二期将安装上述采购的储能系统设备,其中一期计划在2024年投入使用,二期计划在2025年投入使用。(财联社)
通威股份已组建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
1月16日消息,通威股份在互动问答中表示,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环节深耕多年,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全球第一。钙钛矿电池技术本身的理论探索和行业研究历史由来已久,因其制备流程相对简单、理论光电转换效率上限更高而长期受到行业关注。但因其稳定性、使用寿命以及大面积制备的技术难度等问题,规模化应用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公司高度关注并持续推进包括钙钛矿技术在内的各类新型电池技术,并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公司已组建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基于大绒面的两步法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已达到31.68%。(界面新闻)
比亚迪将在印尼投资13亿美元建新厂,年产能15万辆汽车
1月18日,印尼经济统筹部部长表示,比亚迪将投资13亿美元在印尼建设产能为15万辆的汽车工厂。同日,比亚迪在印度尼西亚推出三款纯电车型:海豚、海豹、ATTO3(元 PLUS),进一步扩大其东南亚市场版图。
比亚迪印尼总裁赵鹰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24年底在印度尼西亚建立多达50家销售网点。(凤凰网)
三峡能源:2023年度净利润73.46亿元,同比增4.5%
1月19日晚间,三峡能源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264.51亿元,同比增加1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46亿元,同比增加4.5%;基本每股收益0.2566元,同比增加4.44%。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项目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4.12%。(每日经济新闻)
咨询机构Mercom:2023年光伏行业融资达十年最高,风险投资涌向下游企业
1月18日,能源咨询机构Mercom发布了2023年光伏行业融资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太阳能行业共进行了160笔融资交易,融资总额达343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42%,一举创下十年以来最高记录。
2023年,太阳能行业的全球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达到69亿美元,比2022年筹集的70亿美元低1%。其中1亿美元或以上的风险投资交易共有26笔。风险投资中有68%的资金(47亿美元)涌向了太阳能下游公司,共有42家企业获得了投资。(SOLARZOOM光储亿家)
赣锋锂业与现代汽车签署长期供货协议,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
36碳获悉,1月19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近日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约定由公司及其子公司向现代汽车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各年度供应数量按照协议约定执行,实际采购数量及销售金额以最终采购订单为准。
赣锋锂业表示,公司本次与现代汽车签署长期供货协议,既满足了现代汽车对电池生产的关键原材料锂的需求,又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合同生效时间及履行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欣旺达:有诈骗分子假冒公司名义诈骗,已报案
1月19日,欣旺达发布声明称,有诈骗分子冒用欣旺达名义开展虚假投融资平台App诈骗。公司从未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发投资、理财类App;从未出具过任何相关文件或通过任何App平台组织相关投资活动或发布投资产品。
声明表示,对于任何单位或个人假冒公司名义,伪造投融资项目,发布投资产品,进行网络诈骗等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公司将坚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公司已于1月19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并正告冒充公司开展非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