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石头卖 20 万,赌石直播把我看笑了

科技狐·2023年12月11日 08:34
疯狂的石头

最近,江西彩民花 10 万元买彩票中 2.2 亿的新闻闹得是沸沸扬扬,一夜暴富的故事叕上映了。

可惜,依旧和老狐没什么关系。

但老狐最近在 B 站关注到了另一种传闻能一夜暴富的行业,叫做“赌石”。

有一位 UP 主“翡翠货主阿牛”,是一位翡翠商人,不过他的视频与翡翠成品无关,而是买卖原石。

咳咳!不是这个原石。

是自然界里的原石,赌石就是赌原石里有没有翡翠。

*图源小红书博主@独角兽翡翠

他分享了一期关于赌石的视频,视频里他看中了一块翡翠原石,在他看来原石品质一般,但其中一条“色带”存在绿色翡翠可能,如果赌中,就能大赚一笔,没赌中,钱就打了水漂。

博主一时难以抉择,还打电话请老爸算了一卦,得出今天不是好日子,得周六买才行。

赌博的尽头果然都是玄学。

博主特地等到周六这个黄道吉日才去花 3.7 万元买下这块石头,但切开之后,却拉垮了,因为翡翠有“癣”,不纯净,这笔交易血亏。

博主得出结论,人不能相信封建迷信,他老爸算卦不准……

老狐以为故事就这样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悲剧结尾,没想到还有反转。

博主在一块切下来的“废料原石”上切开,却得到了他想要的绿色翡翠,成功捞回了本。

戏剧性的“赌石”过程,也让本期视频播放量破了百万。

关于赌石,老狐很早就听过,上初中时,在《故事会》上读到不少关于赌石的故事,大概过程无非是:

一个穷困潦倒的男人,跑到云南碰运气玩赌石,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切开后里面是价值连城的翡翠,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之后遇到一块看似十拿九稳的巨大原石,男人不顾家人朋友反对,赌上全部身家,买下石头,结果被卖家做局,切开后只是一块普通石头,财富一夜回到故事开头。

这样的故事有警示意义,同时又充满诱惑力。即使有反面教材在先,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们还是会忽视背后的风险。

以前赌石距离咱们很遥远,只存在《故事会》里,如今有了直播,人人都能在直播间里买到翡翠原石。

在抖音、快手和淘宝上,这样的直播间还不少。

与普通卖货直播商品不同,原石直播卖货价格不透明,主播展示原石,观众自己判断价值,主动报价,或私下和工作人员联系砍价,价格从几百几千到上万。

另一位博主的视频,揭示了在直播间赌石的后果。

UP 主“玉见也木西”有许多期的“赌石”开箱视频,普通赌石玩家寄原石给他判断品质,名为“赌石大赛”。

开箱视频也成了博主最受欢迎的一个系列,看着赌石玩家们价值不菲的原石,被切开后是一文不值的大理石,观众在弹幕玩梗,气氛非常欢乐。

自己的悲剧固然惨痛,但别人的悲剧,却能带来快乐。

在网友寄来的原石中,出现最频繁的奇葩属那些观众在直播间买来的石头。

带货主播为了展现石头的品质,在石头上打出如远古符文一样的开孔(被 UP 主称为“流氓窗”),他们再用电筒照射石头,凸显内部翡翠的品质。

事实上,这些流氓窗是主播误导消费者的手段,石头在灯光下透出的颜色,并非内部翡翠的真实品质,这种开窗方式可以避免看出裂纹和杂质。

*淘宝直播间

原石在电筒照射下的光照表现,也不是判断原石是否是翡翠的唯一依据,其密度、硬度、光泽可能达不到翡翠的要求,这些都是消费者无法透过手机屏幕观察到的。

于是,消费者就稀里糊涂地上当了。

“赌石大赛”的结果这么说吧,UP 主给大赛设置了一个奖励,只要赌石切开,物超所值,他就送出一块翡翠奖品,最终没有一位玩家成功。

*被切开成大理石的石头

可见赌石行业对新人有多坑。

被骗的人里不少身价不菲,而且因为数额巨大,有些人还心虚地瞒着家里人赌石,跟赌徒心态无异。

这期视频中,一位大姐,瞒着自己丈夫在直播间花超过百万买来原石,单价从几千块到 20 万不等。

石头上开满了流氓窗,有的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此误导大姐。

经过 UP 主一一判断,除一块石头稍有价值之外,剩余这些石头加起来价值不到一万,包括那块花 20 万买来的石头。

赌石之所以能骗到如此多的人,究其原因,在于翡翠有非常高的价值,人们希望通过赌石,一本万利。

赌石的翡翠原石盛产于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因外部风化作用,使其外表看起来像是普通石头,所谓赌石,就是能否赌对石头内部有高品质的翡翠。

也因此,赌石被戏称为“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

*缅甸翡翠原石矿产区

听起来,赌石,似乎跟买彩票差不多,都是一个看概率的运气游戏。

但事实不是,赌石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加上科学的进步,早已形成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判断的产业。

翡翠是玉石的一种,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宝石矿中含有超过 50% 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比重在 3.25 - 3.35 之间。

*清朝翡翠文物

而翡翠内部含有的钙、铬、镍、锰、镁、铁等微量元素,决定了翡翠的颜色、光泽等外在表现。

事实上 ,翡翠也是在元末清初才在我国流行起来,逐渐变成人们竞相追逐的财富象征。这样的过程,是不是与钻石相似?二者唯一不同的是,钻石晚两百年才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原石的外观、密度、光照表现、矿产地的地质条件等因素都是判断原石价值的依据,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知识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就曾出版过这本《应用翡翠宝石学》。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和门外汉对翡翠原石的认知差异,成为骗子们收割“韭菜”的手段,甚至还催生了原石造假这种诈骗方式。

对一夜暴富的向往,促使许多消费者变成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就连经验丰富的人,也躲不过诈骗的坑。

在“玉见也木西”近期的视频中,徒弟买回一块 10 万元的石头,以为是捡漏,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原石是假的,被人用两块石头粘合在一起。

石头外面的风化外壳也用胶假造的,用打火机一点就能燃。

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会被骗,更何况是没有经验的普通消费者。

在抖音、快手和淘宝等平台上的翡翠原石卖货直播间里,主播的套路屡见不鲜,密密麻麻的“流氓窗”,主播拿着手电筒照射原石,夸品质好,物超所值。

*快手某直播间

老狐看不下去,问其中一位主播,既然稳赚不赔,为什么不自己留着,主播正气凛然地答道:

交个朋友。

老罗听了想打人。

那些价值不菲的原石,在矿产区就已被矿产老板挑走,最后出现在直播间的原石,也经过行家层层挑选,是被他们淘汰的。

在直播间捡漏,无异于普通观众在向行家发起挑战。

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何况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赌石连兴趣爱好也算不上,最终只能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想要富有,还是得努力提升自己,只有自己的能力才是稳定的财富来源。

参考资料

B 站@翡翠货主阿牛、@玉见也木西 。

百度百科

抖音、淘宝、快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者:老狐,编辑:木易,36氪经授权发布。

+1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