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的于文亮,才不是普通人

维小维生素·2023年11月15日 08:34
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01

现在真是个速生速朽的时代,网红也如此。

比如最近爆火的短视频博主于文亮,短短一个多月,涨粉到388万,登上了热搜榜首位。他是怎么火起来的呢?无他,就是够简单。

于文亮长相平平,发的内容也非常接地气。但也因此,戳中了很多普通人的心。

比如很多人有容貌焦虑,不开美颜不敢出镜,而于文亮则敢于不顾形象地怼着镜头,大口撸串。很多人害怕出丑丢脸,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而于文亮敢于把自己五音不全地唱歌的视频发出来。

他的这份坦然与纯粹,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有网友评论:

我的精神内耗在此刻被终结了,原来生活不是死磕出来的。我们都是于文亮,都可以这样笑、这样闹!

于文亮治愈了我的“平凡羞耻症”。

就是这样,于文亮短短时间内爆火了。但网络上总是喜欢造神,然后又毁神。

很快,于文亮又塌房了。

怎么回事呢?

因为他大量涨粉的原因,就是立的“哪怕没钱也很快乐,不为奔着钱而来”的美好人设。

他的抖音简介是这么写的:

“蛮多人让我趁现在赚钱,也蛮多人骂,我在此统一回复,我爸爸还是顶梁柱,如果有一天我的爸爸妈妈顶不住了,需要我来承担一些事了,我一定会接广告赚好多的钱,保他们后半辈子无忧无虑,就像他们现在保护我一样......”

最后还直接写着“不接广”。

所以网友们才会说“人人都是于文亮”。

事实很快打脸了。

成为380多万粉丝的大博主后,于文亮开始直播了,开始接受打赏要礼物了。

他与其他主播PK,对面主播说:“我来直播就是圈钱的。”

于文亮直接回答:

你把我心里话都说出来了……那就一块圈吧兄弟!

然后,他就开始疯狂掉粉,疯狂挨骂。他把之前的抖音简介删了,改成:天天开心。然后,他还发了一条图片说明:

但其实也没说清楚啥,或者根本不想说清楚,所以依然是疯狂掉粉,疯狂挨骂。现在他已经掉粉70多万,只有310万粉了,

而且底下评论区几乎都是一片骂声。

这个靠真性情人设起家的网红,最终玩砸了。

02

看到这件事,我有几点想说。

首先,于文亮能火起来,得益于现在的算法红利。

他的人设,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不内耗”的精神状态。他长得普通,发的内容也很普通,没有精美包装,没啥技术含量,像极了你身边的一个朋友,随手记录点生活碎片。

但就是因为够真实,够普通,不会带来焦虑感,很多人都说被于文亮感动了,

我觉得,被感动的人,其实是在于文亮身上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追求的“如此普通又如此快乐”的状态,自己感动了自己。

所以,于文亮在短短时间内就火了起来。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短视频平台非常多。

像之前那个唱着“挖呀挖”的幼儿园黄老师,也是如此。但这种算法红利,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是每个人学于文亮,就能做到于文亮这样的流量。

所以,于文亮非常幸运,抓住了流量红利。

其次,于文亮看着普通,但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普通”。

因为他更有流量变现的意识。

比如他一开始立的是不为赚钱的人设,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这样的人设才能够拉好感呀。模糊目的性,才能拉近距离,才能进一步引导。还有,他之前的简介说不接广告,你以为他真的是不想赚钱吗?

不是的。

他不过是懂得“待价而沽”的道理,想要积攒更高的流量,获得更大的价值。

看他回复网友的评论就知道,

他确实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然后,他也做到了。

据说他的一场直播,已经赚到了够买一辆奥迪的钱。

所以我说,他不是真正的普通人,

他比一般人都有营销意识,目标清晰,执行力也强,在流量最大化的时候,果断开始变现。

所以,我觉得,这有啥好骂的呢?

这明明是一个出身普通的人,敏锐捕捉到了自己身上的商业价值,并及时转化为财富的成功逆袭故事啊。

当然,流量是会反噬的。

来得太快的,往往也会去得快。

所以,于文亮也稍显着急了。

他不应该直接说“圈钱”,这让真心实意被他感动的网友们,情何以堪呢?

他应该继续贯彻“不爱钱”的人设,

说既然大家喜欢看,那就多发,有钱的刷点礼物,让我改善一下生活,没钱的就点个赞、捧个场吧之类的。

这样不是显得更可爱吗?

其实说实话,哪个当网红的不是为了赚钱呢?

或者说,哪个人不想赚钱呢?

于文亮的快速爆火,不就是因为足够真实吗?

怎么当他展露出真实的人性时,大家反而不买账了呢?

只能说,他前面的人设包装得过于完美了,

或者说,名利来的太快,一下子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发现,财富和名利,确实非常香。

于是某一天,这个屠龙少年,最终变成了那条沉迷于财富的恶龙。

但即便如此,他也已经领先很多普通人了。

所以,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

你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有一万种方法收割他,直到他的财富与认知相匹配为止。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公平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作者:维小维生素主创们,36氪经授权发布。

+1
6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前500强高管维小维的原创阵地,每天给你一颗有料的维生素。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