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吃罚单,这种面膜凉了

青眼·2023年11月10日 12:06
变天了。

站在舆论风口的“海藻面膜”又出事了!

就在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口气公布了3例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其中就有两例涉及“海藻面膜”。对此,有行业人士不经发出感叹,“海藻面膜真的要凉了!”

01 省级药监连下两张罚单

据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某企业生产的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批号:NP2023041801)经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检验,判定为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产品。广东省药监局对该企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74元、罚款1.5万元以及没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的行政处罚。

另一涉事产品则是由广东某有限公司生产的zilaix资莱皙海藻颗粒面膜(批号/MFG:YZ23030201F),“菌落总数”项目经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检验,被判定为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广东省药监局对该企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罚款1.5万元以及没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的行政处罚。

截自广东省药监局官网

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信息表中虽未公开具体涉事企业,但青眼号外通过对比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涉事产品名、企业法定代表人等信息,通过药监局官网等公开信息查得两款涉事产品的备案信息。

其中,zilaix资莱皙海藻颗粒面膜产品备案人、生产企业为广东*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妆),产品备案号为“粤G妆网备字202235330*”,备案时间为2022年11月30日;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的备案人、生产企业则为佛山市*曼诺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曼诺),该产品为2023年2月备案,备案编号为“粤G妆网备字202303033*”。

02 多次被“点名”,还涉嫌虚假宣传

根据上述信息,青眼号外发现,此次两家企业被罚,或与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8月发布的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的通告(2023年第4期)抽检结果有关。

据该通告显示,在省药监局抽检的508批次化妆品中,发现有12批次不合格产品,其中有7款为“海藻面膜”类产品,而广东*妆和佛山*曼诺分别生产的“zilaix资莱皙海藻颗粒面膜”、“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赫然在列。

截自广东省药监局官网通告

经对比不难看出,广东省药监局通报的上述不合格产品批次、生产企业、备案编号与前文处罚结果中涉事产品的批次一致。

具体来看不合格项目,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涉及的不合格项目有二,分别为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合格。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所规定的相关项目限额,该产品菌落总数超标120倍,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则超出标准46倍;zilaix资莱皙海藻颗粒面膜不合格项目则是“菌落总数”,相比规定值超标了3.9倍。

值得一提的是,法蒂姿小颗粒面膜被点名抽检不合格并非个例。据公开信息,国家药监局于10月24日发布公告表示,在2023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经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等单位检验,产品标签标示为广州市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迪慧尔草本海藻面膜等20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

青眼曾注意到,这20批次不合格面膜,共包含16批次颗粒海藻面膜,占总数的80%,其中有13批次产品均由广州市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秀公司)生产。

而除了上述凯秀公司生产的13批次不符合规定的颗粒海藻面膜产品外,佛山*诺曼生产的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同样被国家药监局标称不合格。

截自国家药监局官网通告

其中,青眼号外发现,佛山*曼诺不合格产品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标示批号为“NP2023041801”,与上述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处罚信息中,不合格产品名称、批号一致。但从检查结果来看,国家药监局所检出的该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了64倍,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则超标了120倍,与广东省药监局检验结果并不相同。同一批次产品检验出两种超标结果,可见其对产品的品控的不严谨、不严格。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国家药监局、广东省药监局披露的抽检结果信息,法蒂姿小颗粒海藻面膜标示的被抽检单位均为“京东法蒂姿美妆旗舰店”。今日,青眼号外发现,消费者仍可在旗舰店购买相关产品,售价为49.5元两瓶。

截自京东法蒂姿美妆旗舰店(截图时间:2023年11月9日)

另,在产品标题和图片介绍中,法蒂姿美妆旗舰店还宣称该产品“孕妇老人小孩都可用”“孕妇也可用”。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规定,普通化妆品宣称小孩无儿童化妆品标签,显然涉嫌违规宣称。此外,“孕妇可用”也属新功效宣称,不可做普通化妆品备案。

针对上述事件,青眼号外尝试致电了相关企业了解详情,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03 海藻面膜市场要变天了

事实上,针对海藻面膜的严查并非刚刚开始。青眼号外发现,在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不合格化妆品,共计有38批次为面膜,海藻面膜占比60%,涉事生产企业均为广东企业。

就此,青眼号外进一步梳理统计得出,在2023年,广东省药监局共公布了5期化妆品抽检信息通告,涉及不合格产品约42批次,其中,“海藻面膜”不合格批次就有16批次,占比高达38%。

如在今年5月23日,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2023年第1期广东省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在159个抽检样品中,发现有不符合规定化妆品5批次,其中,有4款“海藻面膜”产品因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被通报。分别是:广州市韩术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水蓝蝶海藻面膜”、广州市科润生物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藻气森林海藻面膜”、广州市依莱丽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妍娜美肌茉莉花海藻面膜”、广州科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艳芝小颗粒海藻面膜”。

从不合格项目来看,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总数超标是“海藻面膜”违规的重灾区。就如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所告诉青眼的,海藻面膜比较容易菌落超标,这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产品生产工艺,不管是海藻面膜粉、面膜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缺乏高温消毒过程,甚至防腐剂也没有加,大部分产品均是简单混合,或者从外面采购原料半成品直接灌装。二是粉类产品接触空气和水后容易滋生霉菌。”

广东省药监局、国家药监局的接连查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海藻面膜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普遍性。事实上,青眼曾联系被国家药监局通报抽检不合格的凯秀公司,对方告知,“自去年年底有一款海藻面膜被检测出细菌超标后,从今年年初开始,全国各地监管部门一直在大面积排查这一品类。其中,凯秀成为重点被检查对象,同行业也全部躺枪,没有一家遗漏掉的。”

从大面积排查到处罚案例的出现,或也昭示着,这一类面膜真的要“变天”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号外”(ID:qingyanhw),作者:号外,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阅读量第一的化妆品行业媒体,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下一篇

Soneva、瑰丽、万豪进军日本市场。

2023-11-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