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招牌综N代:走过7年之痒,迎来结局OR破局?

飞娱财经·2023年09月01日 16:27
综艺市场需要新故事。

七年之痒不光存在于爱情语境。

走过7年,陪伴我们走过多年的综艺,很多早已悄然变味。

当李玟生前控诉遭《中国好声音》不公平对待的录音和视频曝光,《中国好声音》再次成为话题漩涡的中心。

8月20日晚,浙江广电集团发文致《中国好声音》观众和网友,表示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浙江广电集团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欢迎广大观众和网友监督。

截至8月31日,《中国好声音》母公司星空华文(06698.HK)盘中大跌16.46%,报23.85港元/股,已跌破发行价26.5港元,自8月18日以来,星空华文连日暴跌,近半个月市值蒸发超390亿港元,现价较今年高位132港元已暴跌超80%。

十年长跑,《好声音》并不仅仅是一档成熟的综艺,也是一档成熟的生意。

好在,综艺并不止《好声音》。

无论是长视频平台或是电视台,总有那么一两部老牌的综艺,比如米未的开山之作《奇葩说》,芒果TV的定海神针《明星大侦探》蓝台的《奔跑吧》,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厅》等等。

漂亮的开局

能肯定的是,要想在综艺的市场中树立一个能够屹立多年不倒的旗帜,首先就要具有其独一无二性。

从题材上来看,能成为各电视台或视频平台招牌综N代的的综艺,首先类型上几乎是不重复的——《奇葩说》属于语言类、《好声音》归类于音乐,《中餐厅》涉及到美食,而《大侦探》则带红了一个新的游戏种类——剧本杀。

共同点是,综N代首先都有一个梦幻开局,也往往是同类型中的开局之作

2014年,语言类节目《奇葩说》横空出世,在“让少数派和异见者发声”的节目主题下,前卫、大胆又严谨的语言风格,像一颗流星骤然划过综艺市场的夜空。根据《中国经营报》2020年的报道,《奇葩说》首季,第一期节目播放量就高达2927.3万,整季总播放量突破5亿。

在豆瓣,《奇葩说》第一季评分高达9.0。

乘着《奇葩说》的东风,马东与《奇葩说》总制片人牟頔、《奇葩说》商务总监刘煦共同创立米未传媒公司,并在2016年的拿到A轮融资,刚成立5个月的米未更得到了约20亿元身价。

享受了《奇葩说》红利的不止米未,《中国经营报》显示,第一季《奇葩说》拿下5000万元赞助费,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续集中进一步膨胀,第三季,《奇葩说》的赞助费高达3亿元,第四季甚至到了4亿元。

可以说,是《奇葩说》给了马东米未,也带给爱奇艺光明的未来。

类似的剧情很多,不止《奇葩说》之于爱奇艺。

2016年,在《奇葩说》与同为语言类的《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三分天下”时,一档沉浸式推理游戏综艺打破了局面,并凭借第一季的超高口碑快速开启了系列,这是芒果TV的《明星大侦探》。

2017年,所有节目都忙着“奔跑”和“游戏”时,有人选择慢下来享受生活,《向往的生活》台网同播,在当时创下了新的记录——平均收视率1.479,市场份额高达7.212%,芒果TV播放量15.3亿的数据。

要想成为一代王牌综N代,首先,你必须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征。

流量下滑,七年之痒

但无论过去多么辉煌,老牌综N代几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困境——流量下滑

首先是,综艺大盘整体在下滑。根据云合数据《2023年H1综艺网播表现及用户分析报告》,2023年上半年全网综艺累计正片有效播放134亿,同比上年的129亿上涨了4%。虽然略有回温,但更早一年,2022年的129亿有效播放,已经较上年大幅度下滑了22%。

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往往最能稳定人心的,也是具有观众基础的综N代们。2023年能保住大盘,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各类综艺二代、三代乃至N代的持续发力。

但与还在青春期的二代三代不同,能走过7季以上的老牌综N代,虽然能稳定数据,但就像步入中老年的身体一般,一检查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奇葩说》从第五季开始,就把自己面临“IP老化、口碑下跌、用户流失”,并承受着平台(爱奇艺)和广告主的质疑的现状摆在明面上,甚至放在宣传片里。但自嘲并扭转《奇葩说》被“刻意煽情,形式僵化,”的口碑。

就像身体成熟到一定阶段后柔韧性受限,“僵”是一种发展规律。对老牌综N代来说

而另一重困境则是商业价值的下滑。

大部分综艺主要的盈利方式依然是招商。老牌的综N代,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活字招牌,不光是名气的招牌,也是招商的招牌。

流量的下滑只是困境的第一层,对综艺品牌来说,流量下滑带来的危机是,品牌主们的信任危机。

以《大侦探》为例,艺恩数据显示,2022年,第六季《大侦探》播出时候,赞助数量从上一季的17个锐减到了7个。

在经济下滑,降本增效成为主流的市场环境中,即使是招商相对稳定的综N代,也会遇到滑铁卢。

比较特殊的是,有些综艺由于题材的原因,有着自成一派的盈利模式,《中国好声音》是十分难得的十年长跑素人音综。由于深入音乐行业,《中国好声音》也耕耘出了一块其他类型综艺无法开垦的热土。

广告仅仅是一部分,数据显示,《中国好声音》在节目投入1亿元的情况下,播出后仅广告收入就高达3.5亿元。而通过音乐节目选拔,《中国好声音》背后的灿星文化还能将培养的艺人,签约到梦响强音旗下,通过后续的演出、授权等业务形成更大收益。

这或许也是《好声音》能够不疲软地坚持十年地根本原因。

但塞翁失马,《好声音》也有自己的难关要过。

变动,破局还是结局?

尽管走到第七季,老牌的综N代仍然会有画上句号,或者省略号的时候。

《中国好声音》以停播戛然而止,《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开播就宣布自己是最后一季,专门用来道别,《奇葩说》第七季结束时,第八季就已经官宣,但两年过去,《乐夏3》《喜剧大赛2》轮番上阵,《奇葩说》却始终遥遥无期。

但大部分情况是,没有人愿意放弃一块金字招牌,更多的节目往往会选择制造一些变化来引入一些新鲜感。比如,参演人员阵容的变化,导演团队的变动,规则的变动等等。有些是主动为之,为了带来新鲜感,综N代必须绞尽脑汁。

但对综N代来说,变动更多时候是一种不得已。因为,成功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想要长红十年,一成不变显然是不行的。

面对口碑下滑,《向往的生活》换录制地点云南太商业,那就回湖南桃花源;加新家庭成员,妹妹性格太安静,那就再找个活泼一点的哥哥;换游戏玩法,加小卖部,想尽办法斗智斗勇……

成员的变动对综N代来说是一种常态。

《奔跑吧!兄弟》变成《奔跑吧》,核心成员换代,邓超、鹿晗、陈赫与王祖蓝退出,《中国好声音》的初代导师仅仅坚持了一季,《中餐厅》更是除了黄晓明之外基本上保持一期一会。《明星大侦探》摇身一边成为《大侦探》,面临的是核心成员撒贝宁,和原制作团队(小盒子工作室)的出走。

但改变带来的结果并不一定有益。

第六季,《向往的生活》刷新最低分,5.8。第七季宣布完结,第一季功臣Henry回来玩,口碑也回来了不少,重新变成了7.5分综艺。《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豆瓣分高达7.7,《奔跑吧》第一季则只有5.7。

对观众来说,收看长期播出的节目,不仅仅关乎习惯与情怀,想要收获的,依然是第一次看节目的乐趣。

放在《中国好声音》,这份乐趣是听到一首好歌,欣赏了一把好嗓子的歌唱;放在《向往的生活》是一次对田园生活的挑战,一次鸡飞狗跳但笑意盈盈的生活新体验;放在《奔跑吧》则是酣畅淋漓的大笑。

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一部综艺播出超过7年,陪伴的意义早已经大于节目本身,为了保留节目本身的韵味,就不得不保持一种一致性。

再优秀的编剧也无法在类似的框架下写出更先进的故事。《明星大侦探》总编剧曾直言,“作为编剧,从第二、三季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写不出故事了。”

但对与综艺市场来说,现在正是需要新故事的时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飞娱财经”(ID:feiyucaijing2021),作者:向向,36氪经授权发布。

+1
3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秀才倾城一笑,低保生死难料。

2023-09-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