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研究院院长邹萍:硬核时代的中国创业者图鉴
36氪重庆获悉,8月22日下午,WHY“明月湖·π”产科金沙龙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明月湖畔举行。36氪研究院院长邹萍以《硬核时代的中国创业者图鉴》为题进行了主旨分享。
邹萍表示,国内新经济旗舰媒体36氪关注创业者已经13年,调研发现创业者第一需求是资金。重庆可加大资金供给,保障优质项目落户;通过内培和外引的方式,打造一批重庆特色的VC/PE的品牌,作为代言人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来渝创业。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编辑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36氪研究院院长 邹萍
中国创业者基础画像:男性为主、高学历、年轻人
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实现五链融合,即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其中,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和创新的根本。今天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国创业者的变与不变。
我们知道,创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事,但是在创业道路上永远不乏先行者和领路人。这给中国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院的调研者们通过多次走访,探究新时代背景下这些创业者的变与不变,也为重庆吸引更多的优质的创业人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创业者基础画像
过往我们总是听到一种声音:90后太过自信。现在,“自信的90后”已经逐步接棒70后和80后,这一群极具个性化的青年创业者们,正在用他们的热情点燃中国的创业市场。在今天的中国,67%的创业者年龄是在35周岁以下的。从团队的平均年龄来看,68%的团队的平均年龄是在30周岁以下的。
从创业性别来讲,男性创业者占比超过78%。随着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创业者也会逐步增多,去释放我们所熟悉的“她力量”。
从创业者学历分布来看,高学历者正成为绝对的主流。75%的创业者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如今天在座的博士、教授们,都是高学历的创业代表者。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的创业者更偏爱于消费娱乐和生活服务的赛道,例如文娱传媒、电子商务等,主要原因则在于这些赛道对团队的配置,以及对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不高。
还有一部分创业者加入到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机器人为代表的硬核科技赛道。但从数量上来看,仍旧落后于消费娱乐赛道。2023年,最火的赛道莫过于人工智能,ChatGPT3.5升级为4.0,这是生成式AI带来的力量。为什么创业者依旧这么谨慎呢?
一块小小的GPU(图形处理器)就要七八万,一个人工智能公司最起码要拥有上百块的GPU才能完成数据标注、管理和训练。如果后期能够得到相应收获或者完全落地,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创业者前赴后继加入到AI的赛道。但是行业赛道的不确定性劝退了大批的创业者,也就导致了人工智能赛道里基本都是资本实力比较雄厚、掌握大量数据的互联网巨头们,如百度的文心一言。
从性别来看创业者赛道的分布,男性和女性在赛道选择上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是男性相对会更偏爱硬核科技赛道。随着年龄增长,创业者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专业服务和前沿科技赛道。
从城市分布来看,中国的创业者们依旧没有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科技创新比较活跃、人才储备比较充足的一线城市。可以说,北、上、深凭借着资源优势,虹吸了中国超过48%的创业者。哪怕广州、杭州和成都位于第二梯队,他们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度也是远远落后第一梯队的。重庆对于创业人才的吸引力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7成以上创业者对资金支持有强烈诉求
创业者到底需要什么呢?创业者对三块内容提出了很高的需求,第一是资金支持,第二政策支持,第三类是专业服务方面的支持。
在所有参与调研的创业者中,74%希望通过股权融资获得资金,45%希望得到政府支持,34%以上希望获得行业资讯支持,技术开发的指导,创业导师辅导等外力支持。
一个城市可以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专业服务支持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对创业者的吸引力度。尤其是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方式,为优质的项目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
创业者诉求
除此之外,创业者也对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获客提出了较为迫切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开放部分市场的方式,来帮助一些优质的创业者实现前期的市场开拓,也可以将企业用于研发的部分费用抵扣他们的所得税,更加精准地解决创业者的难点和前期痛点问题。
基于极具个性化的创业者的用户画像和他们的创业需求,立足重庆,重庆在未来有三个层次可以展开,进一步吸引创业人才。
第一,加大资金供给,保障优质项目落户重庆。重庆市政府可以利用美元基金下滑的市场背景,撬动更多人民币基金。研究院也给大量政府性基金做基金尽职调查的服务,我们发现从上半年开始政府对返投比例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返投比例是政府的附加项,可能要求1.5-2倍的投资,今年上半年政府统一提出了3-4倍的返投比例。
长期来看,重庆市政府可以通过内培和外引的方式,打造一批重庆特色和地标的VC/PE品牌。重庆也应该有一个像深圳的深创投那样的代言人,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来渝创业,来渝发展。
其次,在政策上,政府也可以发力打造一批极具优势的政策,吸引像在座各位这样的人来渝发展。
最后,重庆市政府也需要根据创业者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支持保障。为什么提到有温度呢?各个地方都会有招引人才的一些措施,无论资金,还是税收,还是土地,其实都差不多,同质化非常严重。
打造差异化,其实就是提供有温度的一站式保姆服务。我们可以看到,67%的创业者,他们月均出差频次是1-5次左右,政府完全可以在高铁或者机场沿线,为这些创业者们提供专属的产业园区的服务。同时对接专门的培训机构,政府可以定期为创业者们提供不同方向的培训。工作之余也可以通过为他们提供情绪价值的方式,来增强这些来渝发展,来渝创业人的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在这一点上,烟火气十足的重庆是极具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弯道超车,实现差异化的人才招引。
总之,数字经济时代,创业人才深刻影响产业的变迁,产业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对城市的吸引力。立足重庆实际情况,既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涌入一级市场,来为创业者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也可以出台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支持政策,从人才优惠,还有从税收优惠,还有人才支持、土地支持等一系列方面,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开放、友好的创业环境。同时,提供基础设施的优势,来增强他们来渝创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来渝发展的创业者政策上得到扶持,资金上得到支持,生活上得到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