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微信“小绿书”威胁不到小红书,从如何分析一个内容平台说起

韩叙·2023年08月14日 19:45
如何分析一个内容生态

微信出了「小绿书」,今日头条上了「发现」,都是双列图文的形式。 

有人说:这不就是小红书吗? 

左图微信「小绿书」,右图今日头条「发现」 

一个内容平台最终是什么样,是由生产、分发、消费共同决定的。 

微信和今日头条,只是选择了小红书的分发内容方式,但内容生产和消费差异很大,不会对小红书有啥威胁。 

01 先从内容生产者说起

在微信里的图文生产者,流量大头都在媒体号,看看新榜里面的排行就知道了。今日头条,也是同样情况。 

媒体类账号最大的特点:不是人。 

也就是说,没有人设,不是固定人物出镜,而是类似报纸电视台的内容。 

比如,暴雨新闻、放假通知、打架、车祸、搞笑段子等信息,大部分账号是非原创内容,只是剪辑拼凑。 

而小红书的内容生产者,大多数是人,是会出镜的博主。 

用小红书的双列图文形式,分发这类内容,需要抓取文中图片做封面。但这里的图片,通常是不重要的辅助信息,非原创、也很糙。 

所以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和小红书差别很大。 

能不能把小红书的博主,拉到微信和今日头条呢? 

答案是杯水车薪。 

即使在短时间内拉来1000个小红书博主,一旦扔到微信和头条里,就看不见了。 

量级太小,原有大盘太大,分发不出来。推荐算法的优势,是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无法识别如此细分和小量级的内容。 

02 再说内容消费者

小红书这种双列feed模式,用户在浏览内容时,本质上是在「投票」。 

先看封面,再选出感兴趣的内容点击阅读,最后转评赞。内容被投的票数越多,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分发(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这里的差异是,因为投票的群体不同,投出来的内容也不同。 

小红书的核心受众,是一二线的有消费能力的年轻女性。微信和头条的受众,接近国内网民大盘,所以下沉用户占比更大。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对内容的喜好差异很大。 

这个道理,微信和头条的人不懂吗? 

当然懂。外界的推测往往和内部观点差异很大,瞎分析。 

既然都是瞎分析,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我的观点。 

同行压力,不得不学

小红书是当下最火的产品之一,增速和口碑都不错,这种双列分发的形式会被认为是可行的,甚至是快速增长的关键。 

作为竞品,如果对此熟视无睹、毫无动作,在公司内部就很难说得过去,很容易被挑战,这是大公司内部的决策方式所决定的。 

所以还是要拿出资源,跟进尝试一下。最终即使不行,也能堵住别人的嘴。 

新的内容分发方式,有利于提升生态活力

之前阅读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内容,用户是通过标题来决定是否点击,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投票行为。 

所以投票出来的内容,都是在文字标题上比较吸引人的。 

现在用小红书的双列分发方式,用户就会改为通过封面图片来决定是否点击。 因为从视觉习惯来看,图比文字更吸引人。 

所以投票出来的内容,是图片上更吸引人的。 

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图片,有优势的内容很可能重合度没那么高。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之前没被分发的内容,分发了出来。 

甚至,被曝光的内容量级都会增加。 

这对于内容生态来说,是好事,更有活力了。 有点像电商里的,动销比提升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ID:yunyingriji),作者:韩叙,36氪经授权发布。

+1
2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战略经营顾问,咨询公司创始人,前网易快手运营总监,全网同名。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2023上半年,晶圆代工不停降价,下半年,会迎来反弹吗?

2023-08-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