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丰股份孔辰寰:制造业已迎来“再出海”的时间窗口 | 解码数字新浙商No.93

数字经济发布·2023年06月29日 10:45
任何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立足企业自身需求,厘清要解决的问题。
兆丰股份
定向增发浙江省2002-11
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我要联系

我们对产业数字化非常期待、激动,它的变化会超出想象。别看我们生产的是传统机械产品,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技术内涵非常深。随着技术的发展革新,工业互联网会越来越体现它的内涵与价值。 

——兆丰股份 孔辰寰 

数字大屏

走进兆丰股份大楼,最先吸引我们目光的,是一块弧形数字大屏,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个车间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产量,每一道工序与设备的效率、能耗、合格率,以及每一笔订单的去向、地区分布与产品运行状态。大脑触达的几个工厂内,只有零星人工负责监管,机械臂在产线上秩序井然地工作,十几秒内,就可将30多个零部件组装为一个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兆丰股份成立于1997年,历经二十余年,专注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研发、制造和销售。2001年进入自动化阶段,2003年启动信息化改革,2013年全面实行“机器换人”,2018年建设数字大脑、2019年5G全厂赋能、2020年投用新一代智能工厂……在孔爱祥和孔辰寰这对“父子兵”的接棒与合力中,兆丰提前布局智能制造,踩准了技术升级的每一次节拍。这段以创新为底色的企业简史,也正是浙江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志性的缩影。

“兆丰能更快地推进数字化,还是得益于我和父亲达成一致:在那个时间节点,数字化应该是企业当时的‘一号工程’。”2017年,浙江开始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兆丰启动了上市之路,投行工作的孔辰寰回到公司,负责工厂信息化、智能化工作,主导设计智能工厂及工业互联网平台。

“我们对产业数字化非常期待、激动,它的变化会超出想象。别看我们生产的是传统机械产品,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技术内涵非常深。随着技术的发展革新,工业互联网会越来越体现它的内涵与价值。”传承了父亲的专注,在孔辰寰眼里,看似冷冰冰的轮毂,也能被数据和算力覆上创新的温度,在一条条产线上,用AI和5G技术淬火锻造出智能制造的未来。 

谈二代传承

以全球“文化桥”的角色深入公司业务和产品

章丰: 你回国后选择先在投行工作,是基于自身规划还是个人兴趣? 

孔辰寰: 这是我大学时就考虑好的,继承家业是责任,也是我该有的担当,但是我也希望自己在专业上有个锻炼的过程,毕业后先后进了摩根斯坦利、安信证券,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有了了解。后来我又到东吴证券做汽车行业分析师,掌握了行业研究、公司研究的方法,跟投行的视角不太一样。一级、二级市场都尝试过之后,2017年兆丰IPO,我觉得也到了回兆丰的时候。 

章丰: 回到兆丰,你们这对“父子兵”是怎样一种组合? 

孔辰寰:父亲是我的榜样,我是父亲的骄傲。我们父子不太有分工的界限,都是融合的。一方面,从小到大我们父子之间的沟通都是很顺畅的,父亲会在我人生的关键节点和我促膝长谈,像男人对男人、朋友对朋友那样交谈。 

回到公司后我也必须对业务有深入的理解。有些二代可能从基层开始慢慢干起,但我对公司的业务,尤其是产品,从小就耳濡目染。我高中开始留学,当时公司在美国洽谈业务的时候我会充当翻译的角色,熟悉了海外头部企业商务谈判的风格。 

章丰: 很多人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输出,你是利用翻译这种特殊的输出方式深入了公司的业务和产品。 

孔辰寰:中国加入WTO后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发展迅速,我们这代人很多和我一样拥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在中外交流中也充当着文化桥的角色。比如当我察觉直译父亲的话可能被客户误解,我可以在翻译中进行规避,也可以用对方语境的幽默活跃气氛。 

章丰: 回到兆丰后,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架构是你的抓手? 

孔辰寰:是的,但是要明确一点,数字化在当时的时间节点,它必须是企业的“一号工程”。如果我跟父亲之间不能达成一致,转型是很难推进的。 

章丰: 因为它是伤筋动骨的,这个决策对制造业而言并不轻松。 

孔辰寰:当时有很多大厂出来的团队在做工业互联网,得益于我在投行的工作经验,回兆丰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公司找潜在的外延并购方向。因为我们做机器换人很早,2013年就开始了,到了2016、2017年的节点,已经出现了工业4.0的萌芽。 

我们去看同期德国、日本等一些全球的头部企业,都开始了产业数字化。我不想单纯做财务投资,就想怎么给企业赋能,于是就想到了兆丰是不是可以做工厂数字化的部分。这些团队有底层的技术、工具,但没有落地的应用场景,兆丰提供了试验田。 

章丰: 回看兆丰的数 字化转型,一步一步走来,很有章法。 

孔辰寰:兆丰从创立起始终保持着对外交流,我父亲善于吸收国外制造企业的宝贵经验。他常说制造业每5年10年都有一个升级,机器换人催生出智能化、智慧化的工厂,工厂智能化后,又产生了工业互联网,也产生了数字孪生。所以兆丰也是沿着这条路径,从自身业务出发,从机械化、自动化到信息化,再进入数字化的进程。 

谈数字化改造

产业赋能与基金投资双轮驱动

基于数字化改造的需求,兆丰找到了雪浪云团队,这支团队着眼的正是数字制造中枢系统。通过人、机、物的链接,团队打通各个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完成运营全过程数据集,并搭建了数据综合管控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机器深度学习平台,实现了全工厂运营数据的集中管控和应用。在线、协同、智能,焕发新活力的兆丰工厂大脑也成为了杭州工厂大脑的示范。

章丰: 回看兆丰走过的数字化改造之路,最大的经验是什么? 

孔辰寰:兆丰推进信息化时选的系统是SAP(德国业务流程管理软件供应商),当时最好的ERP,根据自身基础,做得也比较轻。后期用友、金蝶等中国企业赶超上来,占据了80%国内市场,数据中台需要打通信息化系统,在接口端、设备端产生了大量二次开发。如果一开始从数字化的构架思路出发,可以避免后续二开的问题。 

章丰:数字化改造对制造业组织内部的考验比较大,包括观念的跃进。

孔辰寰:数字化改造涉及大量的梳理和采集工作,制造企业需要借助第三方的能力完成转型。但是落到具体的开发环境中,制造业不了解软件工程的问题,软件工程也不了解制造业的问题,需要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注重与软件工程团队磨合,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所以我们经常是和雪浪云团队闭门开会,对方是代码语言,我们是工装模具,最终双方要形成同频的话语体系。

章丰:工厂数字化需要持续迭代运维,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怎样实现高水平的长期协同?

孔辰寰:任何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从企业的自身需求出发,想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有的团队提出做一个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这个前提可能不太成立。哪怕是同一个行业,同样的自动化产线、同样的节拍标准,每一个企业的布局完全不一样,所以数字化由企业来主导是前提。

另外,要关注服务商选择的技术路线是开源还是闭源。开源的环境让国内产业数字化公司,可以接轨世界头部企业的MES系统,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轻量的二次开发。

所有的决策节点要尽量减少人的干预。从接订单,到采购、排生产计划、进料,所有设备要调试、工装夹具要上,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但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人为的干扰尽量减少,否则数字化很容易流于表面,落不到实处。

章丰:你没有考虑过,把兆丰数字化的成果变成一家比较独立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孔辰寰:确实考虑过。综合商业模式和公司现有的战略重心,还是选择了兆丰现有业务为重心。

从商业模式来看,第三方的数字化公司面临着标准化和定制化的矛盾,扩大规模的进程是缓慢。工厂的数字化不是简单的代码交付,需要深度的磨合沟通,运维中很多细小的需求迭代,需要本地化服务。

一支团队的技术是否过硬,上了工程一用就知道,处理能力、落地效应都很直观。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因为我们做数字化过程中和这支团队深度磨合后,对他们而言也不仅仅是做一个项目。

所以我们就形成了“产业赋能+投资”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我们参与投资了雪浪云,他们又反哺给兆丰做数字化转型,兆丰作为数字化改造场景,也推动了服务商成长。

章丰:兆丰和雪浪云的这种合作很有说服力,形成了一个闭环,曾经的投行经历也让你可以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

谈商业模式

探索“产品+服务”模式

章丰:数字化除了提高了兆丰的生产效率,是否给你们的商业模式带来了“产品+服务”的可能性?

孔辰寰:这种模式已经在我们的产品里有所体现,还在被行业接受和验证的过程中。这是基于兆丰早期设计的数字化整体框架,包括企业级、工厂级、车间级的开发方向,最底层的是产品数字化。产品方面,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做商用车免维护轮毂轴承单元产品的企业。

章丰:“免维护”是什么概念?

孔辰寰:传统商用车的轮毂结构是密封的,长途客车和货车每天都在路上跑,开4、5万公里就要保养清洁,一年起码两次。如果轮毂安装、维修过程中出现失误,可能在高速行使中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2018年兆丰在产品智能化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建立了商用车智能轮毂轴承单元远程运维平台,通过轮毂轴承单元运转数据上云,从而能够作为实时监控轮毂轴承单元运转温度、运转速度、里程等信息,通过平台综合分析,预警轴承故障,预判轴承寿命,提醒用户保养维修等,保养周期可以延长为每50万公里(实验室数据)保养一次。

兆丰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章丰:非常大的跨越。

孔辰寰:免维护轮毂在2016年左右进入中国,2018年后在商用车市场尤其火爆,渗透很快。当时我们分析,商用车每年销售规模大概在90-100万台,公司基于产品市场前景,以及自身技术优势等综合考虑,开拓性地在商用车领域开发并量产免维护轮毂轴承单元,站在了全新产品市场应用的开端,作为同时拥有脂润滑和油润滑两种技术路线系列产品研发、量产能力的制造商,公司生产的商用车免维护轮毂轴承单元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全系列商用车型。

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建立起更大汽车的售后体系,通过对轴承的分析,对车辆路径、驾驶方式、保养时间、保养地点等进行实时跟踪和判断,运用到车队运营中。从而大幅提升车队的安全的系数,跨省供应链和库存布局也有了更多的可能。零部件厂商没有这样的产品基础,主机厂本来就是一个产业链,更适合去做这些整合。

章丰:现在兆丰的数字化方案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孔辰寰:通过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我们实现了对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分类和优化。结合国内、国外销售市场各自的客户特性、产品特性,有差别地进行供应商选择,根据业务、产品、客户的不同,对供应商也建立相应的等级评价体系,不同等级的供应商对应不同的业务,同时享受公司在业务份额、财务政策等方面的不同待遇。将数字化应用渗透到供应链中,更加有效的对供应商数据进行规范管理。

谈行业生态

高端制造业需要创新思维,希望更多高学历年轻人才涌入一线

章丰: 兆丰团队很多是跟随你父亲多年的大将,你在推动数字化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内部阻力?

孔辰寰:我们会慎重选择数字化改造的场景,把员工利益放在高优先级,不影响日常生产。比如兆丰的公司战略从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转型大批量规模化的产品后,一个型号一周可能要做几十万套,产能扩张是刚需,推行自动化产线是很自然的。

兆丰自动化工厂里的不是操作工,而是工程师,负责控制监管机器的运行。他们的工资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多劳多得。 

章丰: 他们更多是对着屏幕,而不是拿着扳手工作。 

孔辰寰:现在青年失业率相当高,但年轻的高学历人才,愿意到制造业一线的还是比较少。未来高端制造业会是一个好的职业方向,借着采访,我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呼吁和引导。

传统制造业呈现的既定印象,类似以前丰田讲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按既定流程做事,一是一,二是二,是非常传统的劳工服务。但现在的制造业是人机协作的, 是有创造性的。 

所以我们也在尝试一些新的管理方式,比如学习互联网公司,分P岗(技术岗)、M岗(管理岗);设置每年的创新奖,每个人都可以报名。我们内部也推行OKR文化,我希望不管是哪个岗位的员工,都要有创新思维。但不是完全取代KPI,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成果最终还是要通过量化标准体现。 

谈战略格局

在逆全球化时期,启动“再出海”战略‍‍

章丰:现在有些逆全球化的声音,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孔辰寰:“去中国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从全球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体,从这个角度看,“去中国化”就是“去中心化”。

这种情况下,第一点,公司战略要动态,适应外界的不确定性,以增加效率、抵御风险。第二,保持韧性。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精尖技术的限制还会持续,但哪怕在疫情期间,在全球的物流体系全部打乱或中断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数据还是不错。

欧美老百姓也要开车,也要换零件,也要衣食住行,当然越南、墨西哥等国家也可以成为新的替代。但像我们这些精密零部件企业,客户绑定已经非常深,从目前节点看很难取代,今年我们一季度的海外订单就增长良好。 而且中国还有个最大的优势,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制造速度,短时间内他国很难追赶。

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前提下,行业去库存周期会变长,企业要把控现金流,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这里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断创新,做可持续性的业务,不是单纯地接订单,而要跟客户深度绑定,为客户做产品战略、产品开发。

章丰:气候恶劣时,种田人的劳作方式就得更灵活、更精细。

孔辰寰:目前来看,这是中国再出海的时间点,不光是产品,运营、软件等成套的服务,包括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输出。

章丰:再出海是为了更多元化地完成全球化布局。

孔辰寰:去年我定下了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的计划,今年已经在快速布局了。再出海的价值非常大,产品+服务的合作方式从“逆向”转变成了“正向”,这是不可多得的窗口期。

快问快答

达成目标后,你如何犒劳自己?

不会特意犒劳。 

挑选合作伙伴,你最看重的品质?

战略能力和人品。 

给创业者的一个锦囊?

要懂技术,也要重视资源整合的能力。 

你最想改变世界的一件事?

让人们更友善,让世界更具同理心。 

如何定义“数字新浙商”?

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作者 | 程一苇 

编辑 | 王小猛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经济发布”(ID:DigitalEconomy),作者:数字经济学会,36氪经授权发布。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兆丰股份
我要联系
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下一篇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现状亟需改变。

2023-06-2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