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申威」助力国产化发展,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生态 | 解码“专精特新”

陈洁茹@36氪四川·2023年05月24日 19:17
致力于打造国内自主可控程度最高的处理器
成都申威
未融资四川省2016-11
申威处理器产业化推广企业
我要联系

芯片是信息安全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需要芯片来保护。中国的芯片产业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国芯片正快速发展,在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的支持下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入园企业——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成都申威”)是一家致力于芯片生产推广和应用研究的企业。「成都申威」的创立初衷是对申威处理器进行市场化运营及推广,并以此打造围绕申威处理器的产业链,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实现国产化处理器的全面推广。目前,「成都申威」拥有五十余项自有知识产权,并在基础软件、工业控制、整机及方案、信息服务等领域开展了业务。2022年,「成都申威」获评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03年,申威处理器研制项目启动,经过三年的努力,2006年,第一代申威处理器——单核处理器SW-1研制成功,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自主研制超算处理器的国家。2016年,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被成功应用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这款超级计算机在问世后,连续四次获得了“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榜首。“神威·太湖之光”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台峰值运行速度超过十亿亿次(125PFlops)的超级计算机,而且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自主国产技术构建的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它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在超级计算处理器领域的垄断,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神威·太湖之光”模型

打造国内自主可控程度最高的处理器

2016年,在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被应用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后,「成都申威」也随之成立,主要从事对申威通用处理器的产业化推广。起初,「成都申威」计划生产通用计算机方向的芯片,用于行政办公、科学计算等方面。后来,由于「成都申威」的计算机能够负担此类工作所需的巨大计算能力,因此承接了一些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的项目,公司的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增加了超级计算方向。在应用方面,「成都申威」针对超级计算机开展了小型化和桌面化的研究,将申威超级计算机技术推向更广泛和通用的市场,帮助不同行业的企业、科研院所等提高计算能力,保障信息安全,以满足更广泛应用领域的计算需求。

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

「成都申威」的副总经理杜鹰,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接触芯片产业,拥有二十多年相关产业的从业经验。他对多核处理器的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助力于扶植下游企业进行各类申威处理器应用的研究和软件的适配,打造更好的国产化生态。

杜鹰告诉36氪:“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研发方面有所欠缺。硬件和软件是我们计算机系统的两个核心。然而,目前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很多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核心都掌握在国外手里。”他认为,随着中国信息化的发展,交通、能源、电力、银行等国计民生行业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研发国产计算机系统是必经之路。

2018年,「成都申威」公布了最新的技术蓝图,公开了申威1621、申威421等CPU的参数指标。根据技术蓝图规划,成都申威将以后续新的申威处理器为基础平台,研发设计更多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计算机产品。

2019年,申威421处理器面世,综合性能达到同期国际主流水平的60%。2021年申威威焱831处理器问世,极大地提升了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并且整机的应用接口、计算性能、访存宽带等多项指标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申威的技术生态圈已经初步形成,和百余家企业形成了申威产业联盟。

杜鹰表示,由于国产处理器研发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仍在追赶国外先进水平。但申威处理器具有完全自主的指令集架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具有安全可控、运行稳定可靠、发展路线清晰、应用系列全面等优势。从研制之初,申威处理器就基于完全自主的架构进行发展,并且早期产品几乎全部都是基于网络安全战略进行开发的,因此形成了封闭的硬件开发体系。与此同时,由于申威硬件产品建立起来的应用软件生态也是相对封闭的,所以能够完全实现网络安全的自主可控。

持续研发国产处理器 努力突破应用层面困境

芯片处理器研发作为网络信息安全战略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虽然在构建自主可控的网络信息产业生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在应用层面上有所突破。

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在某些领域的发展相对较快,但科技水平和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需要加强研究和应用。要想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必须优先从一些常常被大众忽视的领域着手,比如网络安全设备,以及工控、交通、能源、金融等行业应用,这些行业应用平台迁移难度远远低于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成都申威」为了弥补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不足之处,加强了对于底层软件的研发工作,不断推出系列板卡产品和整机产品,提升信息产业领域的整体实力。

目前,「成都申威」发布了首款申威威焱831Mini计算机。该计算机配备了自主神威蜀山BIOS,软硬件达到100%国产化率。通过新技术的加持,可以让产品体积更小、运算处理能力成倍增加,同时也能与国产整机相兼容。

「成都申威」的创始团队成员们曾就职于成都爱斯顿科技有限公司,在核心产品技术研发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公司整体人员规模约为60人,其中科研人员占比约为50%。公司的研发方向偏向于整机板卡方面和申威处理器的基础软件方面。

接下来,「成都申威」将在温州建立国产化产业园,主要部署方向为智能家居和开源EDA平台。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成都申威
我要联系
申威处理器产业化推广企业

下一篇

成都已成为国内外品牌进入中西部市场的首选城市。

2023-05-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