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论宏议,共策未来!点石资本-易贸医疗投融资论坛在苏州成功举办
3月19日,由点石资本与易贸医疗联合主办的投融资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该论坛以“创新医疗企业的融资策略——从初创到上市”为主题崇论宏议、共策未来,亦是同期举办的2023易贸EBC大会重要日程。
论坛现场
融资就是要“耐得烦”,以开放的心态寻找多元的投资人
点石资本-易贸医疗投融资论坛涵盖3场专题讨论和2场主题演讲,论坛现场,围绕“投资人对企业的选美标准”“不同类型机构对项目判断标准差异”“如何匹配估值和企业自身价值”“上市是否还是主要退出途径”等当下医疗行业创始人、投资人关注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人保资本、国寿股权投资、经纬创投、洲嶺资本、元生创投、济峰资本、祥峰投资、清松资本、毅达资本、云锋基金、鼎珮投资集团、鼎丰生科资本、勤智资本、信成基金的资深投资人,与瑞风生物、恒驭生物、晶核生物、皓阳生物等国内创新生物医疗企业创始人畅所欲言,在论坛现场展开了深度交流。
点石资本创始合伙人任重发表开场致辞,交流分享对近期资本市场、医疗投融资动态的观察。任重在致辞中表示,纵观过去十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情况,生命科学与先进制造符合国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长期政策。资金端方面,在近两年监管政策趋严、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LP逐渐成为市场主力,尤其是国资,2022年规模大于10亿元人民币的新募基金中,国资背景管理人所管基金的总规模占比超过六成。国资崛起的背后是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政府从过去的“城建模式”转为“产投模式”,二三梯队省份开始大力布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创新升级。而对创业者而言,融资就是要“耐得烦”,做好长期计划,顺市场环境而动,以开放的心态寻找多元的投资人。
点石资本创始合伙人任重
保持敬畏,关注长期,回归价值,持续成长
首场专题讨论是由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孙凌皓主持的“民资、国资、外资机构的投融资经验分享”。勤智资本董事长汤大杰认为生物医药投资要回归早期,投资人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方向。人保资本资深总监舒琬婷表示,上游是最近医药投资的热点,但投上游和投管线的逻辑不同,重点要关注下游客户需求。清松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松表示,优秀的创始人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要有坚定的毅力,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带领企业向前发展。国寿股权投资董事总经理姜黎表示,企业家还要具备发现和快速捕捉机遇的能力,当进入新的领域时,要保持足够的敬畏心和耐心。
圆桌讨论:民资、国资、外资机构的投融资经验分享
在洲嶺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刚“医疗投资与价值创造”的主题演讲中,陈刚认为,医疗行业本身具备国际化属性,但很多企业往往不太重视国际化,在2022年,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宏观环境压力,对全球合作、出海有了更高要求。企业发展应该从宏观视角出发,融入中国和国际市场的双循环。他还详细介绍了洲嶺投资爱美客、燃石生物的案例,以及投资机构如何从管线、团队到资本市场多方面为企业赋能。
洲嶺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刚
第二场专题讨论由信成基金执行董事彭小小主持,围绕“未来初创企业的发展路径及资本退出策略”主题展开分享。济峰资本管理合伙人胡旭宇表示,过去两年资本市场泡沫挤出,价值回归,新的市场环境下,创始人的能力边界也要不断扩展。毅达资本合伙人孟晓英提到,毅达一半以上的项目都是A轮投资,对早期项目而言,投资机构和公司的沟通十分重要,充分理解企业家的诉求,才能更好助力企业发展。企业家嘉宾也分享了创业和融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恒驭生物总经理朱向莹表示,企业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融资中要做提前的规划。晶核生物创始人余海华表示,不论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创始人要有应对变化的能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
圆桌讨论:未来初创企业的发展路径及资本退出策略
鼎珮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伍兆威以“医疗细分赛道盘点与布局”为主题进行演讲。伍兆威介绍道,鼎珮投资系统化聚焦医疗大健康管理全周期,重点挖掘下一代重大变革技术,着眼于长期资本收益,投资临床需求未满足的人类医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精准诊断及相关领域,关注的细分赛道包括AI药物研发、新术式介入器械、临床CRO等。他表示,鼎珮长期看好中国医疗行业,当前美元在加息周期,未来5-10年融资将回到基本面,企业需要做好预算控制,保持长期发展的能力。
鼎珮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伍兆威
最后一场专题讨论的主题为“资本市场的选美标准”,由点石资本董事总经理李乐群主持。祥峰投资合伙人袁建伟表示,投资是对人和技术的判断,投资人应该真正把公司的技术搞透,读论文,做验证。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黄潇认为,近期市场环境变化较大,美元加息后,成长型资产被重新评估,机构更偏好市场大、现金流强的公司。元生创投合伙人成岗分享了基金的投资观点,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元生更偏好背景强、资历深的创始人,相信行业老兵更有可能带领公司穿越周期。瑞风生物创始人梁峻彬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之前创始人就像在泳池里游泳,风浪小,还能穿救生衣,而此次资本寒冬则把所有人扔到大海里,需要保持初心,增强能力,才能游到对岸。皓阳生物创始人李浩强表示,创始人普遍是技术出身,对资本市场了解有限,希望有专业的投资人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持续成长。
圆桌讨论:资本市场的选美标准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 jiangsu-36kr ,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 jiangsu@36kr.com ,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36氪江苏——让江苏创业者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