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院士40位专家30余企业家云集光谷,共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

36氪江苏·2022年12月21日 10:37
光谷推出了“硬核科技十条”等政策,支持建设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筹)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编者按:本文来自创新光谷

人类正在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关键赛道。武汉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光谷是核心集聚区。

日前,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8位两院院士、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位欧洲科学院院士,全国各地40余位学术专家、30余位企业家济济一堂,第三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大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举行。

本次大会以“汇智聚能,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学者和企业家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形成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蒋昌俊、谭建荣等专家分别就航天信息与控制技术、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网络安全等话题做报告。除10个主旨报告外,大会还设有企业家圆桌论坛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校友、青年学者、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6个分论坛共计43场报告。

会上,光谷企业——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发布“楚·天枢智能驾驶场景数据方案”,致力于推动智能驾驶的产学研应用落地。

光谷推出了“硬核科技十条”等政策,支持建设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筹)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并推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双创示范基地、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园等。在光谷,已投入运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正在建设中的武汉超算中心组成“双中心”合力,打造数字经济算力基座,可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提供基础支撑。

截至2021年,东湖高新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重点区域前列,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如中科院自动化所发布了业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武汉大学发布了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专用学习框架和全球最大的遥感影像样本库等。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首期《智造者》走近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产业,一览江苏智造让“钢铁”迸发出的无限可能。

2022-12-2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