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个月利润达13.447亿元,杜华在直播间卖货,乐华再次冲击IPO能如愿吗?

中国音乐财经·2022年11月18日 09:17
你怎么看再次征战资本市场的乐华娱乐,这一次杜华能成功吗?

继全国最知名的经纪人杨天真转型成为“电商女主播”后,乐华娱乐创始人杜华女士也玩起了直播带货。

双十一,杜华做客抖音网红“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引发大众关注。一边是杜华尴尬拘谨地“背诵”面膜台词,一边是在小杨哥在旁边cue流程、带气氛。

在看着稍显尴尬和突兀的直播间里,面膜上线三分钟,居然卖出了超50000片,实现成交额近50万元,随后,#杜华卖面膜像极了考试背题的我#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11月16日晚间消息,乐华娱乐集团再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回溯乐华的IPO之路,可谓命途多舛,几经波折,依然奋斗在上市路上。

9月1日,已通过上市聆讯的乐华娱乐,因为路演时募资额不达预期,不得不紧急发布公告决定延迟全球发售,暂缓港股IPO计划。(回顾:乐华娱乐拟9月7日正式交易,已引入猫眼娱乐等3家基石投资者,市值预估在70亿港元)

根据乐华刚更新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22年9月30日,乐华娱乐收入7.526亿元,比同期减少15.9%,利润高达13.447亿元。

对于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的下降,乐华娱乐表示主要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对于前三季度利润的大幅增长,乐华娱乐表示主要由于可转换优先股的估值变动,导致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录得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人民币12.04亿元。

这意味,如果剔除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期内利润仅为1.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在毛利率方面,2019年-2021年,乐华娱乐毛利率分別为44.3%、53.5%、46.6%,至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至40%。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IP制作及运营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61.0%减少至2021年的41.1%及至今年前三季度的30.1%,公司解释为主要由于音乐IP制作及运营产生的收入减少。

其实,娱乐资本“大佬”走到网红直播圈也不是一件新鲜事了。

自从壹心娱乐创始人杨天真开辟出了一条直播产业线后,哇唧唧哇的龙丹妮、欢娱传媒的于正、原际画的黄锐等这些年也在综艺、社交平台等领域纷纷现身,以娱乐公司老板的身份走到大众视野前。

那么,直播带货会成为乐华押注的新赛道吗?从杜华的新抬头来看,显然对新品牌DR.JE寄予厚望。身为DR.JE创始人,在此之前,杜华就带着自家艺人在直播间“尴尬地”卖过一次面膜。

尽管大家都在猜测杜华是否会走上杨天真和罗永浩的路,但迄今,对于杜华个人来说,显然仅仅只是踏入直播间去卖货这一步,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1 重度依赖头部艺人

作为中国最大的艺人管理公司,乐华娱乐亦被称为中国的“造星工厂”,旗下签约艺人包括王一博、李汶翰、程潇、吴宣仪、朱正廷、范丞丞等超60位。

一度只能在韩娱发展,在熬过寒冬期后,杜华和她的练习生们终于在前十年迎来了中国内娱偶像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偶像元年里,通过选秀节目中输出一大批流量明星,范丞丞、孟美岐、吴宣仪、李汶翰等,更是为乐华撑起一片流量的天空。而作为《天天向上》主持人的王一博,在2018年《创造101》中担任舞蹈导师,则偶然通过电视剧《陈情令》大火,一举跻身成为内娱的“顶流”偶像。

作为文娱产业的头部公司之一,乐华娱乐一直有一个上市梦想。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9月,乐华娱乐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3月,乐华娱乐从新三板退市。2018年3月3日,乐华娱乐向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备案上市前辅导,但又在2021年5月26日自愿终止上市辅导。

一波三折之后,今年8月7日,乐华娱乐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然而就在这之后不久,面对全球性通货膨胀反噬经济及疫情多发散发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乐华娱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暂缓本次港股的IPO。

十三年以来,乐华娱乐已经成为国内头部的专业经纪公司。但从招股书的数据来看,乐华娱乐高度依赖少数几位艺人。此次更新招股书显示,艺人管理产生的收入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乐华娱乐前十名艺人应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4.8%、83.0%、85.6%及87.2%。

招股说明书还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排名第一艺人(王一博)应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6.8%、36.7%、49.5%及58.8%。2020年及2021年,来自该艺人的收入增长占整体收入增长的87.7%及91%。

其实在乐华娱乐的头部艺人名单中,不乏韩庚、孟美岐、吴宣仪等高人气明星,但从财报成绩单来看,乐华还是无法摘掉“王一博”概念股的帽子。

目前,王一博与乐华的合约已续期四年至2026年10月。同时,王一博与乐华娱乐的收入分成比例也从2019、2020年的三七开转为2021、2022年的五五开。

从创始之初的韩庚救场,到如今王一博独大,乐华迄今还没能逃出娱乐公司严重依赖单一艺人的通病。(回顾:Hybe娱乐公司Q3收入创新高)

乐华娱乐在招股书中称:“我们的业务十分依赖签约艺人的声誉及公众对我们品牌的认知。任何对签约艺人、本公司及本公司管理层、商业伙伴或行业的负面报道可能损害我们的品牌形象,并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在这个偶像选秀受限的年代,对乐华娱乐来说,拥有王一博这样的头部筹码还远远不够。正如Hybe娱乐正在疯狂寻找BTS之外的多样艺人阵容和多元化发展道路一样,乐华如何走出对头部艺人的业绩依赖?是其登录资本市场后必须面对的挑战。

02 从幕后走到台前,杜华才是公司顶流

娱乐公司老板挨骂在内娱不是新鲜事,几乎所有经纪公司老板都被粉丝“上过坟”,亦或者每天被恶毒的评论PUA过。

但这对于久经风雨的杜华来说,早已经习惯了每日挨骂。杜华曾在易立竞主持的 30+女性深度访谈节目,展示了自己的微博:每天会收到90万至100万条粉丝私信,指责着她亏待了自家的偶像。

事实上,杜华从一家偶像经纪公司的幕后老板,到主动地走到台前经营个人流量,成为微博热搜的常驻嘉宾,也是近三年才发生的事情。在那之前,杜华这个名字仅限于粉丝圈层。

2020年,杜华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前两季中分别拿到了女团经理人和见证人的title。

在第一期热播的节目中,丁当的初舞台《我是一只小小鸟》堪称精彩,却收到了作为女团经理人杜华的差评:“丁当唱得太好了,就会显得别人太差了,所以放到团里反而是不和谐的",于是给人打了低分。

此外,在节目中,杜华还问前员工安又琪“为什么高开低走”,而给容祖儿打高分,理由竟是觉得她长得像旗下艺人吴宣仪。这样“无脑”发言的结果不言而喻。

在节目中,杜华常因为一些“不稳妥”的发言而成为舆论的靶子,被围观网友群起而攻之,但也正是凭借这样的言论,屡上热搜, 并掀起了一场“众想撕华”的舆论“狂欢”。

就这样,杜华本人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大众流量的积累,而杜华的“黑红”路线,连自家旗下艺人吴宣仪都不得不感叹杜妈才是公司顶流。

同年,杜华“狠心”地将儿子赵小果送去参加《变形记》,这也获得了不少网友网友的关注。与母亲杜华相反的是,赵小果可爱单纯的模样以及一些耿直语录为杜华圈粉不少。

今年,娱乐行业观察节目《为了我们的荣耀》,也实打实给各大偶像经纪公司提高了热度。其中“杜华给內娱公司排名”、“是否还能打造出下一个王一博”等话题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除了在综艺节目中频繁露脸,杜华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也在不断扩大。在微博,杜华有207万粉丝,现在,带她名字的话题阅读量达到了5.4亿。

从杜华尝试直播带货的举动来看,似乎与网红联动、带动直播行业已经是旨在打造创始人IP的老板们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了。

前有罗永浩上演“真还传”,后有东方甄选盘活新东方。杜华走到台前,打造老板个人IP的真正原因,并非完全是为了成就个人的“明星梦”,为了企业稳固的发展,可能才是长远的打算。

2020年7月,杨天真与网红雪梨在小红书的首次直播带货中,正式将创立的大码女装品牌Plusmall推向市场。当晚,杨天真的直播间成交总额超过736万元。

在文娱寒冬的背景下,艺人经纪公司面临来自投资者质疑高度依赖单一成名艺人的风险,捆绑了一众投资者的乐华娱乐,也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在业务上找到新的突破口。

但显然,要打好直播流量牌真正走上直播带货这条路,还是仅仅只是玩票,面向资本市场释放利好?杜华本人应该也还没有完全想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2020年10月,其子公司乐华有限公司向其当时股东分派股息2亿元;2022年3月,即乐华娱乐提交招股书之前,再度分派股息约4亿元。近两年来,乐华娱乐分派股息约6亿元。

而IPO之前,杜华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50.18%,华人文化持股14.25%,阿里影业持股14.25%,字节跳动子公司量子跃动持股4.74%。这意味着,在乐华娱乐IPO之前的分派股息的6亿元中,杜华已分得其中约3亿元。

在此次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乐华还披露了一个全新规划——以乐华为主题的多功能娱乐中心,包括乐华剧场、乐华博物馆、乐华礼品店以及乐华咖啡厅及主题餐厅。

其中,乐华剧场将用于举办线下活动、乐华博物馆将呈现本公司的成立与发展历史于乐华礼品店,访客可购买签约艺人制作的实体专辑、写真集、日历、时尚单品和小卡等。经初始考察,首家乐华主题娱乐中心将在北京朝阳区或北京海淀区选址,预计将于2023年推出。

公开数据显示,沉寂许久的新股发行市场开始升温,前三季度共44家中企登陆港交所,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536.82亿元。

其中,在美中概股回港双重上市或者二次上市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目前已有知乎、贝壳、腾讯音乐等先后回归港股。其中,选择双重上市的股票在两个市场不能跨市场流通,价格相对独立;二次上市的股票以存托凭证的形式可以双向兑换跨市场流通,价格紧密相关。

港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回暖,截至2022年9月30日,共有144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其中包括三宗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上市申请。

此外,风华秋实和星空华文也在征战港股市场,渴望在资本市场回暖的当下能够闯关成功。

10月25日,风华秋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第五次递交IPO招股书,冲击港交所主板上市。在疫情的背景下,风华秋实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2018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0亿元、5560.5万元、7056.1万元、8185.8万元、4223.9万元。

据港交所11月14日披露,星空华文控股有限公司第三次递表港交所主板。星空华文曾于2021年11月、2022年5月两次递表港交所,由于递表后6个月未通过聆讯,星空华文招股书于11月13日显示失效。

星空华文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星空华文营收1.83亿元,去年同期营收1.55亿元,同比增长18%;期内亏损0.1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25亿元,同比减少47%。截至2022年6月30日,星空华文的综艺节目IP数量为84个,音乐IP数量为8549个,电影及剧集IP数量为758个。

那么,这一批公司能闯关成功吗?你怎么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作者:小鹿角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