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塑造药物研发新模式

36氪广东·2022年08月26日 17:00
围绕AI技术在医药研发领域的融合创新、实践与应用开展主题研讨所开展的“光明天安云谷AI医药研发产业沙龙”圆满落幕。

新药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是横亘在全球药物研发企业之间的问题,随着AI技术的发展,在医药研发过程中与其的融合愈发迅速,这在降低成本、加速研发、提高成功率方面展现出变革性的潜力。 

深圳市近期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也明确提出,立足深圳“BT+IT”的融合发展优势, 推动传统制药行业向AI技术辅助药物设计等领域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 8月25日,光明天安云谷与天安云谷产城社区研究院主办“光明科学城AI医药研发产业沙龙”,邀请 大湾区AI医药研发上下游企业与机构 齐聚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 围绕AI技术在医药研发领域的融合创新、实践与应用开展主题研讨 。 

本次活动吸引汇聚各路AI医药研发从业者深入交流 (图源:光明天安云谷)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副院长谢智勇、万乐药业总经理袁庆、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家张佩宇等30余位与主题相关的高等院校教授、Biotech公司高管、AI医药研发领域科学家、医药领域投资机构的参与, 共同探讨AI技术对医药研发的赋能创新作用及AI医药研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在主题演讲环节,谢智勇作为高校方的代表,向在座企业和嘉宾们介绍了中山大学药学院的学院规模、学院定位以及学院团队的研究方向。他指出,AI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已经引起研究院所和制药行业高度重视,目前 AI技术已经在靶点药物研发、候选药物挖掘、化合物筛选、预测ADMET性质、药物晶型预测、辅助病理生物学研究和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等领域展露头角 。 

作为中国最早抗肿瘤药品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万乐药业积累了丰富的制药经验,袁庆进行名为《新医改形势下AI技术应用场景的一些考虑》的分享,生动幽默地分析了 新医改形势下的政策环境对制药企业的影响,并结合新药研发的特点以及真实世界的研究方面给出了对AI技术未来拓展应用的场景建议 。 

活动上,另外两家专注于AI技术、为全球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药物发现的服务商——晶泰科技与智睿医药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分享嘉宾。作为AI医药研发独角兽企业,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家张佩宇博士结合晶泰科技的前沿技术全面讲解了 自动化、智能化的药物研发过程,并阐述了晶泰科技集“智能计算-专家经验-自动化实验”三位一体的药物研发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睿医药则从《AI助力小分子新药研发》核心话题着手,深度分享了智睿医药在研项目如AI在帕金森病、新冠病毒领域方面的应用。 

沙龙现场精彩演讲为观众带来深刻启发 (图源:光明天安云谷) 

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 人工智能赋能创新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主题,针对行业领域内的热点、痛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沙龙现场探讨与交流气氛热烈 (图源:光明天安云谷) 

此次沙龙活动旨在汇聚各路AI医药研发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相互学习、共享信息,为光明科学城及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光明天安云谷作为专业的产业园区,紧跟光明区“8+5”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方向,主办系列化产业活动 ,紧密链接政府、产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资本等资源要素。 

活动之外,在生命健康领域, 光明天安云谷计划与华为携手打造“光明科学城产业联合创新基地”,以华为盘古大模型为重要技术抓手,与区域内各大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华为生态力量,探索打造国际领先的药物研发平台,共同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与创新生态链。 

走进华为盘古大模型

去年9月,“华为全联接2021”活动开幕,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发表“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主题演讲,并发布“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 

华为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训练了“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赋能全流程的AI药物设计。依托一站式医疗研发平台EIHealth,“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学习了17亿个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在 药物生成 方面,实现了对小分子化合物的独特信息的深度表征、对靶点蛋白质的计算与匹配,以及对新分子生化属性的预测,从而高效生成药物新分子;在 药物优化 方面,实现了对筛选后的先导药进行定向优化。 

据悉,“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设计在2020年和2021年连获两届德国RedDot红点设计大奖,为用户提供更友好的用户体验并提高易用性,能够辅助科研人员更高效地完成 智能药物筛查和药物优化生成 ,旨在降低使用门槛、让绝大多数医疗行业工作者都可以方便地利用AI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华为盘古大模型亮相光明天安云谷一期签约仪式(图源:光明天安云谷)

在实际应用中,华为云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研发出全新的广谱抗菌药物, 将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 ,大幅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其中,通过“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结构优化器, 有效地提升了小分子化合物与目标抗菌靶点蛋白的结合 ,同时降低其与人体蛋白的结合,从而减弱了广谱抗菌药对人体正常细胞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 

光明科学城产业联合创新基地

结合光明科学城现有产业与未来产业的特点,华为计划联合光明天安云谷建设全国第一个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在生物医药领域,为企业提供创新研发支持,针对影像分析、基因研究、药物研发等提供一体化研发平台。 

此外,双方还将联手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平台, 推动光明区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协同的支持 ,结合政策补贴提供技术能力、销售支持、联合创新、政企合作、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撑。 

光明科学城产业联合创新基地 用于承载创新中心、集日常办公、产业聚集、成果展示、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 。聚集吸引产业上下游生态,共同推动生命科学与传统制造产业向智能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最终 达到生态服务产业,产业繁荣生态的融合创新发展态势,形成具有源头创新特色,强大竞争力的科学城产业集群。 

光明科学城产业 联合创新基地设想 (图源:光明天安云谷)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区正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在产业上,光明区正构建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为代表的“8+5”产业集群体系,培育和引进了卫光生物、万和制药、迈瑞医疗、帝迈生物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 

随着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光明科学城迎来科研经济、高质量产业集中发展的黄金机遇。 光明天安云谷作为光明科学城综合配套区及产学城融合创新区,正发力构建以生命科学为核心,AI+5G为技术支撑,集成电路与新材料为发展底座的产业生态体系,并积极打造集“科研空间+中试平台+制造空间+专用设施”于一体的科研经济园区,为企业提供多位一体的产学研资源与产学城融合的创新型产业空间,为光明科学城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贡献云谷力量。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毛珩认为,缩短国内外高端显微镜差距的关键在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

2022-08-2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